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時候文章寫一寫,會不知道還可以寫什麼,但其實是有很多話可以說的,只是缺乏
一個被引導出來的引子,教學相長為什麼有奇效,或許就是一種互動後所造成彼此強
化的效果吧。

今日有讀者留言問道:
-------------------------------------------------------------------------------------------------------------------------------------------

很喜歡你的文章
總是讓我不能自己(或是面對自己)

能不能請你也談談"惰性"或是"撞牆期"?

------------------------------------------------------------------------------------------------------------------------------------------
關於這點,也是目前在下一直苦思不已之事,原因何在,正因我們實在很難跨越這個自己已經
和環境共生的狀態,我們已經學會「適者生存」了。

許多政治家在剛出道的時候都滿腔熱血,可是後來他們在政界打滾久了之後,卻慢慢發現自已
莫明其妙就跟著「同流合污」。

有人說這是因為他們一開始太理想化,真正踏入政界後了解了人情義理,自然要調整到目前「
環境」可接受的狀態。

結果他們本來是想要英雄造時勢的,結果卻變成時勢造「英雄」,而這英雄已經不是原本心目
中的英雄了。

以今天的阿扁為例,我覺得他應該不會是一個有意貪污的人,只是「環境」好像大家都是這麼
幹,他就自然跟著這麼幹下去了,而一回頭,已經發現自已跟當初的初衷有所差別。

這種微小的細節,都要到了後面很嚴重、很明顯,別人都已經感覺很強烈的時候,自已才會察
察。

這就是可怕的「現像場」(心理學的術語,意指一個人所處於的一種人際相對關係場域中),是一
種環境與自已互相演化改變後,內建在自已身上
根深柢固的一種慣性。

所有的道德、觀念、能力,某個角度來說都是建立在自身與環境的相對關係與基礎上的

像我們說日本人為什麼這麼敬業、有禮,某個角度來說就是一開始有人創造了這樣的氛圍,而
使大家自然的融入,最後大家也說不清楚,到底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就是單純的約定
俗成,直覺這本來就是應該的啊。

(因此我覺得國家要進步、蛻變,最深層的基礎都在這種自覺上,這樣進步才會永續長久)


衛冕軍為何會一直衛冕,正是他們的格局與態度,就是自然的覺得-勝利本來就是應該的啊。
(像西武獅又在日本職棒總冠軍賽逆轉勝巨人隊,我就不感到意外,因為西武這方面的經驗
實在是太豊富了,豊富到已經形成一種基本心理素質的程度)

在佛學中這叫依正不二,泛指一個人的境界,都與他本身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意思也就是說
一個人要有辦法改良他的環境,否則這個人不能算是真的改變了,因為改良後的環境才會反過
來刺激這個人作正向的發展,否則會恢復到原來的樣子,群體的修行意義,可能就在於此。

所以在修行界會常常有魔考這個概念,意指一個人如果真的要做改變時,他會發現週遭的環境
都開始扯他後腿,不希望他有機會蛻變成不同的樣子,魔考這名字聽起來很可怕,不過其實背
後很科學,因為「環境」並不只是被動而沒有「能動性」的客體。

由此可以知道一個人要超越自已有多困難了,他不只是單單改變自已而已,因為他如果不設法
連環境也改變的話,改變後的自已會無法適應原來的環境。


從演化的角度看也是一樣,一個人常常做的行為會在腦中形成一條很粗的神經鍊,這條神經鍊
是為了讓人們的習慣形成自動化,如此可提高處事的效率,等於人們不用特別花注意力在這方
面,它就會自已執行完成,等於是一種直覺。

神經鍊正是讓我們得以生存的源頭,不巧的是,它也是讓我們無法進步的原因

所以說改變要從自已本身最大的優點開刀,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我們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這些神經鍊很早就定型了,它直覺到讓我們幾乎無法察覺,
它在我們身上做了什麼,我們的思考、理論與辯證,如果又是建立在這些「直覺」上面,那怎
麼可能真的「檢討」出什麼東西?

所以才說深入的覺察與反省,對我們真的是有意義的

人與環境的共生結構是「整組」的,只檢討人不檢討環境是無知,而只檢討環境不檢討人
是愚蠢

而只會檢討別人與環境卻不檢討自已則更嚴重,根本是無恥


如果探討到最深入,我們其實會發現

所有我們不滿、不喜歡、討厭的事物,背後也都有屬於自己的一份責任,因為這個環境是
我們一起演化出來的。

所以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出國留學或有出去見過世界的人,好像改變的幅度比較大,正是因為他們
在不同的環境下都要「適應」,才會發現在原來環境的「適應」是那麼的「自然」。


不適應是苦,但適應了是惑to be or not to be? , it's a question!!


---------------------------------------------------------------------------------------------------------------------------------------

沒有對與錯,只是去覺察

我也正苦於惰性"與"撞牆期之中

不過我發現覺察的多,會真的看到一些東西

而有些東西,我們有認知到,有意會到,我們就會自然的做出一些行動。



此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各位青蛙兄弟姐妹們,咱們一起跳出這即將滾燙的沸水池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