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早我就發現「真理」這兩個字非常可疑,因為我們其實明白,這世界上唯一的不變就是變
,而在一切事物都會變動的基礎上,世上似乎沒有完全可以相信與依歸的對像。
不過我雖然是狐疑者,我也很清楚,懷疑的人一定是先相信了某種東西,才開始有懷疑的可能性
佛洛伊德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三大知識家之一是有其根據的,它慧眼獨具的發現了人心的規律,
自我本我與超我的矛盾衍生出我人眾多的次人格,也將心理深層的防衛機轉一一解析,從
對於欲望的實現、昇華、防衛、轉移、逃避都有詳實的說明也自成一貫,也解構出人類即
期待又怕受傷害的雙趨與雙避心理。
當然,身而一家之言必有偏見,但我們必需明白,偏見在這個世界,正是一家之言之所以存在
的基礎。
我隱約覺得,佛洛伊德其實很明白自己已進入偏見的世界,但他不得不然
尼采認為推動世界的力量是權力意欲,
淑本華認為世界是某種無明蠢動的意志,
柏格森認為世界是一種生命的自然驅動,
易經認為是陰陽相反相生的變化,
佛洛伊德認為是原欲,
卡
謬認為世界不是人類可以理解的本體,
數學家認為是機率,
有的哲學家認為存在先於結構因此終極理論必不可為人所知,
就算知道也只有在人類可知的範圍知道,
康德的三大理性批判也開章明義的宣告人只能知道人可以知道的,
佛家認為是一念無明,心化三千,故超凡入聖便可全知,但也從此進入「知識不那麼重要」的領域
新時代賽斯認為宇宙是神透過人類的視野而重新看見祂自己,實現創造的動力
一神教認為世界是神創造並賦與人類管理與學習的園地,
計算家學家認為是世界像是程式陣列的演算,在演算中可以成立的便得以成立,
唯物論者認為物質是第一因,心是衍生品,
唯心論者認為心能役物,物才是附屬品,
心物二元論認為心不異物物不異心,並不能証明兩者是絕對獨立可分開的,
唯樂論認為世界如何不重要,因為知道也知道不完,與自已也沒有多大關係,追求快樂才是重點
斯多噶學派認為少欲知足,心情平靜,去掉無謂的心情總合,最後的平均才會是快樂的正數
有些決定論者認為凡事都有可能,凡可能發生的必然會發生,總有一天輪到你,因此一切就接受就對了
相互決定論認為世事雖無常,但自己可以決定自已能夠控制的範圍,因此既相信自由,也承認命定
宿命論者認為一切都有命運之神無形的安排
自由意志論認為有限制才有自由,因此有意識到自由便有自由,雖然也只是相對的自由
自私論者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在歷史的進程中,無私與自私似乎對結果的影響沒什麼差別
仁愛論者認為宇宙的本旨是為了實現愛,至少在愛的過程中,人能問心無愧死而無憾
維根斯坦認為任何人對世界的說明只是語言遊戲,因為語言只能描述現像,從來未曾接近本質
多元論者認為不同人的經驗會引導人去相信不同的說法,去看到不同的真實
後現代學說認為沒有什麼絕對正確的中心思想,尊重不同立場的認識並作視域融合才是王道
言論市場說認為言論是為了不同人的需求而創造,有些言論對一些人是藥,對另外的人卻是毒,因此不能說是對,也不可說錯
名嘴把其他人的說法都用來証明自已的立場,視情況來選擇自已想要的理論
惡人在做了壞事之後會開始選擇相信對自已比較有利的理論,而他們愚蠢的地方是從此可以選擇的世界觀就被限定了,也因為
自已創造出內在的敵人,而不斷出現自已與自已的戰鬥,最後惡人殺死的會是自己。
理論應用論認為理論是拿來用的,因此用的開心就好
相信絕對理論者認為真理只有一個,人類只有不斷的逼近最後真理
超人論認為人的形式決定了思考的品質,故先成為超人再來觀察討論世界才有意義
身而為人,大腦思想的結構就是正反合,因此得不到結論是可想而知的
感覺都很合理,不過合理的你不一定會相信,你現在相信的你未來也不一定會相信
,相信更不是一件可以被說服的事,真正相信的事,也不需要一直強調我們的相信
而誤以為自已相信的當下,也可以被稱為相信,實際相信但以為自已不信,也是一
種相信,所有的觀念一旦進入你的腦袋,它就生根了,自然佔有一席之地,因為你
實際上很聰明,知道無法排除以上的任何一種可能。
我之所以認為夢的多變反而最貼近真理,便是著眼於此,它像是混合了所有可能的蒙太奇
,善的惡的美的醜的都沒有分別的收納在其中,正由於夢不作判斷都將所吸收的資訊完全
吸收,反而構成了真正的客觀,它不斷變現出各種次人格讓自已有機會從不同角度看到不
同的可能,此時作夢者自然可以比較出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於是乎能夠看出夢的
實相,也就能看出世界的實相。 連說出自已覺得怎樣才對都沒有必要。
說了那麼多,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儘早看出大腦這種無可避免以理論來說服自已的現像
脫離這個頭腦不斷辨証的迴圈,以終為始,將大腦的轉速放慢開來,靜靜解構每個發生
在自己過程不斷發生的重覆形式,久而久之,徒勞無功的,你不會想再做,而超越以上
理論層次而日有新機日新又新的,會讓你更有生命力,你自然而然會肯定它而無需再說。
去追問各種你認為對的、善的、真的、美的,背後的本質是什麼,找出所有可以激發
你生命熱情的源頭,這樣的追尋過程本身,就是對你最好的報酬。
你不追求特定的目標,因為你知道你追求到特定的目標之後,還會出現下一個特定的目
標,因此你知道,你要活在當下,而且同時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