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經為了寫這部落格,作了一些功課,去看了「學術這條路」這本書,書是一名曾當
過哈佛大學的校長寫的,他將進入學術界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做了一些總結與歸納,
讓有志於學術這條路的人,有所依規與心理準備。

他大概提到的學術障礙與問題如下(其實跟台灣目前的狀況也有點像):

1、目前大學的經費逐年遞減,教育單位的補助愈來愈少,不再像以往可以有動輒
千萬的補助,理工科還好,較為冷僻的學門,經費更是抓襟見肘,因此要投入
比較不是那麼實用性、產業價值高的學科,真的要做好安貧樂道的心理準備。

2、研究生涯的規劃,通常有志學術或要讀博士班的人,希望將來可以在大學謀取
教職的佔一半以上,而目前大學也面臨退休教授少而新進教授多的問題,教職
的缺額在愈來愈少的情況下,爭取到教職的機率相對降低許多,但若成為研究助
理又有必須與專案計劃同進退的問題,如果能夠與自己的老闆相處愉快,倒也是
不錯的工作,但一直做研究助理終究非長久之道,如何在研究助理期間累積自己
的學術能量,便是需要長期的經營與規劃。

3、研究與教學孰重的問題,大學的責任在教育,但大學給教授的責任卻是希望教授
有研究成果,如投稿國際期刊的成積等等,同時又希望其能給予大學生或研究生充
份的教導,不過在教學上的評量指標卻沒有相對的配套,造成教學效能較好的教
授,往往比不上重研究取向而輕視教學的教授,慢慢的養成教授重研究而不重
教學的奇怪現像,對學生而言是受教權受到剝奪,對教授而言則是業務太多,只
好擇一門深入,也因此常造成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認知落差。而這樣權責不清、名
不副實的現像,極容易造成大家都想腳踏兩條船,或是諉過塞責的理由,例如當
被檢討教學成效時,就會以用心研究作為理由,但當被檢討研究成果時,又開始
以教學佔了太多時間為藉口,對學生而言,教到什麼程度的教學才叫教學?讓學生
自己摸索碰壁歷經萬苦才給予解答算是教學呢?還是沿襲大學生的教育模式,
說一動,作一動才是教學呢?其中的拿捏與指標何在?什麼都不管與訓練學生自己解
決問題的能力看起來都一樣,如何分辨呢?

4、學術與就業導向的問題-許多剛進入大學研究所的研究生可能都有一個問題,就是
自己論文的研究進路,究竟是以就業為導向呢?還是以長遠的學術目標為論文方向呢,
當自己設定為就業導向時,可能就會開始懷疑學術性的研究方法,因為他們可能會
認為,如果是就業導向的論文,著重的當然就是實際問題的解決流程,而非經過繁
瑣統計流程,但其投入效能比卻極不划算的學術研究方法論。也就是說,實用導向
的目的在求善,而非求「真」,但卻常常因為被要求嚴謹求「真」而影響到本來可
以主要希求的「善」,而大部份的研究所也沒有針對學術導向的學生與就業導向的
學生作分流處理,以致常常有學術志向的學生被指導以就業導向的方法論,而就業
導向的學生卻被要求學術導向的方法論,導致師生雙方的相處不愉快與效能的降低
。(這其實是簡化的說法,但大部份發生的學術糾紛都不離雙方起始認知的落差)

5、使用經費的問題,買材料,買設備,都會涉及到金錢的出入,在這個過程中極容易
產生是否犯法的灰色地帶,例如常常有教授被爆料濫用作業費,或找人頭等等,然而
從制度面來看,目前教育單位的經費領用核銷制度也確實容易讓教授陷入法律陷阱
,本來為了防弊的會計制度,慢慢成為了影響作業效率與大量排擠研究能量與時間的
負面因素。

先寫到這裡,日後再補充,因為我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