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能力聽起來很不起眼,但是你一旦掌握到這種
能力,所有困難的事情到最後都可以迎刃而解,到底是什
麼能力這麼微妙又這麼神通廣大呢?
那就是--分別門類的能力。分門別類的能力就是把問題
切割再分段解決與排除的能力,一個人就算天資不足,在
時間與耐性的蘊釀之下,一樣能透過這種努力敷化出甜美
的果實。
我們無法解決問題常常不是我們手上的資源不足,而是我
們把資源投入在錯誤的方向,而我們一旦將問題的範疇與
特性定義清楚,其實要解決就不是那麼困難了。
舉例而言:當我們遇到口委針對我們一個論證的拮問,或
是寫作一個有說服力的論文,要如何回答研究問題能一語
中的?怎麼寫文章結構完整順暢,怎麼引經據典才有說服
力,怎麼使文章的氣勢有高潮起伏?怎麼透過語言藝術的
美學讓讀者更容易接受我們的說法?
此時我們只要懂得分類的藝術,就可以讓腦中渾沌一片的
立體靈感,漸進化成井井有條的線性邏輯推論了。
例如我們將文章的段落粗分成起、承、轉、合四個類別,
如此就把問題切割成四個單元,文章的書寫方式與轉折的
輪廓就慢慢清晰了。
或者是我們將一個大問題透過分類後切割成多個小問題
1問題不重要而急迫的部份是什麼?
2問題重要但急迫的部份是什麼?
3問題重要且急迫的部份是什麼?
4不重要而急迫的事是不是常常排擠到重要但不急迫的事?
問題有使思考愈來愈具體的能力,而且能使我們的想
法愈來愈明確並指向行動。
接著我們依問題的性質,將主題切割成
體-本質與結構 這篇文章的宗旨是什麼
相-形式 這篇文章適合的表現方式是?
用-功能 這篇文章可以發揮的作用是?
我們發現我們因為分類又找到正確的問題
而問到正確的問題就出現解決問題的方向與著力點了。
而這還只是這個主題的物質外顯客觀層面,為了使解決問
題的面向更完整,我們再以五個分類來解析出其結構
最常用也最完整的分類關鍵字是
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碰到什麼人?
事--人與人之間互動產生的變數怎麼控制?
時--在什麼樣的時間點最有效用?
地--在什麼地方最能發揮效果?
物--還需要什麼輔助的工具嗎?
我們把人事時地物與體相用的分類再整合起來,就會變成
體-結構
相-形式
能-功能
用-應用
理-理論面
事-實務面
時-時間變數
空-空間變數
有人會問,那類別可以分成三種,五種,八種,那為什麼
就不是十種、十三種、十八種呢?
我說,當然可以啊,如果分成那麼多種你記得住的話
人的短期記憶只能記住七的正負二個項目,分類若無法配
合人的記憶,那分類的意義也就沒有了
而且分類的標準要看我們是解決什麼問題而定,並沒有強
制性的說一定要怎麼分類, 不過我們在分類的過程中也要
注意分類的標準:
●類別與類別之間有互斥性--也即每個類別下的子項目
不可重覆。
●每個分類類別都有其代表性--分化出來的類別是有一
定子類別的數量與品質在支持的,否則就是無用的分類。
●類別的總合俱備完整性--所有分類的集合必需能完整
含概此領域的所有項目而不得有例外與遺漏。
●類別與類別之間必需有同階性,例如動物與植物為同一位
階,若將動物類的子項目狗與植物類放在同一位階,將使
分類系統混亂不堪,沒有標準。
只是凡事總有例外,有些事物難以定義且硬是分類會影響
我們對事物本質的判斷,因此較無法分類或較模糊的項目
我們會放在雜項或其他裡面以方便管理。
分類某方面決定了我們處理問題的方式與風格,因此我們
有必要再分辦分類的程序。
◇上位層級分類--為了快速處理問題,先將大問題粗略分
割為中問題,有時間再慢慢將中問題切割為小問題再分段解
決,透過分析、比對、計算、排序這是一種演繹法的分類
(我覺得用來解決短期急迫問題時這個比較好用)
◇下位層級分類-類似紮根理論,找出所有的子項目後,透
過搜集、篩選、分類、流派、系統化,歸納子項門共有的屬
性與層級,再一一建構其中類別與大類別的總類,這是一種
歸納法的分類。(有時間從長計議或要求比較嚴謹時這種比
較好用)
布林代數也是分類技術的一種,它幫我們從資料中找出類別
中的交集、聯集與差集,使我們更快找到我們要的資料
別小看分類的智慧啊,知道怎麼分類,快速分類,你就成
為了知識管理最佳應用達人,這可幫助你的
想像力--因為你要想怎麼分類嘛
記憶力--因為分類後你要存檔嘛
創造力--因為分類會衍生問題嘛
知識建構能力--因為分類可以使知識形成系統嘛
問題解決能力-將問題分段切割再殲滅,蠶食鯨吞兩相宜
最後還要再補充一點
那就是分類還有分成嚴謹分類與模糊分類兩種
分類分到上癮了嗎?
分類不是愈嚴謹愈好嗎?
錯了,分類的太過嚴謹會形成一種工具理性的謬誤,而忘
記了「性空唯名」,事物的形式會隨著時空的變化與觀點
的差異而改變,結果使得取名字這件事變得虛假荒謬而不
能隨勢應用。
名字是依觀點而建立的,而每個主觀意志的觀點卻不儘相
同, 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也會出現異變
所以分類還需要一種叫做「類義詞分類」的補充
這種分類將相近但模糊的類別群集在一起,猶如我們檢索
期刊論文時會做的一樣,可以從雷同與可能的關鍵字來找
我們所要找的資料。
別忘了,你是照自己的喜好來分類的,但其他人分類的方
式與理路跟你是不一樣的。
此外,沒有分類的事物被你硬是分類出來之後,你會慢慢
發現它經過你的分類後,被你捕捉到它的破綻,同時也定
義了它,也就能找到解決它的進路。
它的內裡,跟方法論是互相呼應的。
等等,分類還有一個觀念很重要,那就是,隔一段時間
,把已經分類好的項目打亂重新排列整合,人會因類別
的重組看到自己以往沒看到的創新模式與解決問題的方
法。
這是一種無中生有、有中生新、新中生奇、奇中生異
的打破又再造循環。
治大國如烹小鮮,懂得怎麼分類,研究生就能以身使臂,以
臂使指,能治大國,也能烹小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