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去看了口碑從第一集到第三集一直都很不錯的「絕命終結站4」

由於這部影片還是3D立體版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導演知道要拍成3D版,所以鏡頭都故意
拍成讓一堆東西從螢幕裡面射出來嚇人的畫面。

我仔細算了一下,有飛刀、有螺絲起子、鐵釘、模糊的血肉、輪胎、石頭,幾乎
你所有想到的,會飛的、有破壞性的、銳利有害的東西,都會從螢幕中向你直撲而來。

由於是立體的,而且畫面與聲音都很逼真,看到後來,一旦有東西又從螢幕裡面射出來,真
的會有一種閃躲的衝動。(隔壁的,頭不要給我撇過來啊)

這種感覺就像是我們玩賽車遊戲時,畫面一旦轉彎,有的人的頭會跟著轉向一樣(這種症狀
在心理學裡面叫做「場地依賴」,表示這個人非常的「融入」情境。)

其中我覺得最有震撼力的一幕是---

主角們剛好在看3D立體電影,而裡面的鏡頭是一台車子準備衝出來的畫面,在這個時候這電影
院螢幕的後面剛好發生爆炸,因此當觀眾看到車子從畫面裡面衝出來時。

「哇,作的好逼真啊,怎麼這麼像啊」。

最後真的有東西射出來,砸死了一堆觀眾。

看到這一幕還真的有點毛骨悚然的感覺,因為自己也正在立體電影院裡面,看著有東西從螢幕裡面射
出來砸死人的畫面哪。

如果最後真的有東西從螢幕的方向射過來,可能所有的觀眾都會忘記閃躲…(這可以發展成謀殺推
理小說的橋段,兇手利用立體電影,使受害者疏於防範、死於非命…)

這部影片從頭到尾都沒有看到死神,但是你會覺得死神無所不在。

我那時就想,我們這些觀眾或許並沒有真的被從螢幕裡面跑出來的東西威脅,但實際上呢?

其實還是有的,那就是H1N1。

搞不好有的人因為在大庭廣眾的場合下就被傳染了呢。

這樣一想,還真的有一種死神到處都存在的感覺,而且每個人都不曉得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受害者。


此次H1N1的國內致命案例中,有二位是過於肥胖者,我們如果針對這一點作繪聲繪影的詮釋,再加上
宗教的影子,就很可能會變成

「因為這些人平日生活習慣不良,患了七宗罪中的暴食與懶惰,或其他壞習慣,導致體質不好,因
此這一波劫數的到來,剛好將這些不適合活在世上的人收拾掉。」

這樣想的話還蠻恐怖的,因為實在沒有幾個人敢說自己過的是純善無惡的生活哪…


這部影片,可以讓我們好好思考關於「劫數」這個命題,這個大家可能在潛意識中已經
相信,但卻可能沒注意到自己已經相信到很自然,自然到不覺得自己其實很相信的程度
(這句話好像繞口令…)

從每年過年到廟宇會供奉的本命燈到一年一度的安太歲,其實都可以看到大家還是很害怕某種周期
力量會影響自己的影子…

關於劫數,就以團長目前的所知,有以下不同的詮釋與見解:

●靈界的時間比陽間快數千倍,因此它們要怎麼把巧合僑得天衣無縫,我們人類是看不出來的,以前曾經
有人在高速公路上看到有「人」快速的從後面跑步「超車」,結果過了不久,果然前方就發生車禍,讓這
個人懷疑,原來很多意外的背後,可能都有「人為」的因素。

●人的一生有所謂的流年,一個人每一天的吉兇禍福在八字中都可以排的出來,由於性格會召喚命運,因此
某種性格的人,就會有某種思考模式,喜歡接近某種地方,更會在某個時間點在某個地點集合,正這些看似
巧合因素的集成再加上某個骨牌「意外」的傾倒,就構成了所謂的慘案與劫數。

●在古代有所謂的「天人感應說」,這是漢朝的儒家學者董仲舒提出的概念,意思是說如果君王無德,百姓為
惡,上天就會降下劫數給這個國家,因此君王一旦在自己的國度遇到災難,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哪裡做不好。
(在台灣,這種觀念會被放大,因此只要有什麼災禍,政治人物一定先被怪罪,不管藍綠都一樣,此次下台的
國防部長陳肇敏,是歷史上第一位在空軍總司令任內,諦造無任何飛官失事死亡的紀錄而因此被上司提拔與
重視的官員,不過,這一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無災難而升官,也因為災難而下台,命運實是造化弄人)

●此次八八水災也有人認為是上天給台灣的「劫數」,這種說法背後勸善的意味濃厚,但是也不禁讓人納悶,
因為如果「劫數」背後是善惡報應的因素在作用,那為什麼會是這些災民受害,難道他們真的有比較邪惡嗎?
其實也沒有啊,這次受災的受難者,大部份都是純樸的老百姓,憑什麼整個台灣的劫數要由他們來「抵銷」
或作為「警告」的「犧牲品」呢?如果真的要彰顯天道的正義,為什麼不是作奸犯科的人在某一天集體暴斃
呢?

