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學與哲學都在探索真理之極致,然而,真理常常只能從現像去反証,無法讓我們
直視其中,比如說,當我們說我們要了解何謂太陽時,我們只能從太陽的現像中去
組合:太陽是光亮的、太陽是灼熱的、太陽的攝護線,不,太陽的紫外線是會傷人
的、太陽的光波是各種頻率的光線所合成的,至於我們真的了解太陽為何嗎?除了
現像之外,我們還真的不清楚我們還能不能看見那無法觀察的什麼。

我們只能從我們可以觀察到的現像,來反推太陽的「本體」是什麼?我們只能從它
的相(外表形式)與用(功能與作用),來猜測它的本體,觀察到多細密的程度,
就發現它抵達多深奧真實的程度。

回頭來看看我們身而為人的本體,有沒有除了從現像觀察外的其他方式,不再是一
刺激一反應的套套邏輯與回饋模式,而是一種直觀的體察、整體的融入、完全的反
射?。

有時候看很多名人在電視上剎有其事的談論兩性議題,都會懷疑他們是不是為了賺
通告費刻意加油加醋,什麼女人就是需要有人可以依靠的感覺,什麼男人就是壓抑不
表達情緒而顯得男兒有淚不輕彈,這些言論乍看之下分析的好像頭頭是道,
表面的觀察也是這個樣子,但仔細一想,用相反的角度來看,其實也說的通…

如果女生只會依賴,那怎麼成為母親?
如果男生會壓抑情緒,那怎麼會打老婆?

形容詞用的不精準,就不會有精準的解析

請問誰會不需要有人可以依靠的感覺,不管男女大家其實都需要的吧,只是表現出
來的形式不同,女人需要的是男人的臂膀,男人則是需要女人的包容,而再換另一
個角度來看,其實男人的身體之中也有女人,女人的身體之中也有男人,他們可能
只需要呼喚出自已性格的另一面即可,硬要獨立自主而不依靠對方,其實也是可以
的。

就像同性戀只靠同性一樣也可以得到性滿足,那就隱約代表了,重點不在外表的形
式,而在於內心的兩性角色扮演是否適切,滿足自已也滿足別人。

而我們的社會給我們一種制約,好像給你這個角色,你就一定要以這個姿勢來扮演
,最後形式勝於本質,我們就把真正喜歡的與好像喜歡的,弄得混淆不清。

許多同性戀是後天生成的,而且有很大部份的比例是單親家庭出身,一開始是因為
少了父愛而從同性的男生中求得補償,到了後來,父愛的需求與性愛的需求居然混
在一起,當事者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成為了周遭世界的異類,造成了所謂的禁忌之
愛。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極端,這個極端則是和尚,和尚會願意出家,某方面來說也就代
表他們比別人更能克制性的需求,也有可能是他們本來性的需求就很淡,而同樣身
而為人,為什麼有的人可以克制、有的人不行、有的人需求就少、有的人需求則多
,如果從佛洛伊德的角度來看,會說這是一個人的原欲如果無法從某個方向去發散
,它就會從另外一個地方尋求突破口,或是說有的人如果無法滿足欲望,他的防衛
機轉就會促使他去昇華欲望,讓他以藝術或書寫等其他形式來發散之。

這樣講當然也可以,只要我們覺得合理就好,不過我們只要得到這樣的答案就夠了
嗎?

以變魔術這件事來說好了,當男生學變魔術時,大家說學會了可以把妹,可是女生
學變魔術,為什麼就沒什麼人說可以用來取悅男朋友?好像魔術只有男生學才有性
別交往上的價值,而女性就沒有,為什麼女性只要靜靜的欣賞,投以激賞的眼光即
可?。

人必需先是一個人,才能是男人與女人,因此人是本體,男與女是後續基因演變的
現像,對和尚而言,他是回歸本體,不進入角色扮演的現像場中,於是可以告訴自
已「不需要」性別上的欲望,而對同性戀而言,他是進入本體之下的分歧,再從這
個分歧中產生另一種分歧,每種分歧都有每一種分歧的快樂與哀愁,而他們在這種
感覺中固著,於是在生心理互相影響的情況下,終成定局也自成前後一貫的邏輯。

事情只要前後一貫,有一致性,因果相契,就會讓人以為是合理的,對的

可是現像還是現像,本體還是本體。


現像有現像的孤芳自賞

本體還是本體的昂然獨立

(而這也暗示了為什麼找到本體是重要的,因為它才是原點,決定了放射的自由
 與無限可能。)

-----------------------------------

最後還是要提醒一句:

「沒有對與錯,只是去覺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