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這一個章節非常重要,因為我將說明現代人是怎麼被集體兼自我暗示而
開始對自己這個生存的世界產生某種自認「千真萬確」的「預設概念」。

首先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張圖,這是目前現代人對這個世界的「主流觀點」,在這裡
我要說明的是,這個世界觀「沒有對與錯」,它是「中性」的,但人們會被這種「約
定俗成」的「世界觀」給制約,最後把自己困死在這座「世界概念之牆」裡面。

真正束縛你的,一直都不是來自外在的限制與逼迫,換個角度來說,這一切都是你自
願接受這些限制與逼迫的,為什麼呢? 我們接下來細說分明。



這張「概念之牆」基本上也是科學界的「主流觀點」,可稱之為一種原子邏輯實証論
,科學家們先研究「部份」,再觀察「部份」如何與「部份」互動及整合,接著演算
模擬或推估更多「集合」產生的現像。據以產生可以應用的「工具」與「理論」與
「數據」。

因此人們的基本對世界的理解會照著夸克、中子、原子、分子、細胞、器官、身體、
家庭、國家、世界、宇宙等由小而大的順序,思考自己在整個結構裡的定位與競爭策
略。

知道這種觀點會有以下好處:

●知道自己是細胞與器官組成,所以會注意空氣、陽光的攝取,注重睡眠時間與器
  官裡血液流動的關係,會去了解自己身體在整個生物界裡的位置與其特殊的照料
  方式。

●知道心情好壞跟身體裡的多巴胺、腎上腺素、荷爾蒙等相關,也因此懂得採取運動
  、吃藥或刺激腺素分泌的方式來讓自己心情平衡。

●知道「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因而研究出各種經濟學的理論,導引並分配人
 們的各種欲望與需求,使得大家「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互取所需、供需平
 衡。

●知道「部份」與「部份」會有「族群間演化」與「族群內演化」的關係,因此設計
  出各種政治架構,讓這些「部份」可以在一個「儘量」公開公平的遊戲架構下公平
  競爭,實現自己的「理想」。

其實這個「主流」的世界建構概念之
牆,跟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是相符合
的,我們看下面這個圖就知道了。



不過我們看了以上這兩張圖,可能會產生一種預設觀點,那就是---一定要從底部
建構起來,沒有下層就沒有上層。

例如:

「飽暖思淫欲、饑寒起盜心」

「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人如果可以當神仙,沒有人要當畜生」

「一切的幸福必定要建立在物質基礎上」

「因為物質需求是「必需的」,因此資源不足也是必然的,要解決資源分配問題
   的最好方法就是「競爭」或「戰爭」。

「這個世界是零和的,你的得到就是我的失去」

「幸福是要一步一步來,層層建構的,一定要先有「什麼」,才能「有什麼」」

但是這樣的世界觀可能會造成以下的「直覺預設」,反而會限制我們的「想像力」

一定要先「財務自由」,才能有放心過好生活的「安全感」

一定要有如同靈魂伴侶般的情人,才叫做過「感情生活」

一定要「身體健康」,才能「感覺幸福」

一定要「五子登科」,才能「讓人看得起」

今年一定要「考上律師」,參加同學會才會覺得「有面子」

一定要「作生意」,才會「成功」

愈多愈好,愈多愈滿足

我們的「幸福」,一定要取得「別人」的承認

------------------------------------------------------------------------------------------

●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雖然在靈性界被譽為將靈性成長等自我實現拉高到
最高位階的理論,但還是有人發現,人類的滿足特性不會這麼「照流程來」
很多人是先滿足高階後才回頭滿足低階。

(吸引力法則的「是、做、有」流程就是先自我滿足「心靈的「高階」」,
才「共振」「吸引」出「物質的「低階」」

如果從榮格的夢分析來看,人的本質比較像是一種「夢境多元混合情緒認知
意識團」為了適應「現實世界」而將自己「邏輯化」「概念化」「故事化」
「順序化」「語言化」「標籤化」的「存在意識流」。

