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一些經典中提到,眾生的心識就像是瀑布一樣,一直有一堆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的 東西,不斷沖激下來,而當我們想要去打撈分析時,又只能抓到一小部份,而其他自己 也搞不清楚的東西,就這樣流走了,直到下次我們又認真打撈時,才會發現原來自己的 心裡面,又有一些之前沒發現的東西!! 現在的人壓力大,心理的問題很多,對於知識豊富的現代人而言,心理玉足的層次 好像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的演化與進化,以前都統稱精神有問題,現在則可以 歸類為憂鬱症、燥鬱症、強迫症、被害幻想症、自殘症等等不一而足。 每個人的人格特質都不一樣,所以走火入魔的風格自然也不同,團長小時候 一直覺得,自己怎麼可能會有精神方面的問題呢?後來活得愈來愈有心得時才發現 原來每個人身上其實都裝有未爆彈,只是引信一直沒被引燃,很多人都會覺 得那些精神不正常的人可能與天生的基因有關,卻沒發現其實大家都不太正常,只 是風格不同,從這一點看來,上天也還真是公平的!! 通常會有心理毛病最大的原因就是鑽牛角尖,就是遇到挫折或困境時,一直朝著更壞 的方面思考,便會慢慢沉浸在悲傷又痛苦的奇妙境界中,而這種境界也很神奇,明明 很痛苦,有時卻在潛意識中又不想離開,這就是為什麼有一些人被折磨很不爽,但一 邊喝酒又抽煙來排解時,又陷入不可自拔的心境。 一般面對心理問題時,有三種解決的主流,一種是使用藥物,例如百憂解或是能刺激 腦內啡分泌的藥物(大麻、嗎啡、香煙其實都算),這種東西在短期內可快速緩解心理 的症狀,但長期的服用過程卻會引發嗜睡、生理機能失調等副作用,另一種則是心理 諮商,透過與諮商專業者、心理醫師的深度會談,重新對自己的人生與遭遇產生新的 詮釋與建構,透過人們對自己人生故事的自然編劇,慢慢將悲劇引導到喜劇的層次, 有人為什麼一直喜歡沉浸在自己悲傷的世界裡面,便是悲劇還算悽美,自己如果不照 著演完,便覺有什麼事沒完成一樣(這就是潛意識的自我作賤)。第三種則是所謂的行 為治療法,利用環境制約與後效強化的效果,讓人們在生理、心理與潛意識中,無意識 的改變原先對痛苦事物的認知(話說回來,為什麼被罵的反應一定要是不爽,難道一定 要不爽才合理嗎?從某個角度來看,被罵還很爽很快樂,對方就會神經錯亂,反而會不想 罵人吧?)。 一般而言,這三種方式,能夠同步進行效果最好,而改變現像場與思 路迴圈是最難的事情,第一是我們很難在遇到困難就躲起來(其實也沒有其他地方可以躲 ,而且養成逃避的習慣也不太好),第二則是思考與感受會有時間後續延遲效應,實施的 方法通常要過一段時間才會看到(羊巔峰據說是每個月同一時間發作一次,因為腦袋的迴 路剛好一個多月會巡迴到腦袋受損的地方),所以很多對人體實施的方法例如減肥、舉重 不是沒有效果,而是會到人們失去耐心之後才會表現出來,這也讓許多人覺得,「這些 方法都沒用啦!!」。 照理說物極必反,不過煩惱這東西通常只會一路暴衝,而且永無止盡,因此當自己發現自 己陷入心理上的死結時,最好能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就跟作研究一樣,愈想趕快作出來, 就會覺得愈不想做,而人愈想刻意轉移,也就愈會忍不住回頭看它,於是逃避反而使情況 更惡化,就如最大的恐懼不是有什麼東西很恐佈,而是發現一種東西很恐佈後,一直躲避 的內心焦慮反應。 而這種焦慮又反而取代恐懼的對象本身,成為人們最害怕的終極情緒,於是-最大的恐懼 就又成為了害怕恐懼的本身,其他方面也是一樣,人們愛上一個人,與其說是愛上某人 還不如說愛上自己沉浸在其中的情緒,了解了情緒的本質,似乎也才能隨心所欲的控制自 己的心理。 聰明的人會利用自己編造的美好故事欺騙自己的心,心情才會愉快,但這故事因為美麗 所以錯誤,於是又造就另一個偏執的心靈。 於是人生能否一朝風月,反需端看是否能萬古常空,奇也怪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