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得前幾年,張國榮跳樓自殺身亡的時候,正是版主收到研究所錄取通知的時候
,一方面剛獲知自己考上,感覺很興奮,但一方面又知道了一位同屬於大家以往
寶貴記憶的明星過世,又有一種悲哀之感,那時電腦不斷放著張國榮在英雄本色
中的主題曲「當年情」,看到世界各國歌迷與影迷齊來為張國榮送終的畫面,而
自已身處於金榜題名的興奮期中,實在是一種酸酸甜甜又苦澀的感覺,可以說是
五味雜陳(成語的好處這個時候就可以顯現出來了)。

令人好奇的是,以張國榮當時的情況,事業如日中天,也與愛人感情融洽、金錢
、名譽、感情、健康、都在頂盛時期,也仍然是亞洲的萬人迷,為何突然選擇以
自殺來決定自己宛如蕈花般的命運,實在令人大感不解。

大部份的人應該會這麼想,在這麼多完美的客觀條件下,人生不是應該很多彩多
姿,很快樂嗎?怎麼捨得放棄這些東西,選擇自殺呢,未免也太可惜了…

一般人普遍都會認為,條件好的人就會過的比較快樂,例如長的好看的人可以選
擇比較完美的對像,有比較完美的戀情,而富有的人可以有許多休閒的管道,也
能以金錢來換取任何想要的東西,理論上都應該很快樂才對。

只是諷刺的是--有條件的人不懂得過精緻的生活,而沒有條件的人自己放棄過精
緻的生活。

快樂這種東西是人心相對的起伏變化,因此快樂會有所謂的邊際效用遞減,而又透
過痛苦來重新取得快樂的活力,因此條件好的人或許一開始真的是很快樂的,但是
快樂這種東西沒辦法源源不絕,所有的享受與禮遇會讓人厭倦,一個人如果因為沒
有錢而無法快樂,那至少他還可以告訴自已,將來有錢了,什麼都是希望,但如果
一個人有錢了還是無法得到快樂,那他居然連可以努力的方向都不見了,這不是更
可悲嗎?

我們也都習慣的認為,長的比較好看的人就比較快樂,不過人這種東西很奇怪,通
常只會注意自己沒有的東西,而不會注意自己己經擁有的東西,於是註定有愛情的
人就可能感嘆親情的缺憾,有親情的人感嘆愛情的悲傷,有友情的人或許則自哀於
人生存活的意義,一種黃泉路上註定孤獨的寂寞,而困擾張國榮的,就是這種自己
也說不明白的心魔。

或許世界上真正的公平在這裡-心魔每個人都有,所謂條件好的人並沒有比較小隻。

有時候人就是在各種條件,各種狀況都美好的情況下,突然心中產生一種莫明的恐
懼、害怕與焦慮,許多人未曾察覺是因為自己靠著忙於身外之物而忘記煩惱,而不
是沒有心魔,如何面對屬於自己的心魔,跟找出屬於自己的天命一樣,都是一種重
要而不急迫的事,也因此,幾乎是很少人去特別注意與察覺的,我們都在作急迫而
對人生沒啥重大意義的事,然後排擠掉這些不急迫但對我們意義非凡的事。

從這一個角度看來,我是什麼?遠比自己有什麼?在別人眼中是什麼來的重要,也因
此每一個人不管條件好或不好,其實都有大家值得欣賞與了解的地方,因為大家的
心魔其實都不一樣,而了解了別人的心魔,就等於相同程度的釋放自己內心心魔的
壓力,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值得取的經,就看自己是以什麼眼光、什麼角度,去欣
賞圍繞在週遭的生命了。

就像是孫悟空收集了七龍珠就能召喚龍王,實現內心的願望一樣,版主也覺得,不
同類型的朋友,正是自己所需要的不同龍珠,收集的愈完全,我們就擁有更完整的
生命。

此次網聚,便希望透過來自不同系所的朋友,透過不同思考模式的互相激發與交流
,使彼此的生命更加完整,這聽起來是有點理想化,不過也說不定得以刺激大家消
沉己久的心靈。

一直覺得大部份所謂的活動,都辦的如行屍走肉,有魂無體,每次完成了什麼階段
任務,報酬便是吃飯喝酒,最後都是在比誰喝的酒比較多杯的幼稚之舉渡過,或是
唱KTV唱到自己的歌都不來,然後一堆不識相的人拼命點歌又插播中結束,這難道
不可悲嗎?我們甚至連安慰平日辛苦自我的方法都想不出來。

