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篇是人格屬性中非常重要的一篇,因此我在這裡作重點強調
自信實在是太重要的東西,但以我的觀察,很多人明明條件不錯,但因為對自己有一種無來由的自卑,而
大大限制了自己的成就與未來發展空間。
自卑這個問題到底有多重要呢?
看看阿德勒這個心理學家的地位有多高就知道了。
他是二十世紀的三大心理學家其中的一位
阿德勒心理學又被稱之為自卑心理學,因為他發現人的一生中大部份心理問題的根源,
都來自於沒有自信,而且他也提出了很多論據來證明自信與否對一個人到底有多重要。
以下列出沒有自信會造成的各種問題。
●歐巴馬會因為自卑自己是黑人而不敢參選美國總統(事實証明黑人也可以把總統幹得很好)
●殘障人士會因為自卑肢體不全而不敢追求自己的姻緣(也有人特別喜歡殘障人士的好心腸)
●研究生會因為自卑論文品質而不敢向指導教授要求論文口試(明明就作得不錯了,只因為吹毛求疵是永無止盡的)
●男性因為自卑自以為的條件差而不敢追求喜歡的女生(說不定人家女生在意的根本不是這一點)
●上班族因為自卑而不敢向公司要求符合自身條件的薪水(既然你不敢要,我當然就省下來)
●女性同胞因為不習慣強勢而讓玻璃天花板阻礙自己的升遷(覺得升遷對其他人不公平那我就把位置留給別人囉)
●學歷低的人因為自卑而總是莫明的尊敬拿到高學位的人(笨蛋也能拿到學位,只要他的指導老師也是笨蛋就可以了)
●沒有錢的男朋友會因自卑而不敢跟女方的父母見面(結果對方的父母也帛自己的學位低而感到自卑,自卑兩相抵銷)
●演講的人因為怕觀眾聽不懂而在上台的時候說不出話來(不過太有實力的發言,台下的觀眾也聽不懂)
●韓國人因為不想被看不起而在球場上不斷架拐子(歷史上一直被鄰國侵略與騷擾的國家,心理產生不自覺的防衛過當燥狂症)
●日本因為不想被中國超越而鼓吹中國威脅論(200年前的大國朝貢意識又重新上身了)
●長得醜的人因為自卑而覺得自己是沒有用的人(演藝圈裡面,長得醜的丑角活得比較久,笑話也比較好笑)
●因為沒有自信所以需要算命師來告訴自己人生的方向(其實算命師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
●因為對自己的夢想沒有自信所以去做無奈為人作嫁的工作(相信一件事後,小心你會自己去証實它)
●因為對自己能力沒自信所以不敢要求更好的生活(其實能力與生活好壞沒什麼必然相關,反而能力愈差
才懂得讓自已如何最輕鬆)
我自己也發現自己有嚴重的自卑問題,於是我自問,為什麼我會允許自卑來侵蝕自己的心靈呢?
後來我發現,自卑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防衛機轉,有它的獨特功用人們才願意保留它。
雖然易經說:「謙受益、滿招損」,不過面試的時候你最好還那麼謙虛啦
因此問題就會變成,我們如何讓自己了解自卑是對自己沒有用的,才能真正的擺脫它
看了愈多書,我愈來愈發現書其實也是一種限制人們思考更靈活的嚴重制約
或許應該這麼說,如果看得書太少,就會被書給制約,而一旦看書到一定的量,量變產生質變後
,就會看到各種知識間的背後脈絡,開始發現每本書表面上的偏見是怎麼因為某種共通
原理的分歧而被作者不小心製造出來的。
我們看了某些自己也不是很懂的人寫的書,然後照著這些有偏見的鳥方法執行,結果
當然是差強人意。
很多人會埋怨自己為什麼沒辦法把別人的智慧吸收進來,但實際明明是作者寫得太
差而不是我們的理解力有問題。
「一個人知道別人的智慧愈多,自己的主見就愈來愈少」蒙田的這句話深得我心
在NLP神經語言程式中,要激勵一個人或改變一個人原先對一件事的看法,會大量使用「視角
變換」的技術,例如假設當事者因為事情沒作好,所以很怕第二天上班面對自己的老闆,那麼
就可以請當事者想像出不同的視角,去解構老闆這個所謂「可怕人物」的本質。
●老闆只是一種角色,如果我不上班,老闆就不是我老闆
●老闆也有老闆的困擾,不是只有我有困擾
●老闆的老爸是怎麼看老闆這個人的呢?
●反正這次表現的差,下次他才不會對我期望太高,因此我就坦然面對自己的無能
●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面對老闆,很多人跟我一起分擔責任與壓力
●因為老闆給我壓力,我才會認真工作,不然懶散工作實在也很累
●如果老闆不給我壓力,我就會胡思亂想,結果我可能找到一個更可怕的壓力
●老闆就是因為太矮才會對我這個高個子這麼看不起,算了,原諒他吧
●老闆小時候一定受到什麼虐待,才會發展出這種人格,跟瘋子計較我就也是瘋子了
●如果老闆是對的,我被教訓也是應該的,如果老闆不是對的,我會容許我的內心被教訓到嗎?
