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應該都有類似的經驗


在一個嚴肅的場合,突然發現一件很好笑的事,告訴自己說愈不能笑
,但就會愈想笑,尤其因為場合太嚴肅了,更覺得實在太好笑了。


本來一件事如果不被禁止,單純去做還不會有罪惡感,奇怪的是愈是
去做被禁止的事,除了有一點罪惡感以外,更會覺得興奮與刺激,似
乎正是因為被限制,才更感覺到突破限制的自由。


結婚就像是一座圍城,還沒結婚的人對結婚有無盡的想像,於是想趕
快進去,而結婚後的人發現想像一一破滅,每個人都很想跳脫出來。

人年輕的時候身體健壯,血氣方剛,初生之犢不畏虎,許多年輕人或
壯年人都宣稱要理性、改革、都有大敵當前毫無畏懼的雄心壯志,慷
慨的情緒讓他們願意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而當他們老去,開始
發現事物之間的相對性後,開始變得圓融,無可無不可,身體與大腦
 無法負
擔理性所需要的計算資源,便開始棄理性而歸依信仰了。

而現在正在寫這些人格分析文章的我,儘管明明知道理性之道是光明
正大,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是誠實無欺,知之謂知之,不知謂不知的
,但其實另一面我也很清楚,理性建構在感性的基礎下,大腦最有智
慧的皮質層建構在象徵本能的爬蟲腦之上,人類最有力量最能振奮人

心的還是集體無意識中最感性的部份,於是我明白,我推崇理性,但
也知道理性的力量其實還相當脆弱。

正因為潛意識的力量其實最為龐大,表層意識必需透過各種自我說服
與自我暗示的過程,馴服那難以控制的本能,而理性就是那條馭馬索
,只是不小心就斷掉了。


人的內在一直是意識與潛意識不斷拉扯、協調的過程,有時候人們還
因此對這樣的狀態產生依戀,於是這就構成了所謂的「痛苦之身」,
很多人之所以設定目標之後,又發現自己實際上內在的各種人格都在
扯自己的後腳,便是人的內在劇場有這種自我否定自我毀滅的悲情性
格,當然,有時是各種人格的興趣太多,分散了其中一個人格對目標
的心力投注,不過不管如何,我們都很確定,人會依戀矛盾人格的對
立,跟我們喜歡看故事產生懸念、衝突、意外、驚喜一樣,我們內在
也非常喜歡上演同樣的戲碼。


要停止這種自我矛盾的戲碼嗎?


其實我知道,你也知道。


沒那麼容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