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人在自己的心中會設定一個絕對要達成的成就標準,我們可以把這種性格稱之為成就導向人格
成就導向的人格往往會在自己的內心中裝上一顆限定成就時間的時鐘。
有在內在裝這種時鐘的人通常比較有耐心與毅力去完成目的,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這個人都會時
時看到心中的這顆時鐘,然後咬著牙根,拼過去。
我發現這種時鐘有的人身上有裝,有的人沒裝,通常有裝的人會過得比較積極,做事情比較有明確的
目標,很專注而且很投入,這種人的眼睛會一直盯著目標,不太有時間與心情去分心在無關緊要的事
物上。
這種人是很幸福的,因為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整個世界是由他主動去挑戰征服,而不是被動的
等著命運來摧殘。
我很慶幸自已身上也有裝一顆這樣的時鐘。
但我到底是什麼時候知道要裝的呢?? 仔細回想起來,好像是在專科三年級時,去圖書館看完梁實秋
編訂共一百二十本的「世界偉人傳記全集」的那個當下。
看完這些偉人傳記,心中會油然生起一種「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的雄心壯志
你會很清楚的看到一種人格典範與道標,不斷的催促提醒你
「快趕上來啊,時間不等人啊」
於是那個時候對一種「自我充實,不斷進步」的感覺上了癮
有裝跟沒裝差很多,當一個人在心中裝上這顆成就導向時鐘後,無形中就會有一種力量,要求你
、逼迫你、鼓勵你、慫恿你,一定要達到目標才可以,就算在無力失志、睡眠、偷懶、散漫
的時候,總是會自然而然的意識到這顆內在的成就時鐘正在一步一步的走著。
童話故事中潘朵拉的寶盒中,從人類手中最後沒有逃逸的寶物就是「希望」
同樣的,人類身為一種不斷望著未來的「為己存有」,裝上這顆內在成就時鐘後,會更有熱情、
更有活力、更能面對種種困難與挑戰。
一直有一種感覺,當有一項煩人的計畫或任務等待自己完成時,有心理準備跟沒心理準備下
做起來的感覺差很多。
有準備有規畫有事先預想的工作,到後來不知怎麼的總是可以迎刃而解。
而那在計畫之外突如其來的業務,總是會做得荒腔走板、零零落落,是一種對自己的折騰與折磨。
而當我們思考到如何建置這顆內在成就時鐘時,就很自然的回頭檢視自己的格局、涵養、氣
度與佈局是否都一一作過調校與設定。
「目標先確立,方法自然來」
有關心自己的志向,有好好去設定這種內在方程式的人,會在無意之中找到所有可以幫你達成目
標的工具與知識,然後自然而然、順水而流般自動化的達成當初設定的偉業宏圖。
這麼好的東西,真誠推薦大家趕快也去裝一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