一個人切換視角的能力愈強,角度愈多,人生就愈自在
我為什麼要列出這麼多人格屬性,就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這些莫明其妙鑲嵌在大家身上的框架
為了解決自卑問題,我發現了一種不對稱自卑抵銷法
請聽聽我的推理,我自已研究久了都覺得超有道理的
●每個人都有優點與缺點,比較基礎是無法量化的(有標準才有所謂的高低,而定義人是沒有標準的)
●時間對每個人是公平的,因此愛因斯坦為了將時間用來算數學,就沒時間記清楚回家的路
●生理條件對每個人也是公平的,富有的人一樣也要睡八小時才會睡得飽。
●條件愈好的人,機會成本愈大,例如讀到博士學位只能選特定技術工作心理才不會覺得難受,
結果也就因此喪失創業的良機。
●生意好,人會忙到病倒,生意不好,店會倒
●大企業家為了維持人脈要花時間應酬於是沒有時間享受賺來的錢,流浪漢沒有人脈,所以有的
是時間享受自己的心靈(前提當然是安貧樂道)。
●統計發現,最能享受別墅生活的其實是僕人,因為別墅雖然都是她們在掃但游泳池也是都她們
在用,老闆太忙了,假日才會來。
●不容易得到的,失去了也就更痛苦
●當你對你的長相自卑時,其實對方也對她的狐臭煩惱
●誤以為自己自卑的當下才是自卑,只要假裝有自信久了就真的有自信
●就算條件很好只要一自卑起來,對方就會覺得你的條件沒那麼好
●人在不同時期欣賞的東西不一樣,天天吃大餐偶而也是想吃小吃
●每個人想交換的東西不一樣
●每個人都會死
另外我發現一個神奇的現像,那就是不管一個人再怎麼優秀,就是會在某一點覺得自已自卑
,這也是我為什麼會提倡「怪人心理學」的理論基礎,每個人心中住著一個怪人,因此出現怪的
審美觀、偏見、不可思議陰謀論實在是不足為奇,反而還讓這個世界更豊富了。
因此從怪人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世上沒有條件好壞,只有怪異性格之間是否互相「頻率感應」
的問題。
「老闆,那傢伙長得長醜,要錄取他嗎?」
「我認為長得醜的通常都很有實力,主要是他讓我想到我爸爸」(看來老闆你也一樣醜啊)
例如
●柯賜海與台塑林志玲的郎才女貌
●諾基亞手機做到輸給宏達電
●歐盟要跟中國借錢
●陳小春說自己交不到女朋友,台灣卻有很多女生喜歡她
●周杰倫的眼睛其實很小,不過只要有才華眼睛就變大了
●周董唱的歌華人自己也聽不懂,於是可以造成國際大流行
●七分也可以上大學
●●你覺得自已的家世不好配不上對方,對方則在煩惱自己的爸爸曾經殺過人
●人的生活空間是自己選的,再怎麼差就是會遇到比你更差的人。
●妳覺得單眼皮不好看,結果外國帥哥最喜歡這種中國風。
●你覺得自己太幼稚,結果對方剛好是喜歡小孩的正太控
●沒有實力沒關係,找一個分辦不清實力差別的老闆就可以
●實力這種東西是沒辦法定義的
最後我要說
在這個時間,這個地點,這個銀河系的這個地球,這個國家的這個城市的這個房間
,都只有一個獨特的你。
而沒有你就沒有我,沒有無能就顯不出有能,只要有落差就有一種自動會歸向平衡的位能。
沒智慧的人看到落差
有智慧的人看到位能
套句科學家最常用的一句話
沒有任何有說服力的數據或統計資料表示出,世界上有其他任何一個人經過証明是
比你還優秀的。
--------------------------------------------------------------------------------------------------------------------------------
最近有網友問說我對人格的分類是否有做系統性的整理
既然有人問了,我就來說說我治學的方法
基本上我會把所有關於人格的學說與書藉都讀過一遍,因此從命理學、星座、發展生心理學、心理
學、靈魂學、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政治學、哲學等相關資料我基本上都會先研究一番。
因此我敢說我在這裡說的每句話都是有所本。
接著我會採取類似紮根理論的研究方法,從這些搜集到的資料中去做排列、分類、分析,以俯視的角
度平等看待這些人格類別之間的關係,不先以預設的觀點作價值評斷,純粹以實用角度來一一解構這
些資料,再以更超越的整合性觀點將彼此的歧異統合起來。
如果我提出的看法不能被人們真切的應用在生活中,那我其實沒什麼想研究分析的欲望。
我覺得我是徹底的實用主義者,我認為徹底的實用主義不叫做勢利,反而「大用即本體」
當然,也一定會有一些無法統合的資料,通常每一個分類元件如果與多個其他的分類元件有高度相
關,那麼我覺得它的重要程度就必需加權,例如一個人的自信與否對家族人格、環境人格、主被動
人格都有重大影響,那麼自信這個人格類別就會是需要重點探討的類別。
另外我也會採取多點定位法來找出最中肯的解釋,也即是說當某種解釋在不同領域都解釋得通時,
就等於是這個解釋有了多種面向共同支撐起來的強力結構,我們自然比較能說服自己說這是對的。
對了,我對語言與形容詞的使用也很彈性,想怎麼用就怎麼用,不會特別去使用專業學術名詞,
因為正是有些學術名詞太專業太機械太邏輯原子化,才造成人們無法了解真相。
心的關鍵奧妙處總是無法以文字細膩的捕捉到
而且有時候細膩的文字反而會使一種符應於此現像的感覺定調
造成更長更久的誤解
質此之故
我會把文字打散了又重組,把理論說通了再反駁
這又稱之為「遮撥」,如同中神通周伯通的雙手自搏,在不斷的自我肯定與否定之下
我們細膩幽微的內心會知道
什麼才是可信的
粗糙浮潛的概念偏見
會不見
而那種說不清楚為什麼的正見確信
會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