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來與朋友談話時,朋友建議彼此應該儘量使用自身與平常慣用語詞不同之口頭禪
以免自已陷入自已原先的框架中,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我們發現在討論一些舊有
的議題時,便能因為這些名詞的轉換,幫助我們從舊有的思維掙脫出來,找出解決
一個問題所可能有的不同概念,也使對話有了新意。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不同框架的人,就會慣於使用不同框架所會使用的慣用語,例
如從商人的口中,就會常出現「時間成本」、「機會成本」、「時間管理」、「供
需原則」等類系統相關語詞,而一個藝術家則常會說出「靈魂」、「美感」、「美
學」、「對比」等等美學系統的語詞。

美國催眠大師艾利克森就發現,從一個人說話所使用的專有名詞,就可以診斷出此
人的人格特性與關注焦點,一般是將人們分為視覺系、聽覺系與觸覺系,而催眠師
在了解不同人格的特性後,所使用的引導語句,便會跟著作調整。

例如說話較一般人為快的,通常是視覺系出身,這些人比較傾向於藝術類、設計類
、想像力需求高的工作,因為他們右腦較發達,畫面與想像不斷從腦海中閃現,普
通的說話速度無法滿足高容量影像的表現速率,因此必需以較快的說話速度來符應
與同步化表徵影像的節奏。

而這種隨著說話特性而演變出來的不同表現,就構成了日後思維差異懸殊的特有徵
兆。

「問對問題,答案就出現一半,做對觀察,真相就浮現一半」

在了解對方人格特質的前提下,才能進入深度而有意義的溝通,否則常常只是雙方
利用對方在場的情境,作出自已的獨白而已。

昨天到國際書展逛了一圈,對於這些琳瑯滿目的書藉,心裡總是不斷的尋思,究竟
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不同的作者,寫出了這麼多意旨不同、卻又別有意趣的書,
我們能從他們作品的字裡行間,去推斷寫書的這個人,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格嗎?我們
又能從這些書中,吸收到多少作者真的要表現給我們了解的精華呢?

看書之前,先問問看書的自已,自已要的是什麼?吸收這本書之前的認知結構是什麼
?不同的問題意識,會讓一個人從同樣的一本書中,看出不同的結論與答案。

正如許多探討研究本質的專家所言:「看起來是你在研究一個主題,其實是你透過這
個主題在研究你自已」。

你為何會對這個主題有興趣?你為何會選擇某種研究方法來研究它?你怎麼透過你所認
知的知識管道來更了解你自已的研究主題?你為了這個研究主題怎麼和你週遭的人互動
與討論,甚至是吵了起來?。

你在這個研究中的所做所為,都在反應著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觀察到這點,你會知道,其實研究告訴了你更多的事情。

同樣的,你會選擇什麼書?試圖從書中得到什麼?特別重視書裡的哪個面向?為什麼別人
會更重視其他的面向?為什麼你會覺得書中的某個觀點特別有道理?你是不是下意識的選
擇與你有同樣傾向作者的作品?你以為你在學習新的知識,結果會不會你只是透過這些書
,不斷的深化與肯定你本來就有的偏見?

去質疑我們在溝通開始前的預設態度、去觀察自已看書吸收知識前的認知結構、去了解自
已平日慣用的說話方式、去使用我們平常不使用的語詞、去問問自已一些從未曾問過自已
的問題。

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框架已然不同,而且,就某個角度來說,這才是真正的知識,是我們
經驗過後告訴自已的知識,不再是二手的、人家這樣說我們就這樣想的知識。

這個起點,正是獨立思考的起點,也才是真正屬於自已,能為自已所完全應用、建立自身
知識體系的起點。

真正的師父,不在「灌輸」徒弟知識,而是讓徒弟自已「啟發」本性,鑑別明師與真理的
關鍵,此為一大指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