目前分類:友塚教授的哲學筆記 (7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科學與哲學都在探索真理之極致,然而,真理常常只能從現像去反証,無法讓我們
直視其中,比如說,當我們說我們要了解何謂太陽時,我們只能從太陽的現像中去
組合:太陽是光亮的、太陽是灼熱的、太陽的攝護線,不,太陽的紫外線是會傷人
的、太陽的光波是各種頻率的光線所合成的,至於我們真的了解太陽為何嗎?除了
現像之外,我們還真的不清楚我們還能不能看見那無法觀察的什麼。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活在這個世間,有兩件事特為重要,一件是周遭的環境如何刺激自已
,另一件則是,自已如何回應環境的刺激,命運這兩個字說來很玄,但
說穿了,也就是上面兩種狀況的不同描述。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是一個很特別的人,他自稱他這一生活著的目的,就是
為了由他自已做生活實驗,以自已做為質性研究的長期觀察對像,然後向
大家報告他的心得,而他也確實看到了很多人一直存活而沒有觀察到的真
知灼見,他的觀念會讓我們有一種如果你真的像他活到那個階段,你就會
有的一種「沒錯,就是這樣的感覺」。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

英國人:
為什麼世界沒有往下掉?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這個題目定的有點長,而且恐怕大部份的人乍看之下會不曉得到底是在寫
什麼碗糕,其實連作者也不太有把握最後會寫出什麼東西,文章就跟論文
一樣,沒有人會知道,最後得到的結論究竟是如何?

法國哲學家卡謬曾說:「人生中唯一重要的哲學問題,就是自殺,一個人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昨天簡單介紹過西方的心理學後,今天就來說明何謂東方的心理學,說起
來學問應該是不分東方西方的,就像是西醫的開刀打針,東方人可以受用
而東方的針灸養生,西方人也是獲益無窮,分類也只是為了說明方便,因
此「佛說菩薩、即非菩薩、是名菩薩」,勿陷入名相的迷惑,方為正途。
(現在西醫解剖還是沒發現經絡在哪裡?,但針炙還是確實有效,便為一例)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最近與一位久末蒙面的好友聊天,他說前一陣子他交了一個女朋友,長的很漂亮
,當時他覺得自已真幸福,結果有一天,他與女朋友和其姐妹淘在一間冷飲店
聊天,正當其女友與其朋友談的口沫橫飛時,剛好也談到我這朋友感到有興趣的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沒辦法一直專注做一件事,一定要同時作許多事才會覺得充實」

「不是沒有能力把一件事從頭到尾做好,而是因為對太多事都有興趣」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最近發現一件怪事,就是如果很認真的打草稿,寫出來的文章就不太順
反而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就覺得寫的很順手,靈感也會如湧泉而來,不
過靈感來的時候,又常常跟寫的主題沒什麼相關,這不知算不算也是一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前幾天看新聞,看到許多經濟學者聲稱,要把三十年前的凱因斯再請回來,於是版
主開始好奇的想探討何謂經濟的本質,一口氣看完了被列為去年亞馬遜十大好書之
一的--「知識與國富論」,突然發現,原來經濟可以搞得很複雜,但也可以以簡單
的幾個概念一語道盡。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其實…

世上是沒有人可以做到可以把舌頭舔到手肘上的啦…就算有軟骨功也不行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



今天有一個新聞頗讓我震驚,而且還上了頭版,便是有某仁波切與信徒之妻有染
之事件,一方面在震驚之餘,一方面也掩卷嘆息,這位仁兄恐怕未免也太色令智
昏了,竟作了此讓自已進退不得之舉動…(另一方面,跟貫吸老兄一樣,怎麼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最近有網友問版主的背景是什麼?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我會說我是以
哲學的學養基礎,以古今哲學家所提出的概念來建立與其他學門的聯結,
以便形成一個完整的思考體系,而實際說起來,一個人的想法其實也不
會因為不同的學科而被規範,但為了說明方便,我們硬要給自己一個方便
辨識的招牌,讓別人有切入的方向,了解我們的起點。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催眠有三條法則
一、當事人要相信有催眠這回事
二、當事人要相信自己能被催眠
三、當事人要相信自己能被眼前的催眠師催眠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修行時首重悟道,而悟道的起點則是啟發疑情,從西方哲學三聖蘇格拉底、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到東方三聖釋迦牟尼、孔子、老子,無一不是懂得質問自己的專家,
有大疑必有大悟,有問題才會想出更多解決的方法與創意,人生才會多采多姿。

前幾天有網友反應,讀了七年的博班,眼看還有一年即到達畢業年限,卻依然沒有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有的人會說:「知識沒有用、理論也都只有在學術的象牙塔才有存在價值。」這些話有它某方
面的真實,但其中也隱含著此些人對知識的嫉妒與得不到說葡萄酸的心理。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創作的時候,一定要先讓自己沉浸在某種情緒,因為在這個時刻,文字不是由手指之間
接膳打而出,而是由心裡面直接傾洩而來。

依照慣例,一個星期都要和一位受過哲學訓練的朋友深談一次,透過時間較長而深入的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最近看了一本美國哲學家所寫的一本書,叫做「101個兩難的哲學問題」,仔細想想
這些問題還真是兩難,我們一直認為有爭議,容易引發「見仁見智」的事情,恐怕比
我們原先想的還要多很多。

比較經典的問題如下: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當年王羲之曾經寫過一篇蘭亭集序,是在醉酒之中,筆隨意走,一發不可收拾,而一氣到
位、一筆而就,等他酒醉醒後,卻發現,再也寫不出同樣的東西來了,這証明了一件事,
如果靈感來了,要立即把握,否則等到下一次來,寫同樣的東西卻會出現走樣的滋味。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