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不知怎麼搞的,我做的夢都非常的有故事性,而且儼然自成一篇,如果能持續這樣
該有多好,我完全不需要思考如何創作,只要忠實的將夢境轉述出來即可。

作過夢的人都知道,如果你不曉得自己在作夢,那麼不管是多麼誇張的劇情與畫面,我
們這些夢中人都一樣完全是認真的融入,而也因此,夢境化的小說應該會相當逼真,畢
竟都是當事人的親身見証嘛,只是我總是覺得,要完整的將那種身歷其境的感覺描述出
來,實在是不容易。



【 逃犯之家 】

明治初年,大部份日本人民的民主意識開始獲得啟蒙,民主思潮逐漸進入這日出之國、
扶桑之島,以往固執的忠君愛國與集體主義思想,也因為這樣的時代趨勢而開始鬆動。

於是,日本各地開始出現正義逃犯之家。

正義逃犯之家是什麼呢? 各位讀者們可能摸不著頭緒,第一次覺察到這個概念的人應會
讚嘆始作俑者的心思周密,換一個角度來想,也可以說創始人根本是個怪人,一個正義
感很豊沛的怪人。

簡單來說,逃犯之家就是一種方便躲避官家追捕的特殊建築,日本這個以武士道精神為
根本信念的國家,對於不符合國家集體主義的思想可說是深惡痛絕,軍國化的種子早就
深植在大和民族的血液之中,一些有良知,深明國家長久下來不能再如此的異議份子,
也就自然成為官方追捕的對像。

於是如同廖添丁般的義賊、了解先進社會主義思想的左派、或有著崇高人格的正義逃犯,
反而成了人民覺得應該保護的對像,正義逃犯之家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產生的。

一般而言,人們在躲避追捕時,都會有潛意識的危機意識,會預先去思考說捕快可能會
怎麼追自己然後再反向推理出自己應該躲避的位置與方向,例如一次有一百個人追捕時
,當然是跑的愈遠愈好,而如果只有一個捕快追捕,只要稍微躲在複雜一點的街道,對
方就找不到了。

問題來了,如果同時有好幾路的官兵追捕自己,在任何方向都可能有追兵時,就很需要
能夠清楚房屋建築架構的敏感度了。

例如什麼樣的房子比較好躲,有複雜的隔間與密道,什麼樣的房子比較好潛入,有著
隱密的閣樓與暗室,什麼區域是皇親國戚的宅柢,官方追捕時會出現忌憚,懂得躲藏
的人,就算被重重追兵圍困在一個區域,仍然能夠棲身在幽微隱密之處,而後等待追
兵鬆懈時,趁機逃出重圍。

正義逃犯之家是無名善心人士為了逃犯精心設計出來的建築結構,簡單來說就是易躲難查,
房屋結構堅固而複雜,每個小隔間或暗房裡還四處暗藏了大量乾糧與藏書,以供正義逃犯
「不經意」的「抵達」與不經意的「躲藏」。

正是因為建造者思考到各種官兵與正義逃犯思維的慣性,才設計出這種分佈於日本全國
各地,讓「了解」或「不了解」地緣地貌的職業或業餘逃犯,得以躲過官方的追殺,為
日本民族保存了未來民主思潮的血源與火種。

逃犯之家當然不會在門口上寫著逃犯之家,除非屋主是白痴,而屋主聰明的地方正在這
裡,屋子將房子建造的讓逃犯很自然的想進來躲,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翻身進入的矮牆,
猶如迷宮般的室內設計,內涵奇門遁甲技術的風水佈局,在在使得眾多正義逃犯得以平安
躲過追捕,逃犯之家的名聲也就這樣在逃犯之間不踁而走。

我為什麼這麼清楚呢?因為今天需要逃犯之家的人就是我,作夢這一點很奇怪,每個夢中
人一旦進入了某種場景,自然而然就完全了解所有的時代背景知識,我在剛看到這棟建築
物時,以上這些莫明其妙的知識就好像安裝程式般自動填入我的腦袋之中,然後我就照著
設定好的指令開始「遊戲」了,這種虛擬實境遊戲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身為腦袋主人的我
,其實也不明白。

