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觀察並問過一些朋友

發現不論是條件優異、家境富裕、人生各階段發展順利的人

似乎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遺憾


可能做生意很成功

但發現沒什麼時間陪伴家人


可能事業做得很好

但感情生活很不順利


可能感情很順利

但卻與父母或家人關係不好


也有那種各方面都很順利

但就是莫明其妙覺得痛苦與煩惱的人

(寫到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也不能預設凡事都是有一得必有
一失,這會容易陷入折衷主義與失敗主義的預設迷思之中)


從人格是一種全相陣列的角度來看

我們一旦滿足了某種人格需求

就代表了另一個對立人格會感到遺憾


佛洛伊德發現人們有求生的本能也有尋死的傾向

這似乎是矛盾的

人如果可以當神仙,沒有人要作畜生

但實際上人似乎就是一種矛盾的組合物,必需透過矛盾的

對立才能思考,矛盾彷彿本身就是人的本質。



為什麼吸毒的人在前一刻發誓永遠不碰毒品,下一刻卻又不

可自拔呢?



因為他其實沒辦法阻止另外一個「只顧追求快樂」的人格現身

,輪值表總是會排到這個人格的,如果前人格沒有做好事前防

範後人格的動作,所有的誓言與承諾都是無效的。



「沒有人可以打敗我們,我們都是被自己打敗的」

沒有錯,我們一直都是我們身上的對立人格極力推翻的對像。



有的人會發現自已很奇怪

一個人的時候感到寂寞便想去找朋友團聚聊天

真的和朋友團聚時又開始覺得還是一個人比較自在

例如每次我被朋友帶去舞廳或夜店的時候我就想

我幹嘛來這個這麼吵又這麼無聊的地方啊?



有的修行人在「正常」的情況下是無欲則剛的

但是一旦在某種「周期」或狀態下,就會覺得自己

欲望難耐



很多單身的人平常會覺得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很棒

但到了情人節或聖誕節,尤其天氣冷的時候,就會

開始懷念有人可以依偎的感覺,而沒有戀愛經驗的

人,則會對眼前正卿卿我我的戀人眼紅,恨不得對

眼前的閃光發出「去死」光波。



自由的人怕寂寞

有伴的人卻渴望自由

正如錢鐘書的圍城所言

婚姻圍城外的人都想進去

城內的人卻都很想逃出來



我們一直在羨慕的人,其實也在羨慕別人

每個人都似乎有一種沒辦法滿足的遺憾



人說起來是一種犯賤的動物,假如說人生中十個欲望

達成了九個,通常人不會將注意力放在已經完成的九

個上面,反而會一直盯著那沒完成的一個,結果每個

人都是這樣欲求不滿的活著,忘記了自已已經是那麼

幸福。



於是不管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大家都一樣貧窮

大家都在借錢,只是因為前者想賺更多,後者只求溫飽。

我慢慢認為,如果說我們內在的人格組成,確實是一種

對立矛盾的話,那麼幾家歡樂幾家愁或許可以說已經是註

定的了。



(從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發出三萬份問卷歸納出來的人類

十六個主要欲望中,有一半以上是互相對立的,例如自由

與歸屬,平靜與報復、榮譽與權力、獨立與家庭、囤積與

秩序等等其實都是對立的欲望。)




就連欲望之間都這麼受不了對方了,更何況這個想要滿

足所有欲望的我們。



不管我們再怎麼做,我們的內在人格中,似乎有一些次

人格總是無法滿足現狀的,我們大部份的時間可以告訴自己說

一切都還算滿意,但是只要那個遺憾的人格在特定的氛

圍下被喚起,我們就總是會覺得自己還是有那樣的不足

會有一種孤臣無力可回天的遺憾。



我覺得年輕人更要注意自己這種矛盾的人格遺憾特性,

因為年輕人正有著活力與野心,積極認真的追求自己想要

的生活,而很容易無視父母正一點一點的邁向蒼老。



年輕人的辛苦獲得了代價,終於得到了響往中的成功,

而此時父母可能已經日落西山,就算事業再怎麼成功,

那種沒能好好孝養父母的遺憾,是怎麼也彌補不回來的。


再怎麼成功,跟那些還有父母可以孝敬的人比起來,似乎
就總有那麼一些的遺憾。


綜上所述,還是要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議:



● 每個人要看出自己內在有「對立」的人格,因此最大的

   敵人一直都是自己,應該更花心思在內在心靈的平衡。



● 欲望是無止盡的,有些欲望不要碰比較好,因為一碰了

  就多一個消耗時間與健康資源的選項,也就多了一個很

  可能無法受到照顧的遺憾人格。



●如果覺悟到人生一定都會有什麼註定無法滿足的遺憾,

  反而可以釋懷,把握現有所擁有的,活在一種寬心的未

  來。


● 既然不管怎麼看都會有所遺憾,那永遠肯定當下就會是

   最明智的。


●遺憾也是一種動力,是一種可以平衡人生的砝碼,有遺憾

  某方面正代表還有補償與努力的方向,急著達成目標或急
  著解銷遺憾,反而降低了遺憾帶給我們的力量。


●生命的欲望如果註定某部份是對立的話,就別想吃碗內看

  碗外,好好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從一而終會比較接近幸

  福的高點。



●其實想要滿足所有欲望也不是不可能,但這必需將生命好

  好的安排,有些欲望年輕時可以完成,年老時就不適合了,

  反過來說也是一樣。我們終究不可能既作了娼妓,又想立貞

  節牌坊。



一個人如果發現自己沒什麼事可以做,就代表二種情形



一種是該做的都做了,了無牽掛,此生無憾

另一種則是對未來再也沒有希望與想像了,恐怕時日無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