因此,真正能觸動人心的交流與活動,正是我們需要的,也是未來新世紀的時勢所
趨,最近有一種活動的形式很特別,稱之為PECHA-CUCHA,是由荷蘭人所創造,目
前在日本相當火紅,而在臺灣還不存在的一種活動形式,本來是用來作為設計師、
藝術家互相交流學習的一種活動形式,現在已慢慢的普及到各個領域。

所謂交淺不言深,而且以國人防衛心重的心態之下,不是刻意留一手,就是保持拘
束,不願意開放的釋放感情,最後活動都變得很無聊,HIGH不起來,而PECHA-CU
CHA便是強調無私的分享、創意的交流,互相的激盪,豊富的收獲、共鳴的心靈,
而這也是此次研究生不死網聚的宗旨---我們真的需要與不同的心靈起共鳴,然後
回頭刺激我們可能是平凡無奇或是遭遇瓶頸的人生。

經過長期的觀察,慢慢發現一種現像,就是在某個學門是常識的東西,在另一個學
門居然是寶貴的創見,很多人在拼命的追求許多事物後,才發現這些東西原來自己
身邊就有,只是我們不願意問人,或與人交流而己,徒弟準備好了,師父就會出現
,而其實師父一直在身旁,只是徒弟後來才發現而己。

另外團長也發現一種現像,每個人其實所有條件的加總平均起來,可說是半斤八兩
的,例如才華高的人通常很難搞,聰明的人就很驕傲,長的好看的人會大小眼、其
貌不揚的人則很忠誠、各方面都很平凡的小人物,道德的自我要求常常比較高,而
在所謂個人專長的特質上,也有這種情況,每個人都有自己某項專業的某個特別優
秀的特質,但又因不是很全面而無法揚名立萬,但有這些特質的人如果整合起來,
整體戰力就非常可觀,所以最後我們會發現,千里馬到處都是,而因為沒有伯樂的
整合能力,而讓每個人維持自已原本的特質,保持自己原有的失落,明明大家都很
努力,但又好像總不能登峰造極,明明每個人都有某種專長,但又總是沒有表現
出來、接受刺激,不斷進步的機會。

而這種情況分布在不同的系所的時候,就會形成所謂的工具理性,理工性格的人永
遠都是處理器的模式思考,而文學性格的人,則總是帶著詩情畫意的眼睛來看這世
界,而雙方如果能接受對方的刺激,便能得到更完整的體悟,使得矛盾的解銷不是 砥觸而是超越。

話又說回來,一般人會刻意去與自己思考模式不同的人交流嗎?大部份的人都會是
選擇自己身旁同質性高的人作朋友吧,而也因為一開始交往的基礎就帶有固定的思
考模式與生活圈,也就慢慢自然塑造出一獨立封閉而與外界隔絕的宅之人生


許多人來到研究所一開始都是抱著要學什麼技術、研究博大精深的思想,學習何謂
嚴謹的研究態度,了解大師在想些什麼的想法?不過我想到了後來大家會慢慢發現,直接
複製一個人的生活態度與思考模式,會快速的精進學習某項專業的進程,而這
也是師徒制會成為研究所制度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直接吸收對方人格的精華,遠
比慢慢看書想半天,真的快很多。

未來的時代,絕對是科際整合的時候,也絕對是一個能整合不同專長、個性的成員,
而成就豊功偉業的時代,我們從朋友身上搞不好能比從書本上學的還多,重點更
是,我們能因為了解別人而釋放自己的心魔。

叔本華說的好:「 人雖然有具體的生活,卻總是活在抽象的第二種生活之中,這一
點實在值得注意」,白天無聊的做著千篇一律的工作,晚上的精神都寄托在ACG,日
劇、韓劇,漫畫上面,好像一定要在某個時間折磨自己,然後才敢放心的在某個時
間安慰自己的感覺,而這樣的日子一久,還真的覺得生命沒什麼意義,像旋轉木馬
般,既不會被別人追上,也不會趕上別人,每天一付拼命樣,過著夸父追日的人生。」

自認條件不好的人一直在追求他們認為條件好的人所擁有的「量」,卻不知道自已
可以好好經營以創造生命光輝的「質」,而這種創造質感、製造情趣、過更精緻生
活的來源,某方面便是因不同思考模式朋友的不斷刺激。

希望能夠邀請到理、工、商、文、史、哲、醫、法、藝、設、教等不同領域的朋友,一
同來共襄盛舉…昨天有網友報名的時候說:「額滿了沒,還能不能報名呢?」,團
長在這裡的回覆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當天參加之不同系所的朋友將會發
不同顏色的貼紙,收集到七種顏色的貼紙,才能召喚龍王,得到神秘小禮物啦…
這就是所謂的「研究生不死之七龍珠計劃」…拭目以待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