因此我認為,不照順序來也是合理的。

邏輯原子論是一種還算合理的見解,但還是有所不足。

● 「整體大於部份之總合」, 由下而上的bottom--up,模式,容易陷入見樹不
見林的偏見中。  

●雖然部份是了解整體的基礎,然而整體同時也決定了了解部份的可能。
 (正如同拼圖完成後,我們才會知道每塊拼圖的意義)



在比較各種理論之後,我們會發現理論有以下的特性

● 理論是不可能完備的,除了看的人不同會看出不同結論以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
  看也會看出不同的東西。(數學界出現「不完備定理」,科學界出現「測不準定理」,哲學界
  出現「邏輯悖論」,都在在証明了理論的不可完備性與多向詮釋性)

●「真實」的理論,不見得比「虛假」的理論有用,正如莫非定律所說的,愚笨的方法如果有
   用,就不是「愚笨」的方法。(
真作假時假亦真 無為有處有還無)

● 諮商心理學家發現,患者寧願追求內心認為的「真實」,也不願意讓自己「快樂」,諷
   刺的是,這些患者認為的「真實」,其實並不真實。

●理論被語言的線性邏輯所制約,而且理論的定義與分析都還需要其他的理論、說明與現像
  來解釋及支撐,於是我們到最後其實只是知道了「定義」與「定義」之間互相指涉的關係
  ,至於這個理論的本質到底是否存在,從頭到尾都沒有人明白。

●人們利用「理論」來「買空賣空」,利用「希望」來說故事,利用「財富」來自我感覺良好
  利用「物質」來建構「心理安全」,利用「連動債衍生金融性商品」來到處吸金。 而這一切
  的本質都是「空」

●有的人表面上「處處說空」,但想要享受時則是「處處談有」,因此物質與心靈有一種相互
  決定的關係,純心靈的思考不容易有高度幸福感,而充滿物質卻沒有同步的心靈也一樣感到
  空虛; 無意義。

●你嘴巴說相信或不相信,跟你內在是否真的相信或不相信,往往是兩回事。

因此在這裡要說的是-----我們都「不由自主」的,「約定俗成」的,被「社會父母師長朋友
他人書藉」灌輸了各種「既定觀點」,這個既定觀點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模式、行動還有
生活態度,也決定我們的命運,因此要「還原」我們還沒被「暗示」前的「真實面目」
,讓各位同學有機會「重新建構」自己,就是我寫這些文章最重要的意義。

麻煩的是,通常被暗示的時間愈久,解除暗示的時間也沒辦法太短。

於是我們要儘量找到各種方法來縮短「解構」的時間,於是我也只好透過各種「理論」、
「強力偏見」,來重新動搖你的「心本」,你太活在你自己的安逸世界了,你不接受一些
震憾教育是不會走出你原來的舒適圈的。

你的舒適圈,正是限制你一直走不出來的牢寵啊。

很多道理大家只是「表面」知道,內心並沒有真正知道,真正「知道」的人,就會「同時做到
」,有時根本只要真正「知道」就夠了,也不需要真的去「做到」來試圖証明什麼。

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讀再多書都沒用,他們只是把別人的東西硬塞到自己的腦袋,真的遇
到問題,懂「太多」的人只會有一種反應:「這麼多種方法,我該選擇哪一種?」

正如同不會虛心反省的人,說再多道歉也都沒用,我們必需從心的本質來思考這些問題。


現在請各位坐在電腦上看這篇文章的同學或網友、讀者,做捬地挺身十下。

我是說真的,請你現在就做


做完之後,請留言告訴我,為什麼我要你這麼做,這一點對你的人生很重要,請務必遵守


在下課之前,貼一張佛教的世界生成緣起理論圖給大家看,請將感想與作完捬地挺身的心得
一併在這個部落格下留言,我會為您一一解釋。


行動的人有福了,一起參與就是一起改變的開始


(※註解: 引自宣化上人楞嚴經開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