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學會複製人格的工程也是很不錯的一個進路,諾貝爾獎得
主大部份都是近親繁殖,例如什麼芝加哥學派、法蘭克福學派啦,都有其理路可循
,一方面應該是優秀的人在一起會有所謂的群聚效應,可以互相刺激出更卓越的頭
腦,另一方面在大師旁邊學習,可以立即複製大師成功的秘訣,自然也不會差大師
太遠,退一萬步來說,能夠知道大師卡在什麼瓶頸而沒有進展,這種觀察本身就是
一個很有用的洞見了。
「徒弟準備好了,師父就會出現」這是指徒弟己經有做好學習的態度與學習技術,
觀察力更己經磨練的一針見血,一樣的老師為什麼會教出不一樣的學生,很大一部
份在於每個學生觀察力與學習前的準備一開始就有了雲泥之別。
今天版主與一位業界的老闆聊天,說是聊天其實是在挖寶,如果能夠將對方幾十年
來的心得與經驗歷練吸收過來,那麼對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而言,等於是縮
短了好幾年自己摸索的時間,不過問題也在於此,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人,如何向
一個己經懂很多的人請教、學習與模仿,其實有它極大的難度,畢竟學習的階層有
一定的程序,盈科才能後進,第一個洞填滿水才有機會填滿第二個洞,從技術員到
課長、從課長到廠長都是要親自坐到那個位置,才能體會那個位置會有的心境,一
個小伙子如何憑空得到最高階管理之心法,抓到重點、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抄捷
徑,以使吸收對方豊富經驗如何成為可能,並同時考量不同人格使用同一套行為模
式所可能造成的拮抗效應,便成了今天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好萊塢的演員常常在拍完一部片後,發現自己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才有辦法轉
換回自己的人格,由於劇情需要,他們必需平日就不斷揣模劇中人物所面臨的境遇
,在什麼樣的人格基礎上會有什麼樣的情感表現,演到後來,他們居然發現自己已
經與劇中人物融為一體,快樂他們的快樂、也悲傷他們的悲傷,演鬼片的演到想自
殺,演同志片的演到真的開始喜歡同性、演悲情片的會莫明其妙就憂鬱起來,而演
員最大的快樂其實也就在於此,因為唯有演員,才有機會以同一個身體、逼真的體
驗不同的人生。
「我坐過經濟部將近次長級的位置、也做過三千人公司規模的執行長、一手與同事
打造台灣的跨行提款系統、執行過國家最早規畫的數位內容計畫,企管的五大領域
-產、銷、人、發、財、還有MIS系統,從最小的職員到最大的管理階層我都幹過,
這不是只懂一些理論就專靠嘴巴吃飯的,這一路走來,我絕對是自我要求到絕對的
踏實。」
我本來想,他是不是在唬爛啊?,畢竟短短的一席話,我們實在無從探出對方的虛實
,話總是先說先贏,反正証偽與否,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有鑑於此,我試探性的問了
幾個內行人才知道的問題,沒想到他居然都回答的相當「精準」,我開始覺得這傢伙
不簡單,而且其實這先生一開始很低調,感覺像工友一樣,但在深入的交談後,才發
現原來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他剛才還自己推手推車去送貨耶…)
一個人要了解企管的六大領域,且每項都專精到pro級的程度,實在令人有點匪夷
所思,會計、管理與資管這三種專業,一般而言可以說是三種不同的人格特質在從事
的,在這個社會上,一個人可以很懂一個專業就很嚇人了,更何況還是同時精通多
種,後來我發現他的臉色紅潤、氣色奇佳,才有點可以理解這種可能性,他說他
的身體一直保養的很好,一天可以工作十六個小時以上,因此別人花三天才學得起
來的東西,他一天就解決了(蕭湘居士說的沒錯,命理學-健康、智慧與個性,健康
真的是決定命運的第一要件)。
後來他開始屁他以前當預官時的豊功偉業,說的是曲折離奇、如歷其境,對我而言
我觀察的重點不在於他說了什麼事情,因為這些我也無法求証,而在他對一件發生
在自己身上的事,如何具體、逼真、豊富、詳實並搭配生動的表情下呈現出來,一
個人說法是否清楚、有序、嚴謹、一針見血、內容詳實、其實就己經反應出這個人
基本的記憶力、智商與反應能力了。
因此從這點來看,他成功的基礎至少建立在健康的身體與還算優秀的記憶力上(有一
種說法是說,其實記憶力是反應健康的一種指標,或許也真是如此。)
不過讓我驚訝的其實不在這裡,而在於他的領導統御魄力。
「我曾經被一家上市公司的總經理找去當特助,位階相當於經理,而且是空降的,
有一次我還沒搞清楚狀況,就被他找去開他們公司的內部會議,總經理先對以下
的員工說了幾句話:「我旁邊這位是某某先生,他以後就是大家的經理,我先走了
,接下來的會議由他主持」,然後總經理就出去了,留下我和一群不認識的員工
大眼瞪小眼。」
「這公司由於是一間大公司,所以科層組織系統很嚴密,也就是說,每個主管都
必需是真材實料,才有機會坐到今天能夠一起與總經理開會的這個位置,其中一
名主管就直接問我說:「這位先生,請問你懂我們公司的產品嗎?」哇,開始有人挑
戰我了…」
「我說:「我不需要懂,今天開會三小時,剛總經理用了二十分鐘,我給你們五分鐘
問我問題,接著十分鐘休息,十分鐘過後,每個人把你們自已的業務職掌與工作範
圍在三分鐘內向我報告清楚,說不清楚的,或是對我還有什麼質疑的,不用多說
馬上--給我「滾出去!! 」不要再留在這個房間」」
「我一說完,他們臉都綠了,馬上離開位置去準備要向我報告的資料,我需要懂什
麼產品嗎,我是管人又不是管產品的。」
此時版主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你只給他們五分鐘問你問題,明明五分鐘就不夠
二個人發問啊?」(這不是在裝肖維嗎?)