●若從粗糙的三世因果論角度來看,有人會說,這可能是這些人前輩子所造的業所影響的,但這種說法似乎
讓人有一種「原罪」的感覺,等於每個人某個程度上要為不是前世的自己所犯的錯來贖罪,這種說法其實
我覺得大有問題,一方面這論調不可証偽,一方面來說也是一種命定論,更會把人們主觀積極的努力破壞掉
,因為這不啻是說,人們再怎麼防範與注意都沒用,反正命中劫數一定會發生,於是什麼事都不做認命最好
,因此我可以「同情」與「理解」從某個角度用來勸善的說法,但不能「同意」這種論述被無限上綱的加以
散佈。

(因此真正佛法的三世因果論並非如此粗糙的素樸因果論,它比較強調的是人前世帶來的業識種子會型塑性格
,而性格會召喚命運,因此若能改造自己的習氣,亂邦不居、危邦不入,不讓自己有身陷險境的機會,自然
自然是明哲保身、福慧雙全。)

●民國六十幾年的時候,曾經發生一件國中大禮堂崩塌,壓死許多人的意外,當時生還的學生當中,就有
人在前一天夢到大禮堂倒塌的畫面,而也因此逃過一劫。最近日本官方表示,東京近期內會可能會發生大
地震,因為儀器偵測到東京上空的空氣,充斥了每次大地震來臨前都會出現的某種氣體。從這個角度來看
,人類其實才是大地的「劫數」,對於大地而言,人類只是它們身上的寄生蟲,它們為了自己生存著想,
當然要給「人類」一些教訓,因此這與人類的善惡無關,只是大地「心情」不好,發個情緒,有人就說,
乍看之下地球是個不會思想的物體,但很多人認為,大地也算是一個跟人一樣有刺激就有反應的系統,大
地之下的石油就是它們的血,金銀銅鐵錫等礦物就是它們的維生素,山川是它們的龍骨與血脈,人們不斷
從它們身上榨取資源,它們不反撲才怪。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看很多事常常是以人類自己為本位的角度
來思考事情,難怪很多事都照自已的意思合理化。

從這些每天日以億計被人類宰殺來吃的動物視野來看,人類才是它們最大的「劫數」。(因此我覺得人應該
吃素比較合理,不過一定又有人會說,植物也是生命、寄生蟲也是生命,要這麼說的話我也沒辦法,只是
我覺得人可以少殺害生命就少殺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別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畢竟動
物有感覺會痛我們是不能否認的,但植物的反應究竟是系統的回饋還是真有感覺還有待深入探討,此外
生命體與我們的親疏遠近也是應該考量的要素。)

●從現像界的角度來看才有所謂的「劫數」,因為現像就是由不斷變化的變數所組合而成的,人類就算今天
不死,明天還是要死,站在每個人遲早都不得好死的角度來看(有少數是無疾而終、含笑歸天,但因為太少了
,所以我們不列入代表性樣本),劫數可能也是一種常數,端看我們從什麼角度來分 析它,而從微觀的角度來
看,死是本來組合的東西分散了,活是分散的東西在某種結構下的組合,若本體就是這個組合與分散的核心,
是最細微的第一因的話,那麼死與不死的差別也就沒有那麼大了(當然,這是站在本體的立場來說的,而人若
是站在人格化的現像界來看,死與不死的差別,當然是天差地遠)。

●從易經的角度,有破壞才有創造,每個變數背後所暗示的,就是一個劫數,在「改變」的洪流中,在「時代」
的趨勢下,無法與時俱進的個體,就會被時代的巨輪所輾過,產品有產品生命周期,人類有生涯轉變周期,地
球有磁極轉換周期,這一切都是不斷變化與互相影響的變數,當然,對於身處其中的生命而言,也都是劫數。

●皇極經世中,將理、氣、象三者分立,有種氣體、液體、最後形成固體的隱喻,因此當有人啟動了某種災難的
「因」之後,就等於構成了這個災難的「潛勢」,這個時候是無形無相的,而這個潛勢會愈來愈明顯,於是發展
成了「氣數」,大智慧者、聖人、或感應力較強的人或動物,就會看到這個「氣數」而因此預先防範,但一般人
由於後知後覺、渾然忘我,這個氣數慢慢累積成積重難返時,也就變成了「象」,於是災難也就發生了。

因此古代的聖人很重視易經,因為易經背後有變數是如何累積、如何逆轉、如何判定積重難返、如何判定否極
泰來的公式,人們只要掌握了這個公式,便可順勢行動、明哲保身。

而易經裡面就有所謂的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先天是從天體宇宙的角度來看,而後天則是從地球的角度來看,正
因為它考慮的因素不只是以人為本位,而是多向度的互為主體,才得以讓我們跳脫人類視野的侷限,真正掌握「
變數」的核心。

這也是為何總是有人說,易經是外星或上一個文明,留給人類的最高智慧之緣故了。


佛經中將世界成、住、壞、空的一個循環叫做「劫」,中國的道家把劫的概念加入了理、氣、象
的漸變觀,也就構成了我們現在一般認知的「劫數」這個概念了。

以上就是我的「劫數」論,報告完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