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早上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知道自已在做夢,一個人一旦有了在夢裡自由的能力
,自然會想辦法在夢裡找樂子。

於是我當然是先建構一個舒適的場景,再把自己放到這個場景裡「感受」

不過有時候很奇怪,那就是感受與自己建構之夢境會出現不協調的情形。

就是------條件都有了,但我們還是要等「感覺」來。

大腦負責建構場景還要另外分心來產生夢中小我的感受,實在是辛苦它了。

這或許跟我昨天看的一本奇書有關。


話說昨天我看了一本書頗為震憾,老實說能夠讓我覺得震憾的書已經不多,這
 算是一本異類又別具隻眼的書,作者是研究靈魂學多年且本身是社會記者出身
 的張開基先生,他在最近的力作「輪迴是一場騙局」道出了
很多我一直懷疑但
不是很敢確定的觀點。

當然,其中一些觀點我不見得同意,不過蠻多見解頗能讓人有對想像的靈魂世
 界重新定義的感覺。

大致上的重點如下:

● 六道輪迴的觀點有歷史斧鑿的痕跡,印度神話一開始只有三生四道,最後不
  知怎麼的變成六道。
 
●輪迴的現像雖然是存在的,從觀落陰的大量資料可以証明,但是並不是所有
 人都會落入輪迴,全世界只有大約六分之一的人,也就是東亞國家的人佔多數
  會「參與」輪迴。

● 愈相信輪迴觀念的人愈容易進入輪迴,不相信輪迴但為惡或嗜欲過深的人也
   容易參與輪迴(可能是仇人不讓此人脫離系統,而將此人一起拉進來。)

●不相信輪迴觀點但是是好人的人「比較」不會參與輪迴,但似乎會進入另一種
  模式,只是遊戲規則不太一樣。

●輪迴的觀念雖然有賞善罰惡或讓大家風水輪流轉的「公平表相」,但實際上並
  不是那麼的「公平」,因此作者建議不見得要那麼相信。

●信念會創造實相,本來輪迴的現像在三千年前應該是不存在的,但隨著靈界的
  靈魂愈來愈多(因為死人愈來愈多嘛),靈界似乎慢慢建構一個共同的文化現像,
  這套輪迴系統可能就是慢慢發展出來的,跟人類的行政體系一樣。

● 因此,輪迴既然是後天的一種發展模式,不應該視其為絕對真理,否則這個指令
   將使得靈魂不得自由。

●沒有輪迴不代表沒有善惡的裁決,這是兩回事,而且真正的善惡也不是輪迴觀點
  的「善惡」,從理性的角度來看,輪迴的善惡有點不合邏輯,因為業力果報債務
  的計算太過詭異,怎麼算都似乎還不完,每個人好像背後都是一堆冤親債主,這
  不符合常態人性法則。

●有些宗教會利用「輪迴業報」、「冤親債主」的觀念來「催眠」「制約」信徒,使
   信徒進入自己的「信念場」而壯大自己的勢力(可能靈界也需要人手吧?)
,這是一
   個理性的現代人要思量並注意的。

作者以多年社會記者身份大量採訪台灣各地通靈人士,他發現通靈人士雖然有神通,
 但知識水準與道德水平不一定比一般人高,而且常常在成名之後就變質,因此他認
 為最後人還是要迴歸理性,相信世界上有一股善的力量,但不見得要透過某種宗教
 或靈修體系才能獲得救贖,尤其是這些「高靈」有時還是來路不明的時候。

接下來是他發現的一些與靈魂學相關的腦神經科學推論。

●人類與動物不同的地方在於人類唯一俱備且不斷發展活化大腦皮質層,而這皮質層
  決定了人類「靈魂永生」的關鍵,因為這個皮質層的功能使人類俱備虛擬實境的想
  像力,同時能意識到自己「存在」,而這種意識到自己存在的能力可以建構出所謂
  的「意生身」,這個意生身沒有意外的話,是不會消滅的。(當然,這事必需要「永
  遠」 來証實,因此等於是無法証實,但人們相信自己永生自然會比較快樂)

●人的靈魂本來就是永生,因此不需要透過什麼宗教來讓自已永生,作者認為宗教有時
  就像是顧問,也就是那個把你的手錶拿來看一下,告訴你現在幾點之後,再跟你收
  錢的人。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有一些感概,感概的是宗教界其實很多好人,但很少會對自己的教
義作檢討與訂正,尤其許多觀念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讓許多有信仰的人信得很辛苦,
 焉不詳或沿習成規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方太多,這都讓信徒很無所適從。



尼采曾經提過一個永劫回歸的概念,意思是說,既然時間是無盡的,一定有機會重新
再來一次,因此我們不需要耽心太多,反正我們永遠有無限次的機會,只是可能間隔
的時間長了一些。

我倒是這樣想,如果未來無盡,其實也就代表過去無盡,那麼過去的意識體與智慧文明,
不見得比現在所發展出來的意識低落,因此我們或許應該大膽的推估,樂園與淨土早就
在前人的世界完成,「我們」「現在」的「此時此刻」,其實都俱備「驗收一切」與
「君臨豐盛」的姿態與資格。

綜上所述,我的結論是,我們人類應該大膽的去想像最正面美好的結果,不讓似是而非
的怪異指令制約我們,努力讓我們的美好想像透過實踐成為事實,這一代沒辦法完成的
下一代去完成,這一次犯下的錯誤 ,下次儘量別再犯,如此前仆後繼,總有一天能完成
 ,而
正是我們之所以為人,存在最大的意義。


還是老話一句

應然終究會勝過實然,成為未來的理所當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