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讀者反應說,好像漫畫變的比較美形、也精緻多了,站在版主的立場,
是為了試試看自己畫風可以改變到什麼程度,不過我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
像,就是如果出場人物畫的太帥或太有氣質,營造的氣氛好像會變的比較
嚴肅,笑點就會被share到,就會沒有那麼好笑,不知這是不是我的錯覺


「這個時代,有所不為可能比有所為還重要」這句話算是有感而發,現今
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讓我們有時候會有一種感覺,很多事不用刻意去做
,反而只要「積極的不做為」對結果可能更好,例如現在的人如果想要長
命百歲,可能不需要像古代人一樣,特別去海外仙山吃什麼仙丹妙藥、或
花數年的時間煉精化氣、煉氣化神,而只要讓身體保持在某個健康的程度
,然後等待科學家發明可以延緩老化的醫學技術就好了(據說現代人只要
有辦法再活五十年,就有機會多活五百年。)

小時候我們所受的教育可能都是立志做大事,一定要有所做為,而「有所
不為」這方面的教育倒是相當缺乏,這使我們養成了一種只會「向前看」
的視野,而這種偏頗的視野讓我們的心僵固了,而無法覺察內心對未來現
像的敏感感應能力,於是有所作為適得其反,愈是用力愈產生挫折感,最
後功敗垂成而又傷痕累累。

「甘辛膿肥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真正厲
害的可能不是什麼都會,或者是有些事特別厲害的人,而可能只是一個雖
然不知道自已可以做什麼,但卻很明確的知道自已不能做什麼的「平凡人」
,從多元智能的理論或是能力雷達圖的角度來看,一般人常常是某方面強
的要死,某方面又低能的要命,而最低能的部份,常常是導致人生全盤皆
墨的導火線(這在管理學中稱為木桶理論:一個由許多塊長短不同的木板
箍成的木桶,決定其容量多寡的並非是最長的木板或是全部木板的平均值
,而是取決於其中最短的那塊),要找到一個各方面完全「均衡」的標準
樣本,反而沒那麼容易哩。

有的人考上研究所或是考取什麼証照就到處詃耀,說什麼只花幾個月就考上
啦,或者是說一般人要讀好幾年,自己只要讀二三年就畢業之類啦,從時間
管理的角度來看,做一件事比別人取得更高的效率,自然是值得讚賞,不過
如果從每個人的壽命不同、人生最高價值的長期規劃角度來看,這又不見得
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了。(寫到這裡,昨天有一位好久不見的朋友突然打電
話來,記得當年他研究所屢考不上,考上後又因為某種原因而沒有繼續就讀
,給大家的感覺是人生「進度」嚴重落後,沒想到許多當初笑他的人研究所
畢業後,反因自認懷才不遇而工作頻頻更換,此人卻誤打誤撞考上公務員,
一夕之間、豬羊變色,倒成為職涯最穩定者,這讓我們發現,對人生可能變
數的宏觀能力,可能比當下某個階段考驗所能展現的實力重要的多。)

就像漫畫中所述一樣,其實不需要賺很多錢,也不需要洋房豪宅,只要做到
不沾染賭博的壞習慣,老婆也就心滿意足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的人是
因為無法戒除自己亂花錢的壞習慣,只好培養自已賺更多錢的能力,然後讓
收入大於支出。

對母親而言,母親節送什麼禮物、致上什麼問候可能也在於其次,重點倒在
於子女們能不能作息正常,身體健康,不要有造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可能性
,搞不好也就夠了(前陣子研究生過勞死、自殺的新聞還不少,從這一點來
審視的話,可能會覺得相當諷刺)。

戒除壞習慣比做什麼豊功偉業更重要,當個平凡人活的比較久,聽來是老生
常談、眾所皆知,但我想,大部份的人想做還都做不到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