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矯枉過正」是一個蠻有意境的成語,原來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為了改
正自己的缺失,卻用力過度,反而使得情況變得愈來愈糟、每況愈下。

不過如果站在讓自己脫胎換骨的角度來看,「非過正不足以矯枉」,不
盡全力的去做與自身原先習慣完全相反的事,就沒辦法真正達到「革故
鼎新」的效果,套句經濟學的術語便是「破壞性創造」,不將原先習慣
的優點有魄力的放棄,就無法改變原先習慣所引發的缺失,人要承受痛
苦容易,拒絕快樂比較難,而盡全力的往原先習慣相反的路走,正有一
種完全蒙著頭、不東張西望而破釜沉舟的豪邁,是一種不錯的獨頭暴衝
思路。

說起來人在這個世界上很像被鎖在玻璃窗的蒼蠅,因為根本看不出那道
無形的限制與出路在哪裡,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的亂飛,以不照原
先路徑的多點嘗試,才能從TRIAL AND ERROR的負向修正回饋中快速
找到出路。而刻意做與自已原先習慣相反的行動,正有這種亂槍打鳥、
摸石過河的效果。

學習語言時很關鍵的一個作為便是大量閱讀,因為大量與快速的閱讀,可
以快速建立一個人在面對完全陌生的事物時,一種多重觀點與切入方向的
進路。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作自已習慣相反的事呢?,主要在於,人常常搞不清楚
到底是先有動機才作了什麼事?,還是因為莫明其妙做了什麼事,才發現
自已好像有這方面的動機,就如如果我們不是真正站在對立陣營的角度來
思考事情,我們永遠也只是猜想對方的心態,然後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台階
,然後繼續堅持自己一意孤行的偏見,或許可以這麼說,若不作完全逆轉
的革命性改變,新生的契機很快就會被自身的歷史糾結與人格傾向再度吞
噬。

一個想要超凡入聖的後學,都有必要大死大活,才可能破解掉原先自身
人格所帶來的思考傾向,每個人面臨新的學習機會與挑戰時,都是以自
身己經俱有的思考「基模」來同化後來的「遭遇」「認識」與「學習」
,因此前後兩者融合的結果,常常是「失真」的,因為思考與觀點建立
在先,遭遇與學習成立在後,後者受到前者的染污(在學習心理學中可稱
之為順向抑制),怎可能作到「真實的認識與遍照」呢?

而且人很白爛的一點是,如果有兩個邏輯一樣嚴謹、姿態一樣美妙的理
論,人常常會覺得比較晚學到的比較先學到的高明,一方面是後者較晚
接觸所以比較新鮮、一方面則是船到橋頭自然直、故事到尾較美好比較
合乎美妙劇情的架構,人有一種將自身人生故事化,起承轉合結構化的
潛在傾向,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改變宗教信仰的人,常會覺得改了比較好
,而這究竟是他們真正比較教義而得來的,還是純粹只是因接觸順序不
同而造成的錯覺,有必要好好深思。

人類的思考辨証模式一直是所謂的正、反、合,也即當一個人面臨明顯
對立的正反面境遇之後,才比較能中肯的歸納出更進步、更有創見與
更有啟發的寶貴心得。而如果面臨的情況對比並不強烈,便容易在錯
誤的認知與環境中得到錯誤的教訓,乍看之下表面是歷經滄桑、大死大
活,實際上卻是一成不變、固執自我,他所謂的成長,也只是一種自
HIGH而己。

許多前人喜歡告訴後人所謂的「教訓」,但「教訓」這兩個字有時很可
疑,例如說一個人在某段時期被別人欺騙,因此他得到的「教訓」是-
「人如果不精明一點,或是沒有防衛心,那麼一定還會不斷被人欺侮」
,但學到「教訓」一定會比較好嗎?,他無法確認與保証以後遇到的都
是會欺侮別人的人,此人容易因此前車之鑑而事先擺出防衛態度,最後
反而使人有敬而遠之、不真誠、世故、勢利、過於算計的感覺。

而人如果在某方面不將原先的優勢先擱下,會讓優勢強化缺點,最後導
致最大的優點形成了最大的缺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於是乎自己成
為了自己最大的敵人。

因此所謂的破壞性創造,並非為最後想要獲得的某個結果而作,而是
為了調整自己的思考與意志所作的,就如一個人如果為了減肥而強迫自
己運動,那麼最後通常是無疾而終的,因為他是為了結果,而結果短期
不容易明顯,但若此人將重心擺在「改變與反轉」自身往常習慣的實驗
上,並享受考驗自我意志的過程時,那可以發展的著力點與力道又大不
相同了。

改變自然是痛苦的,但煩惱即菩提、樂向苦中求,求樂者常常在眾裡尋
她千百度後發現索然無味,而求苦者反會在理性預期的心態下,求苦卻
又了不可得,所謂苦樂本是心情起伏產生的落差,「太快樂」是一件很
恐佈的事,因為我們常常不知道,接著它後面跟過來的,是什麼可怕的
東西?。

自身若是問題的始作俑者,要解決問題的話,自然不該問它一丘之貉、
臭氣相投的朋友,而是直接找它的火爆對手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