官兵快追到了我自然只能趕快往房子裡衝,房子的門沒開,但窗戶倒是開的,窗戶很小,
所以我躲進去之後只要推個衣櫃或書櫃就可以將入口堵住,爭取到更多找尋理想躲藏之
處的時間,房子主人太貼心了,考慮到任何細節,也不致於害到自己,畢竟不關窗戶或是
把圍牆做得很容易潛入,也不是什麼犯法的事。

整個房子做得相當豪華別致,讓官兵懷疑可能是重要人家而不敢輕舉妄動,畢竟官兵若是
為了追捕犯人建功而喪心病狂,放火燒房子以逼出逃犯,也不是什麼讓人意外的舉動。

這棟木造建築物有很多向外看很清楚的眼洞,原理很簡單,內部是暗的所以外面的人看不
清裡面,但裡面看出去可是一目了然,我發現我可以躲的地方很多,一時之間還不曉得該
躲在哪裡,有人說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險的地方,官兵絕對不會猜你躲在門後面,我基
本上膽子沒有大到這種近乎白痴的程度,我決定深入這棟屋子的最深處,我相信一定有一
個官兵絕對找不到的地方。

官兵有一點很愚蠢怎麼說都不聽,他們總是發出很大的聲音讓逃犯不知道他們在哪裡都很
困難,「你,去那邊看看」,「你,去後面找找」,這種指示不需要這麼大聲吧,指揮的
官兵是白痴對我們來說是天大的福音,讓我不禁懷疑這些官兵裡面有很多我們埋伏的內線


不過,明智的逃犯當然不會做這種依靠隱藏內線來脫身的思維,我們還是靠自己好好躲藏
比較重要。


我就這樣來到了這棟逃犯之家最高處的頂樓閣樓,屋頂出現了一個洞,我覺得很奇怪,怎
麼屋頂會平白無故有一個洞呢?我下意識的想到,這是屋子貼心的安排,他是暗示逃犯先
躲到這個洞裡,然後再做掩飾動作,洞旁必定有什麼偽裝的道具吧。

我爬上繩梯後進入到屋頂的洞中,然後將繩梯收到洞裡,說到這裡我不禁要佩服屋主的巧
妙安排,試想如果能進入屋頂洞中的工具是木梯的話,逃犯能上屋頂官兵自然也能上屋頂
,但是繩梯的設計讓逃犯好收藏,就可以讓官兵放棄爬上屋頂搜查的想法,這實在太聰明
了。

果不其然,我上了屋頂預開的小洞之後,發現裡面別有洞天,是一個閣樓中的閣樓,官兵
絕對不會想到,原來這裡還有一個這麼大的空間,如之前我所預見的,乾糧與藏書應有儘
有,其中還有一本社會主義的經典,「團體與自由」,有看過這本書的人,想必都很清楚
我們自由主義的精神,一種尊重別人有權想法與大眾不一致,自由獨立的心靈。


入口旁邊有一堆沉重的木板,剛好可以崁入剛剛我才得以進入的洞口,這樣的設計實在太
貼心了,我將洞口塞住的時候還聽到房子外面吵嘈的追捕聲,在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氛
圍下,我居然得以藏身在這麼一個舒適的空間。


在確定安全之後,我點燃了秘密閣樓中的油燈,開始拿起「團體與自由」這本經典一閱,
我看到這本書上面寫滿了似乎是書藉擁有者的眉批與註解。

「自由主義根本就是狗屁,只是享樂主義者的藉口」這是其中一段註解的內容
「國家如果都充滿社會自由主義這種左派,日本就亡國了」另一段是這麼寫的


奇怪,屋主應該就是書主,怎麼會寫出這樣的讀後註解與感言



此時我聽到屋外傳來一個聲音


「各位長官,這棟房子是我模仿逃犯之家所設計的誘捕之家,現在逃犯已經插翅難飛了」


聽到了這句話,我似乎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


果不其然,塞住洞口的那塊木板,已經再也無法移動了。


我就這樣成了甕中之鱉。


--------------------------------------

後記


發現自己被設計的這一瞬間,我突然明白自己正在夢中


一個能在夢中醒來的人,簡直就是夢中之王。


後來的結果大家可以明白,這些官兵還有那個設局的屋主,都被我施以正義之拳。


真是大快人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