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傳說中,每個人都有自已來到這個世上的使命與任務,一旦完成了
,就是諸事已立、所辦皆成,可以沒有遺憾的離開這個人世。

如果能像佛教界公認的高僧--廣欽老和尚,帥氣的說一句「沒來,沒去
沒怠志(沒事情)」就安祥離世,那就更帥了。

天命論這問題有點棘手,因為說一定有不太對,說沒有也不太對。

或許這就是文字與語言的極限,很多觀念實在不容易表達。

不過,能夠硬是將那不易表達的表達出來,才正是所以為文的核心
精神。


◇天命實有?

從行為主義的角度來看,來這個世界體驗的靈魂,必需在體驗刺激
之後才會知道自已有什麼反應?需要什麼以及喜歡什麼,因此天命可
能是後天才發展出來的,不見得先天生下來就有。

而有人為什麼會發展出某方面的天命,也跟此人的先前因緣有關,某
方面來說,這個人為了完成前世與他人的愛怨情仇之完結,必需透過
某種媒介與工作方式來解銷這些業債,是故不排除與此人的前世有關。

只是說業債感覺又太沉重,一個使命若被說成是欠債還錢,就整個
沒有美感了,因此一個人透過某種屬於自己獨特的風格來使大家感
到幸福,應該才是天命論較好的解答。


◇內在時鐘
一旦一個人覺得自己有某種使命或任務需要完成時,內在的時鐘就
啟動了,有的人先天就比別人有更高的「成就導向」,不達到某種自
己要求的標準,絕對不會放棄,這種心理素質,某方面等於一開始就
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而這種心理素質會時時盯著這個人,完成自已
心中的理想與目標,才願意休息。

不過這個內在時鐘也是有負作用的,因為有目標有時限去完成事情的
這種心理框架,會使得一個人容易感到焦盧,而愈來愈將事情劃分的
過份細密而導致見樹不見林。

◇無形框架
天命某方面是因為從小被環境塑造的人格所造就出來的,這種無形的
框架造就了此人的人格,而因為人格養成的過程,本人一定不會明白
自己是怎麼被養成的,因此極難被自己發現而真正反省,加上每個人
都不想跳出從小就很適應的舒適圈、演化也迫使一個人不斷重覆執行
自己相對於別人最擅長也最精熟的策略,於是這個無形的思考框架就
更穩定了。


◇預設前提
框架背後其實是一連串的人格傾向與偏見,而偏見的來源即是預設前
提,所思所想的基礎是一些根深蒂固但又沒有確實根據的觀念,一旦
一直沒有做發現與質疑自己內在這種預設前提的努力,偏見的人格
不會發現自己已經有偏見,而且絕對自我感覺良好,就算感覺不好
活的不快樂,也要堅持自己是對的。

◇上善若水
要看到自己的偏見很難,因此有必要先軟化自己原先的人格,有的人
是將自已的思想與人格全部打破重新再建立,有的人則是不再對任何
的事物起分別心,當一個人認知所有的一切,都是對自己最好的安排
,不對任何事物作分別與批判,讓事物自己說話,不硬將自己的預
設立場強加在外在事物上面,此時我們會說,他已經準備好面對自己
了、看到自己了。

◇向後追索
完成自己的天命看起來是以現在為基礎,透過某種面向未來的努力去
取得某種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使命,但實際上卻是一道在前進的過程中
不斷後退解開以往生命歷程心結的旅程,它一邊在解決迎面而來的問題
,一邊在解銷自身人格從小到大的心結,是因為曾經生命歷程的缺乏,
才使得由這樣的一個自已完成「天命」成為必然,否則世上哪有一定需
要我們幫忙的人,我們真正要拯救的雷恩大兵,其實是我們自己。


◇動態變化
生涯的變化是一個動態演進的過程,我們所以為的那個目標,大部份
是為了安慰現在的自己,因為當我們真的實現了現在的目標,接下來
還要做什麼,反而又成為一個大問題,而分段解決問題當然也不能說不
好,只是會讓人覺得格局太小,而且重要的問題分好幾段來解決,其
實也很沒有效能,能看到生涯目標隨著生命歷程而動態變化的規律
,有助於我們証定彈性而格局宏大的天命實踐策略。


◇多向証成
人不一定是要完成自已的欲望才叫做完成事情,有時候讓欲望消失而
中斷追求,也同樣算是完成使命,世界是多元真實,是否完成使命
也是多元真實的各自表述,自己透過各種方式讓自己不再有所遺憾,
那就是最好的方式,若以為一定要以什麼形式才能完成自己的天命,
那無非把人生看得像一場電影了,人生未必一定需要像戲劇一樣,演
出那千篇一律的戲碼,畢竟每個人都不一樣,所謂的好東西如果不適
合自己,就不是好東西。

◇自我解銷
火柴點燃了火,燒了起來,最後把自己也燒掉了。

那個什麼都不剩下的自己,反而在同一時間佈滿了整個宇宙,於是
乎,與天地合而為一,構成了最完美的終結。

沒來、沒去、沒怠志

於是這個人,不再提出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