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我都在練習如何在30分鐘內看完一本書,雖然說有些書需要慢慢咀嚼回味,但
是我試圖鍛鍊大頭處理資訊能力的極限,想說能不能在短時間一樣可以深深體會一
本意味深長的書。

這本「正念戰役」寫的真的不錯,是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書寫的,通常第一人稱
的寫作可以給人最真實的感覺,例如九把刀的小說裡面,通常最暢銷的書藉都是第
一人稱,為什麼呢?因為從當事人心中流露出來的意識流,最能讓人有感受身受的感
覺。

作者是一名越戰退伍軍人,後來居然成為僧侶,他參加了將近625小時的戰役,拿到
了25枚勳章,殺害的敵方軍人恐怕有上千人,而這個經歷使他在戰後得到所謂的「創
傷後症候群」,他本來以為自已可以以理論合理化戰爭的行為,畢竟這是一個弱肉強
食的世界,我們不傷害別人別人可能就傷害我們,結果他發現正是這種自覺正義與積
極防衛的心態讓世界一直與戰爭隔絕不開。

大家在戰時很尊重軍人,但在戰後卻對軍人棄之如敝屣,我想這就是我們分裂人格的
 表徵吧。


作者提出了一些洞見值得我們參考

◎有痛苦時不要企圖去排斥痛苦,因為這樣你會更痛苦,而是學會如何與痛苦相處
   ,或是說的更誇張點---享受痛苦(我覺得這觀念對於憂鬱症或強迫症蠻有用的,因
   為我最早發現自已有強迫症與幻想症傾向而感到痛苦時,就試圖努力的逃避與排
   斥,結果我發現我排斥與掙扎的工作其實傷我才最深。
 
  從這一點我發現人的心有一個現像值得注意,那就是當你曾經感到痛苦時,你到底
  要對這個痛苦保持什麼觀念,一般人會想,痛苦就是痛苦,儘量避免就是了嘛,可
  是這等於承認了痛苦這件事已經定型了,也等同於承認了自已相信只要自己做某些
  事就會引發痛苦,這種想法在某種情況下確實可以做到保護自已不受痛苦侵害的功
  用,可是這也等於限制了自己從痛苦中超越、改變、適應、利用痛苦而昇華的可能
  性。

  於是又回到禪宗祖師的忠告「因無所住,而生其心」「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你承認了什麼是快樂的瞬間,痛苦就跟著附了上來,為了避免進入這種苦樂糾纏
  的輪迴,我們會建議不要那麼快就確定你的感覺就是你的感覺,感覺一旦成為了
  某種信念,要逃脫這個輪迴結構就又要花一些功夫了。

◎接受當下所發生的一切,但也同時要去追索痛苦之所以痛苦的根源

  前面享受痛苦的作法可以讓痛苦不再那麼像痛苦,但後者則有一點挑戰痛苦的味
  道,其實每種小痛苦都在反應著我們有著容易感受到痛苦的心靈,生理的痛苦有
  其存在的必要性,也可以透過適當的心理技巧來安撫之,但心理的痛苦大部份都
  反映了本身觀念與情結的沒有暢通,從這點來看,如果你容易覺得痛苦,八成是
  你的思想模式哪裡出了問題,我們不需要很深奧的哲學探究,我們只需要知道,
  如果你的想法不能帶給你長久的快樂,那麼這些想法都有必要重新再獲得檢視。

  話說我最近一直在想關於「自我解銷」這個概念,通常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一
  定會有我們喜歡割捨不掉的東西與痛苦想要儘量逃避的東西,詭異的是,人的內
  心有一種自動平衡的機制讓一個人愈割捨不掉就愈容易吸引痛苦,這種平衡機制
  造就兩種人,一種是大苦大樂一朝風月的人,一種則是微苦也微樂萬古長空的人

  但我們不排除有變態,思考模式跟人家不一樣,取得痛苦與快樂的方式也跟人不
  同,但儘管在是變態的情況下,變態也有他心理模式的機轉公式,都需要透過修
  行或是心理轉換技巧才能得到真正的心靈平安。

 於是我就想啊,如果我是一個忘記自已的人,忘記自已的立場、自己的立足點,
 自己被歷史事件所塑造的心理舒適標準,那麼我是否就能完全活在當下,不受到
  經驗與過去的想法與記憶所制約呢?。

不把痛苦當痛苦這個觀念乍看之下沒什麼,但它其實與這世界之所以產生的極大的
關係(當然這是指從佛教的世界緣起說來看),人的第八意識因為一念無明而創造了
一個人的世界(圓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而這一念無明的起點就是苦業惑中的惑
,把苦視為苦與把樂視為樂的惑,是建立日後業與苦鎖鍊的最先起點,因為你一定
是一開始先非常確定了某種信念與直覺後,才會發展成為現在這個有著各種人生觀
與價值觀的你,也造就了你獨特的快樂與哀愁。

而現在有機會透過逆向工程讓你了解你是怎麼成為你的,那麼真正快樂的方程式不
 是就更容易尋得
了嗎?
  

這個公案,值得大家一起深入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