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做「所謂的知識份子」,看完之後,還真的覺得,有時
對自己的知識自視甚高的後果,就是會變成書中所描述的那副德性。

這書的引言相當經典,摘錄如下:
「在我的經驗裡,除了說謊成癖以外,最忘恩負義,最難應付的病人,就是
知識份子---心理學家 榮格」

老實說,我還相當能同意這樣的說法,當然,這不是指我們反智,而是知識份子
非常容易陷入自己以理論建構的抽像神奇世界,而離開真實的世界愈來愈遠…

裡面提到的例子還相當驚人,例如愛彌兒的作者盧梭,認為自己生來是為了愛,
一面鼓吹兒童教育,卻一面把五個親生孩子送入棄嬰收容所。他可能是認為,
為了愛他所謂的大多數「人類」因此可以忽略自己所認知的少部份「具體」的
「個人」,一個人能愛抽象的「人類」卻不能愛離自己身旁最近的「個人」算是
真的懂「愛」的真諦嗎?

詩人雪萊的愛像火焰 ,但其在性關係上的混亂,卻讓人瞠忽其後,托爾斯泰喜
歡談博愛,卻把自己的家庭帶入萬劫不復的境地,當然,書裡面還有其他的例子
讓人看了觸目驚心,因此還是點到為止,以免將大家的道德標準拉低,以為反正
大家都在亂搞,自己亂搞也沒關係,可以犯「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


看看現在檯面上的媒體人物或政治人物,也常常如此,可以談「國家」的未來
談的擲地有聲,但對自己家裡下個月的房租問題,卻交給另一半去耽心,可以談
反毒,拍禁煙廣告,下片場之後,還能躲在家裡吸大麻…

其實說到這裡我就覺得自己也有這種傾向,常常以為自己說到了,就以為自己做到了
例如我現在可以清高的在這邊號召大家要重視道德、我便覺得我己經完成我對人世的
責任,等一下出門亂丟一下垃圾也沒有關係,因為我談理論影響的人多嘛,功德比較
大嘛!其他犯一點小錯有啥關係?,不只我如此,我發現許多知識份子都有這種與世界
嚴重脫節的毛病…

例如有的教授在出版的著作上面,內容都寫得很懇切、很動人,說我們要為國家的教育
儘一份心力,我們耽憂未來台灣兒童的道德發展等等,但離開了這些抽象的陳述後,
一樣還是一分鐘幾十萬上下,沒有耐心去認真了解學生的想法或意見,也可能自己變得
市儈自已都不曉得,自己本身作了與自己文章完全相反的事,我覺得他們當然不是故意
的,但是常常因為認知的偏癈與前述道德的補償效應,而讓自己的私德更見敗壞。

一個人如果救了十個人,但殺了一個人,可以因此不用被懲罰嗎?

當然不行,救人是一回事,殺人又是另一回事,不管救了多少人,殺了一個人還是要償命
因為如果這樣就可以相抵,那莫明其妙被砍的人,作何感想?

另外知識份子容易犯的問題就是驕傲,當他自認自己為知識份子的時候,他就無意中感覺
自己高人一等,於是也愈來愈聽不見別人說的話了,你以為你在和他對話嗎?不,他其實只
是透過你,在聽他自己心裡面的話,從頭到尾,他是一直都在自言自語的。

知識份子另一個壞習慣就是喜歡開口閉口就是專業術語,「啊你普通的話是不會說了哦!!」
內容就內容就要說文本,說明就說明就要說成是詮釋,中文可以說政治,就要用英文說
ideology意識型態」好像多加了一個術語,就可以比較容易解決問題,資料庫說成database
就比較不會當機…

此外過於重視效率而顯得冷漠,過於重視結果而不擇手段,為了表現自已的英雄情操
而將事情戲劇化,為了強調「對方長遠的未來」而作了一些讓現在的旁人覺得莫明其
妙的事?…
「因為愛你所以要離開你,就是所謂的知識份子常說的話」…

看了愈多書,就愈發現不同學門的術語,跑到另一個學門後,就會變成另一個名字,身份也
跟著水漲船高,就像本來是一顆大石頭,跑到博物館就會變成「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的公
共藝術。而針對人類基本的問題,還是沒有提出更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類如果太快搞懂一些事,這世界會不得太平,於是派出知識份子,讓大家
有事做,想到頭破掉,世界才會稍微平安一些。


不然你真的認為,世界真的需要這麼多理論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