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真實案例一:

張同學在經過指導教授的重重折磨後,終於到了提報論文口試的階段
他的指導教授雖然對他的要求嚴格,不過對於此次論文口試的口委
選擇倒是尊重張生的意見,讓張同學自已到校外邀請自已認可的口委
一般的同學到了這個階段,應該是選擇能夠保証自已能順利通過口試
的口試委員,因此大部份的研究生若是能夠自已選擇口委,通常會尋找以
往相處經驗還融洽的教授,以保障自已的口試的安全無虞,一般而
言,如果口委能夠提出讓學生順利通過的理由,或是能幫學生護航的
話,通常其他口委或指導教授就不太會說過於針鋒相對的意見
若是太過於針鋒相對造成造成日後的學術糾紛,就不太好看了
,只是張生突然覺得,如果能夠找一個自已認識,名氣又不小
的口委為自已的論文背書,相信自已的論文更能夠被別人所肯定,於
是他便請了一個很有名氣,但其實並不是很熟的外校教授當自已的論
文口試委員,於是…狀況就發生了…

「老師,我的論文口試後,已經針對當天口委提出的意見修改了,
指導教授也已認為我已將口試當天的問題都作了修正,現在還需
要您的認可,如果可以的話,麻煩您幫我在口試委員修正通過書上簽名好嗎?」

「嘖,這個嘛,我後來又仔細的看了你的論文,我發現你的論文老實說問題
還很多,研究方法也很不嚴謹,我恐怕還不能幫你簽名」

「老師,那可以告訴我有哪些地方還要作修改嗎,我們學校的辨理離校
手續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如果來不及,就要等到下學期了」

「那你是怪我不趕快讓你通過囉,我再說一次,你這種程度的論文
要是在我的指導之下,根本連口試的機會都沒有,你趕快回去再認真修改吧」

「……」此時,研究生轉過身去,因為他發現他的眼淚就快掉下來了…

各位親愛的同學們,這位同學就是犯了我們研究生必知守則的第三條--迷信大牌
在學術圈總是有一些奇怪的觀念,認為只要經過某某老師的背書,產業界就會認
為你這個學生的程度是鶴立雞群、異常出色的,其實這種觀念簡直就是把產業界當白痴
你覺得一個聰明的老闆會因為一個研究生論文作的好或壞,就判定此人是否適合於
公司發展嗎?我們自已都不這麼認為了,我們怎麼會相信產業界會這麼認為呢?,依
照人口的常態分佈,以及迷信學歷人士的常態分佈,稍微有一點研究素養的人,就
應該知道,迷信名教授口委對於自已就業並非絕對的保証,有時反而還會成種一種負擔,
學術界很多觀念都是用來催眠研究生的,好讓研究生可以為了那一點點虛無飄渺的期望
與幢憬,幫老闆們赴湯蹈火、九死不悔,如果是有志於學術生涯的人,名教授的背書
也不代表什麼,除非你要一直在他手下做事,而且也相處良好,否則以學術界文人相輕
的傳統,名教授指導的學生,反而只是成為一個明顯的箭靶罷了…,況且空有虛名只是徒增
別人的鄙視而已…
筆者在此真的要向各位同學勸告一聲…
「我們自已都不相信的事,為什麼你覺得別人會相信呢?」,一個人的能力、潛力與
素養,工作態度或成效,對事情輕重緩急的重視程度,與學歷、論文嚴格來說都沒有絕對的正相關
,在這種情況之下依造自已的本性、平常做事的程序與習慣,深刻了解自已的潛能,再選擇自已人
生的前途與職業,才是真正邁向幸福之路的王道,時下碩士都已經到了年產五萬的數目了,還迷信碩士
畢業或名教授背書就能對日後就業或學術生涯有極大助益的迷思,就等於是把自已人生的主動權,都交
到變態教授手上了…,自已想想看,值得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