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看了命運規劃局這部電影,我發現這與目前靈魂學研究的觀察多有吻合,命運
 這東西聽起來
實在是很玄,但就跟信仰宗教的人一樣,有將近六成的人是相信有命運
存在的。


不過你一旦問這些相信的人說:「那請問命運是怎麼在你身上運作的?」,大部份的人
都回答不出來,就跟時間這個現像一樣,當你問的愈深入,就會覺得愈詭異,
「你不問的時候我好像知道,你一問我就不知道了」。

這也跟「直覺」這東西很像,直覺就是這樣,來了就是來了,你硬去解釋它為什麼來
,反而愈分析愈不像「直覺」,最後的問題就變成,直覺就是比分析還準怎麼辦?。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歸因理論,稱之為基本歸因謬誤與內外控歸因謬誤

基本歸因謬誤是指,如果他人表現不好,一般人通常都會認為是這個人本身的問題
,而不是外界導致的問題,例如同學考試不好,我們會直覺想到是他不用功,而不會
認為是他因為前天感冒,沒辦法讀書。

而內外控歸因謬誤則是,如果一個人成功,通常會把原因歸為自己,但如果一個人失
敗,就比較會把原因推給外界。

我們從這種人類的心理現像為基礎來看待人們怎麼認知命運這件事,就會發現居然是
大部的吻合,於是通常愈有能力有成就的人會比較相信人定勝天、操之在我,至少七
 成是靠努力,而遭遇比較悲慘的或沒有能力的人,比較會傾向為有某種外力導致自己
 的遭遇悲
慘。(後者這種想法比較合乎心理衛生,至少怪別人比怪自己好受嘛)

不過我覺得這樣看事情還是把命運這件事想的太單純,因為其實有許多變數要加進來
 一起共
變、考量,才會持平有理,也比較能解釋大部份的現像。

況且命運這個形容詞還是會變形的,它其實有多重意義與詮釋空間在裡面。

科學進展到這個時代,其實並沒有定於一尊,反而隨著許多矛盾現像與不同典範理論
的產生,而愈來愈模糊難辨了。

量子力學等高等物理的科學理論講的愈來愈像「玄學」,宗教教主宣傳教義時卻反而愈來
 愈像「科學」。

這就是這個時代很奇怪的地方

如果從靈魂學的角度來看

有的人曾經是投胎過好幾次的老靈魂,這樣的存在會被前世影響,因此對於這個人就比
較會產生所謂的「命運」,也就是「命運」或「業力」在他身上作用的效果比較大。

有的人則是這輩子才來投胎的菜鳥,那麼對於世界而言他是新鮮人,他單純靠自己而不
 被「某
種特定外力」因素影響的可能性就小,而純粹機率或運氣的成份,就不在我們這
所定
義的「命運」裡面。

此時老靈魂會覺得奇怪,怎麼自己老是發生一些在別人身上不會發生的事,讓他開始懷
疑到底是不是有命運這回事,而新靈魂就一直覺得這個世界很「正常」,那些相信「命
運」的人一定是腦袋不知哪裡出問題了。

就以是否有鬼神這件事來說。

「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敬鬼神而遠之」,不相信有鬼神的人會說,這代表孔子不相
信有鬼神,但相信有的人卻認為剛好相反,這反而証明了孔子相信有鬼神,只是不建議人
 們去親近衪們。


以孔子那麼熱愛易經的角度看來,孔子應該是相信有鬼神的,也因此他很重視祭祀,而且
他也很務實,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 ,
他不會一口咬定這世上沒有鬼神,但也
 不認為人應該重視鬼神勝於應該有的人倫道德。


而且或許他的態度確實比較正確,因為目前靈魂學的資料也歸納出來,大部份的鬼神腦袋
沒有活人那麼靈光,問他們一些事情很可能弄巧成拙的機率比較大。(好像是掛了之後大腦
皮質層弱化,或是記憶體被壓縮導致想法不靈光,也或許是鬼神就是死掉的人變的,人格
與智商不平均,修行境界不一致,其實都很正常)

