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知世如夢無所求,
    無所求心普空寂; 
    還似夢中隨夢境,

    成就河沙夢功德。---宋 王安石」

話說王安石的這首詩寫得真好,很難想像這詩是一位剛正不阿,致力變法的
宋朝宰相所寫。

其實這算是一首佛詩,因為出現了功德這兩個關鍵字,不過我在想,如果王安
石真認為一切如夢幻泡影,是否還會堅持變法,建立一個穩固不變的制度呢?

於是到這裡我們似乎可以看出,古代的官員非常擅長做人格的切換,如果朝廷
重視他,他就重視儒家,願意七死報君恩,而如果朝廷不重視他,他就學老莊
思想,回歸田園過無為的生活,或是潛修佛理,求取內心究極的平安。

我有種感覺,似乎儒道釋三個學派,剛好適合三個人生階段,或許也可以說
適合三種人格模型。

年輕人血氣方剛,重視正義真理與可以感受到的實際物質層面,故會對儒家
重視現實的觀點比較認同。

中年人開始有一些閱歷,知道了有些事情無法強求,也更清楚自已與他人的
極限所在,因此慢慢從使命必達轉型成為隨遇而安。

到了老年,開始反省並檢討自己一生,也開始思考起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的問
題,而佛家有提供一系列生前死後的理論論述,因此可以符合這個階段的人
生觀。

有的人是一出生就是某種風格的思考了,有的人則是混種派,有時這樣有時
那樣,還有的人是隨時切換派,看情況不對或使用某種思路感覺不爽快,就
變換另一種論調,久而久之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會出現各種不一樣的變形理
論,因此我們有時候聽一個人說他是某個宗教或某個主義的信徒時,不可全
信,因為師父可能教的內容是一樣,但從徒弟的耳朵裡卻會聽到不同的內容。


一般來說,儒家或西方哲學很重視邏輯推理,法家從文字之間的關係來審判
論斷,因此也比較重視明確、量化、平衡、計算。

而道家與佛家相對的比較談空靈的心性,例如佛家的理論起點在這個能三世
輪迴且可成佛作鬼的心識,而心識是主觀難以定義計量的,故通常我們說佛

理玄虛深奧無法輕易領悟。

道家脫軌於老莊,後來又揉合了一些道教思想,有著「神仙」的風格,後來
也融入了五術中的易經思想,太極兩儀的互動可說是變化多端,有時稍微不
注意變陰長陽消豬羊變色,因此道家也不喜歡把事情講得太明確,於是使用
的語言其實也是比較不精確的,例如吉兇、禍福、命運、機緣、感應,等等
,我感覺東方人的思考系統比較不那麼的計量化,是top-down的整體觀,西
 方人則相反
,是從微觀慢慢累積至宏觀的bottom-up思想。

而當你深入這兩種典範思考的世界後,你會發現你確實很難評定何者較優,
似乎在某種領域適合東方式思考,在另一種領域則適合西方式思考。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不管你投入某個人生志向或領域,不管你是否正在建
立你的人生大方向與目標,都會受到這兩種典範不斷的衝擊與刺激,某種
程度上每個人並不是真的了解才相信某個系統,而比較是先下了賭注才開

 始相信,是先相信了再去想說找什麼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相信。


有兩種賭注,一種是下好離手就不可反悔,對方也不讓你反悔的賭注
,另一種是可以反悔,對方也歡迎你反悔的賭注,認清楚這兩者的異同
,你會比較明智的知道該選擇哪種賭注。

或許可以說,到底是封閉式的賭注還是開放式的賭注。

例如入教比較像是封閉式的賭注,而入學則是開放式的賭注

前幾天我與朋友討論到到底一個人該自修還是共修的問題。我覺得如果
一個人還沒確定自已想做什麼的時候應該先自修把自已真正的想法弄清
楚,之後再共修才會有力而持久,而朋友認為透過共修才比較能了解自
己,人要透過別人來使自己成長。

其實我們也知道,這種問題是沒有答案的,因為不同的選擇背後會遇到
不同的變數,不同的變數會組合成不同的結果組合,前面的有限變數跟
 後面的結果常常已經沒有因果關係,只剩下那個感覺有前因後果而且自

己會照過程來編造內在故事邏輯的人。

後來我歸納出一些結論

「如果我知道你也知道,那麼這件事我們就一起來做吧」
「如果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那麼我們就尊重彼此的選擇吧,不要試圖說服對方」
「如果我不知道你知道,那請你表現出你知道的風範讓我信服,我就會服從並信仰你的知道 」

「如果我知道你不知道,你卻假裝自已比我知道而拿不出什麼讓我有感覺的東西,那麼
   我應該不會承認你的知道。」

而問題也在於我們常常不能判斷出到底現在雙方處於什麼狀況,有時是大家都不知道,有時
是我知你不知,有時相反,這等於是一種在不同時間點下的有機組合,這種組合變化很難明
確,但又不能不要求明確。


於是我們才說,我們很難真正搞懂一件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我們雖然不能真正的搞懂一件事,但所有可以搞懂一件事的方法與原則,我
們都應該去嚐試,知識無盡,人生有限,於是重點不應在知的結果,而在求知
 的過程與素養,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知道自已進步了,知道自已在自已有

限而獨特的人生經驗中,至少做到了前後一致與內在一致的這個基本要求


「結果成敗勝負如何其實有很多種角度可以詮釋,但自己內在的判準,自已前後對比
   自身的成長與感動,只有自己最清楚,這才是一個人真正知道的事,而其實你也知
   道,除非對方是你,對方不可能知道你的知道」

能不能說服別人我們不知道,但至少要能真誠的說服自己,我認為,這才是求
知的基礎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