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強迫自已每天至少寫下一篇文章,因為每日不間斷從事某一件事
日積月累,就會在心裡面刻下愈來愈深的印記。

這個印記的深度,便是我等魂靈的深度,從此以後面對事物的
角度與觀點,都會有這個印記背後的影子。

人生有許多困難與挑戰,每一種障礙的形式或許不同,但都是
一面反射我們個人精神總體戰力的一面鏡子,因此所謂的智者
面對考驗總是帶有一點緊張但又雀躍而興奮的,因為他在完整
面臨一件事的流程後,又知道自己又重新認識了自已一次。

真正要學的是這個啊!!

研究所這個人生階段我們可以把它看得很沒深度,可以宣稱它只是
一種人們追求外在肯定、拿到某種學歷資格証明的形式而已。也可
以把它看得很重要,是一個透過這樣一系列老師、同學、論文、研
究方法論、知識論、學術文化的磨合與訓練,使我們可以更深入的
看到,我們內在本來自已看不到的那些東西。

在下如在上、在裡如在外,雖然版主已經畢業,也不在研究所的場
域有一段日子,但如同前述,一件事的意義並不在於它外表看來的
樣子與形式,而是我們怎麼看它、怎麼認知它、怎麼見微知著,由
單一觀點的折射,全像式的反應出自身之總體生命。

因此與其說我們在研究什麼,不如說我們怎麼透過研究在了解我們
自已。

「一生懸命」日本人發明的這個成語在形容人們如何專注於一件事
上相當傳神,沒有錯,當我們將生命總體意志灌注於單一目標上,所
散發出來的能量,所帶給我們的悸動,所可以再重新讓我們再見到自
已靈魂切面的,會帶給我們最多(也最省時)。而我們的生命一旦到達
了某種深度,其實我們會知道,本質已經過量變造成質變,我們不再
是從前的那個自已了。

說起來每個不同的研究生在屬於自已獨特的研究所,其所經歷的生命
經驗都是不同的,就連同一間研究室的同學,也可能對自已同處的這個
環境有南轅北轍的看法與體認,更何況是其他學校、科系、領域等天差
地別的研究樣態。

有人會向版主反應說:「我們研究所並不像你所描述的那麼悲慘哦,可是
很悠哉哩」,以此來立論現在大學研究所的素質江河日下;有的人則
覺得:「比起我們研究室,你所說的也還好而已」,現像在每個人眼中自
然產生不同的體驗,唯一相同的是,對於都正在努力面對自已生命的人,
這些不同的遭遇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從正面與反面角度,對我們作不同
面向的提醒而已。

而也因此,關鍵不在於當前的研究環境究竟是怎麼樣,是每天過得混吃
等死、還是被折磨得不成人樣,而在於我們到底有沒有敏感的覺察到,
我們正在經歷什麼、反應出我們的什麼、讓我們看到自已一直重覆而
不斷重演的什麼?感受到突破而開展新機的什麼?一直在改變的是什麼?
不變的是什麼?。

被動的自已遇到了主動的它,會自動感覺到外在的強勢壓迫嗎?

自卑的自已遇到了陌生的它,是先反應到自已應該要表現出什麼以使人
肯定嗎?

一心追求欲求事物的自已,是不是都沒有專心在聽別人說話,只是透過
對話讓自已把想說的話再對別人強調一遍?。

連話也說不清楚的自已,是不是會發現,是自已的思維也很混亂的關係?

沒有對與錯,只是去覺察,覺察的愈多,學到的就愈多。

弱勢的研究生遇到強勢的教授,除了忍讓與反抗以外,還能夠再作些什
麼?有沒有極致的把境界提升到自已所能做到或想到的總體意志層次,
失敗了會是如何?成功了又會是如何?會改變什麼?其實不變的還是什麼?

學到的是知識?還是研究方法?做事態度?人際手腕?建構自已的價值體系?
終於搞清楚自已?決定人生方向?技能與專長?

沒有對與錯,只是去覺察。

還是老話一句

「智慧不在經驗的豊富,而在於對經驗領悟的程度」

從最嚴格的哲學分析角度看來,在學與就業、理論與實務、質化與量化、
學術界與企業界,對於我們的人生,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一則是不管
你在什麼環境,你一生的時間就只能分配給那樣數量的人、事、物,二則
是要追求深度某方面就勢必要捨棄廣度,錯以為形式的改變,自已就跟著
會改變的人,並沒有看到真正的自已。

悠閒的公務員與務實的上班族、創意工作者與領死薪水的人,總是厭倦自
已的工作而想跳槽到對方的陣營,結果到頭來才發現,每一行都有屬於它
自已的瓶頸需要克服。

很滿意原先工作的人,才適合跳槽,此話聽來怪異,卻實有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