「我故意的,我的目的不在回答,而且我也沒有意務回答他們的問題,畢竟我是
他們的主管,沒有必要向他們解釋我為何有資格吧?,而且我故意講的那麼兇,就
是要讓他們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已能不能符合我的要求,而不是我要怎麼說才能讓他
們肯定這個空降的主管是否有實力,你知道我的意思嗎?,而且這群人可以爬到這
些位置,智力與經驗都有一定的水準,當下只有使用震攝力,才是解決有下級向上
級質疑與挑戰最好的方式。」
他是這樣笑笑的告訴我,不過剛才在模擬演出的時候,表情還真的蠻嚇人的,版主
覺得一個人並不是兇不兇來決定一個人的領導魄力,而是他能否在該「演出」什麼
情緒的時候,就能得體而且適份的表現出來,說起來憤怒的情緒並不是職場領導的
萬靈丹,但是在菩薩垂眉而下屬無動於衷時,能夠金剛怒目而起震攝之功,其實是
很不容易的---重點還在於----他生氣完自已不會有後坐反應。
也就是說,他並不是真的動怒,卻可以展現出動怒才能表現的威勢,這種情緒管理
己經是相當可怕了,一個人生氣沒有什麼了不起,生完氣不會後悔、沒有遺憾、也
沒有副作用,還能使整個團隊產生向心力才是了不起。
而且重點在於,並不是每個人生氣都會有人鳥的,沒有某種實力、人格特質、威嚴
、道德高度、表現能力,與氣氛的控制掌握,「適時適份的表現憤怒,並如實的讓
對方感受到我們生氣的源由、力道與合理性」可以說是一般人幾乎難以作到的功夫。
沒有某種實力與自信作後盾,憤怒也是沒有用的。
後來我都一直試著向他問出培養出這樣人格特質的背後原因,例如:
一個人一天工作十六小時,天天加班不加薪、不作休閒娛樂如何成為可能?,不斷學
習而不考慮學習的邊際效用是為何?背後的欲望與動力是什麼?
這樣的人格特質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練就的,或是耳濡目染的?有家世或是基因的因
素嗎?還是某種不服輸的報復心態?
而這樣的人格特質如果不搭配一定的天資、記憶力、與健康的身體,會有這樣的綜效
嗎?少了其中幾樣又會發展成什麼樣的人呢?
後來某方面証實了我的預估,他確實是一名世家子弟,只是家族因故沒茖,因此促
成了他追求成功的旺盛意志,而在親戚皆為醫師、律師、會計師、建築師等等的熏
陶之下,也潛移默化了他的行事作風、完美主義、工作效能與品格操守。
看來環境真的影響也是很大,怎麼辦,我們即不是生長在世家,也沒有這樣的養成環境
。
而且別人的人格也不是我們說要套用就能套用的,每個人的人格都有其穩定的均勢,
優點是如同一體兩面的雙面刃,同時夾雜著美麗與哀愁,如何使複製對方人格能擇優
汰劣、取精用宏,又是另一個問題。
我們因為演而像,又因為像而召喚了某種本質,而這種本質會自己吸引它可以作用的位
階,也自然促成了這個位階所能享受的福利。
二十年前,這個還沒成功的人,己經有了的是什麼?使其成為二十年後的他
經濟學中,物品的價值與其說是建立在供應與需求,還不如說是建立在人們對這物品所
相信之價值的多寡與程度,世界經濟的運作,建立在我們對未來的「信心」與「希望」
上面。
模擬何以成為可能,便也雷同於此虛實的作用之間…向未來的完美自我預支人格,實
在是有理論依據的。
- Apr 07 Mon 2008 22:21
演誰不只會像誰,還會真的變成誰!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