而且命運這東西也可能不是「外來」的,而是「內建」的。

就算是兄弟姐妹,出生的稟性、智商還有個性都大不相同,心理學家認為一個嬰兒三個月
大,其實就已經有它個人特殊的氣質,而這種氣質正是影響它一生際遇的最重要關鍵,就
如同富爸爸裡的一個案例:「將富人與貧人的財產全部剝奪讓其重新再來,二十年後,原
來的富人還會是富人,而原來的貧人也一樣會是貧人」,當命運已經「內建」在個性當中
,那才實在是恐佈而陰魂不散啊。

所以「了凡四訓」中所謂「行善」能改變命運之說,可能就有透過「行善」改變「個性」
最後影響「命運」的邏輯合理性存在。

假設一個人甲前輩子害了一個人乙,另外還有二個新鮮人丙與丁,此時會有各種狀況

● 乙很計較,乙來報仇
●乙不計較,乙不報仇
●甲自己很計較,所以潛意識讓自己「不好過」,形成「個性」創造「命運」
●甲自己不在乎,繼續我行我素,於是也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丙傷害了甲,但丙與甲沒有什麼前世的關係
●丁被乙傷害,因為乙搞錯人了

世界的實相或許就是這樣,所有複雜的可能組合都存在,因此如果以量化的數據來看這些事件,
最後都會得到不痛不癢的「折衷」「理性」答案,可是當事人自己的「直覺」與「經驗」就不一
 樣了,他們 
覺得好像真的有什麼力量在影響,只是自己實在也說不出什麼所以然來。

而且這裡還有「義命」分立的問題

●做好事不一定會得好報,但是對的事所以我會去做
●有可能做對的事反而下場更不好,例如救了車禍受傷的人反而被告。

理性的人會將做對的事跟是不是有好報這件事分開來看。

但這是理論說與理想化的說法

但在實務界呢?

理論界是理法情

但實務界卻很可能是情理法

我們的法與理與別人常常不同,反而「情」是大同小異

「伸手不打笑臉人,有恩報恩仇報仇」---只因為我們是「人」



而既然就連「鬼神」的世界也出現一種「人治」與「法治」視狀況優劣而「適用」時,
那狀況就更複雜了。

因此一個人可以宣稱自己是秀才很聰明,天下無敵,但遇到兵時,根本就不能以秀才的
邏輯來適應與「兵」「實務」上相處的環境。



說到這裡,我好像變成了權變理論者,相不相信命運這件事到底對一個人好與不好,也
真的就是這種「視情況」而定的現像哩。

有人因為相信命運而給自己莫名的信心,使他更努力,請問他是該相信好還是不信好??
 
有的人因為不相信命運而完全靠自己,但他的能力就是普通,他少了一種「額外」的信心
,那這個人是不是應該要去相信比較好?。

有的人能力好、運氣好且又相信命運,那這種「相信自己是好人所以被某種力量照顧」,
對一個人的心理來說,其實是很有撫慰效用的。

有的人能力好,際遇好且不相信命運,那麼他只能保証自己目前己知的資源獲得保証,未
知的「風險」、「變數」就沒辦法獲得「某種保証」,那這個人必需心思很單純,不做過
 度對未來的想像,就能保持一種「相信未來能一直好下去」的「安全衡定感」

(正因為相信的好處比較多,所以信的人比較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當「相信命運」是一種資源,那我想就不妨為我所用,而在某種情況
下,相信命運這件事反而障礙自己進德修業的境界提升時,也就可以選擇不去相信了。

認真探究起來其實更複雜,有的人是「相信」的,但以為自己不相信,有的人則是不相信卻
以為自己相信,這就如同我們知道圓周率是3.14159一樣,我們根本連自己相信了什麼,
 也搞不太清楚。

 

結果信與不信,是一種判斷,也是一種決策。 



而且有時候就是這樣,我們所討論的,或許不是我們真正想討論清楚的,就讓它保持在適當的模
糊,對自己比較好。

 
  (因此最聰明的決策,就是相信那同時符合情理法的,也就是追求那同時符合真善美的,副作用
最小,綜效最大,這個結論或許大家會覺得很跳躍,但聰明如大家,仔細想想,一定會明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