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蠻多人這麼說

自從我讀了某本書、聽了某場演講、做了某件事、經歷了某些事、遊歷過什麼地方,於是
獲得重大的啟發。

我也曾經有同樣的體驗

但我覺得

我們還是需要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們到底是怎麼認定自己受到啟發的?」

這樣的問題意識之所以很重要,乃因它可以讓我們看見自身之所以可以常保熱情之根源
,讓我人了解自身最大情緒動力之來源,這又被稱之為後設問題,也就是那問題之後的
問題,當我們懂得問自己好問題,問題也就自動解決了一半。

而且「啟發」這兩個字背後還有一個弦外之音,某種感受引起了我們自身本來俱備的某
種情結「醱酵」或種子「發芽」。

昨日清晨我又經歷了一場刻骨銘心的夢境,我只要進入清醒夢,就不會忘記一件事,那
就是----夢境實驗,因為我想要探索一個人內在意識的邊境,因此我必需每次轉換不同的
立場或情緒或角度或切入氛圍,以全面性的搜羅人們如何影響夢境或被夢境如何影響我們

 的各種可能

我這一次做的實驗是這樣子的,我每刻意產生一道意識流,便觀察這道意識流在夢中造成
的影響。

這裡最難拿捏的地方是,在一般的情況下,一個做夢的人不太可能一邊當個製造情境的旁
 觀者,一方面又做為一個融入夢中
情境的體驗者,而我在今天的實驗發現,確實是可以邊
按暫停邊體驗的。

而我之所以對這一點很在意的原因是,人基本上是一種活在時間流、故事流、意像流與情
緒流下的「容器」,我們應當會發現我們總把「情緒流」、「故事流」、「記憶流」當作
 是自己,卻很少看到那個作為「意識流」「情緒流」容器本身之「我」背後,真正的樣子
還有,重新編組自身意識流的可能性與創造性。

某方面我是這麼認為的,當一個人看到了這個不在意識流與時間流限制下的這個「自己」
,這個雖是「一無所有」但又「真空妙有」的本體,那麼就會大大提高打開自性寶藏大智慧
的可能性,更能抓到自己生命熱情的核心與本源。


這一次的實驗算是蠻順利的,因為我每一作意,周遭的環境也確實都照我的意思來建構,
我想要財色名食睡就有財色名食睡(這在禪宗四料簡稱之為人境兩不奪,也即是透過禁欲
可以讓人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透過縱欲也可讓人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而除了這些一
 般人在人世間可以得到的享樂以外,我
還能在夢中經驗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無法經歷到
 的體驗,例如:

夜間飛行--在夜空中飛翔並華麗轉身
時空旅行--在五分鐘內完成五天六夜之異國文化之旅
空中游泳--縱身並悠遊空間海洋
淩波微步--在大樓中高空彈跳
材質轉換--例如任意改變物品材質
造形模擬--為建築或產品改變造形並全方位感官具像化
異材質體驗---例如乘坐橡皮公車
倘佯情境流--不透過既定形式產生被動感受,而是直接感受某道情境氛圍
人格附身---可直接感受到在現世尚未俱備的角色之實際體驗,例如還沒當爸爸卻可以產生
              當爸爸的真實體驗。
 
 而經過以上所謂「真實」與「虛妄」的體驗後,我覺得人之所以感受到的
一切,絕大部份也是由自己身上開始「啟動」的。

也即是說,你之所以獲得啟發的原因,正是你之所以沒有開發的死角,也是
你一開始就設定給自己的「未知領域」,也是你有意無意之間留給自己的「神秘
謎題」,也是你意識流未曾熟悉過的流動方式,也是你生命應該獲得的平衡中最
沒有去平衡與照料的那一個面向。

而以上的這些觀點,將不可避免的暗示我們,我們是自己的始作俑者、是自己
人生最終的定義者、是這個當下自我的裁判者、是未完成的已完成者、是持續
意識流流向的操縱者、是一方面知道一方面又故意讓自己不知道的遊戲者。

 
在這個階段先不要去跟別人比較,也不用討論在這種情況下別人的反應會是如何
因為這會混淆你自已的清明,因為你明白,這終究從頭到尾都是你的人生,雖然我們與

別人一起活在這個世界,但其實你也知道,你從頭到尾是活在自己的意識流與故事
流裡面。

好了

現在換我再問一次

 
「你到底是怎麼認定自己有受到啟發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