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理論上每個人都應該要很怕死。
 但我發現確實是有的人不那麼怕死。
 而怕不怕死其實影響一個人的所做所為與思考模式至關重大。
 因此我在這裡才將「怕死」也列為一種人格指標。


當然,說自已不怕死的人可能不是真的不怕死,只是在他說不怕死的那個當下,他確實是覺得
自己不怕死的。


古人在評價烈士捨生取義時的境界,是這麼說的:

「慷慨就義易,從容赴死難」

滿腔熱血慷慨激昂而走向死亡某方面來說其實是比較容易的
 
有人還形容說這種行為其實是一種取巧,在這種情況下的面見死亡的恐懼已經被當下濃
 烈的悲愴情緒所掩蓋,某方面來說等於是巧妙的繞過了那條與死亡正面對決的幽谷。


而像蘇格拉底般從容不迫,在知曉死亡的種種恐怖後仍然能平靜面對死亡者,其內在的力
 量與
絕對自信,便是我等所不易企及與理解的了。

 
我自已承認從小就很怕死,因此我懷疑自己對宗教與哲學會有如此大的興趣正是來自
於這種對怕死的恐懼。

我試圖找一種宗教上的解釋告訴自己說,沒有死亡這回事,靈魂是永生的。
 
或是從哲學上找答案,例如探討存在主義或者永劫回歸的概念,好讓自己可以透過思
考與邏輯,去迴避正面與死亡對決的可怕想像。

在不斷的尋思後,我發現一些有趣的事:

●死亡本身沒辦法被自已証實,因此其實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想像
●死亡的想像雖然可怕,但如果一直想或不斷複習,會發現沒有第一次那麼可怕
●死亡的想像其實與現在這個人生所感受到的快樂有連帶關係,因此思考死亡有
  助於思考生活。
●死亡可以說是人生最重要的哲學問題,因此能解決死亡的憂愁與困擾的人,我
  們可以說這個人是真正的打敗虛無。


那有人可能會問說,如果大家都那麼害怕死亡,為何還有人想要自殺呢?

其實會自殺的人大部份也都是被一時的情緒給帶動,當他們真正清醒平靜下來,
發現並思考死亡其實比他們原先所想像的還要可怕時,他們不見得還敢再選擇自
 殺。


安樂死其實也是這樣,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死去是幸福的,知道自己正在死卻慢慢
 死去,就
很可怕了。

通常死亡的可怕有兩種,一種是害怕死後下地獄受懲罰,另一種便是害怕自已的永遠消失。

我覺得後者比前者更可怕。


一般來說,死亡的正面意義如下:

● 公候將相終究一死,使這個世界更加公平,否則皇帝如果真能長生不死,有哪一個掌權
   的人會希望推動民主?

●因為死亡的可怕而更珍惜活著這件事。

●使食物鏈得以維持,生態可以平衡

●因為害怕死後的懲罰,人們比較不敢做壞事


有的人對死亡這件事不太想也不是很在乎,我們就會想問一個問題。

● 對死亡這件這麼重要的事居然可以如此不關心,我們可以說這個人不夠敏感嗎?
   是不是遲鈍的人比較幸福呢,很多煩人的事,只要神經夠粗,就可以當作視而不
   見嗎?。

● 一個人可以一直控制自己的心情讓自已不怕死嗎?有人年輕的時候不怕死,但年紀
   愈來愈大反而愈怕死,他自已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因此雖然說不去想就不會
   害怕,但問題在於,萬一快要死的時候一直想怎麼辦?

據說死亡時最令人感傷的時刻就是迴光返照然後開始生命回顧的時候。

自己的一生如同跑馬燈般快速的從腦海中播放一次,那濃得化不開的回憶、辛酸與
甜蜜,都將在這場影片播放完畢後,化為烏有。

有的人覺得死亡最可怕的其實是孤獨,尤其是當他自己想像自已躺在棺材中,親朋
好友為其送葬後,只剩黃土一坯,冷冷清清的景像便感悲從中來。

「生命就是歡歡喜喜的參與世間的愁苦」 神話學大師 喬瑟夫坎伯為生命做了這樣的
一個註解

我發現死亡之所以給人如此多的想像與刺激其實跟一個人內在的故事結構密不可
 分,有的人把死亡解讀成快樂故事的終結或孤獨的走向黃泉,確實就讓人感覺很可怕

,但若是解讀成痛苦的解脫或是回歸宇宙的本源,那好像就不應該都是一種負面的情
緒了。

某方面我也懷疑,對死亡的畏懼也是一種被錯誤暗示的結果

● 相信活著一定比死亡好的預設  「好死不如懶活著」
● 相信死亡應該會到一個比較不好的地方的預設---「黃泉之路無人陪」
● 將所有負面的故事與畫面指定給死亡的不當聯結----「妖魔鬼怪、棺材、黑暗、咀咒、怨念」
● 試圖將一個人蓋棺論定的片面詮釋與評價---「痛失英才」、「死有餘辜」

如果將以上這些片面的詮釋與暗示都一一的除魅化,我們會看到什麼樣的死亡呢?

正因為死亡這個議題觸動了生命最終極最根本的基礎,我才會覺得如果探討人格卻不探討
死亡,無異隔靴搔癢。

如果害怕自己到時候看到走馬燈會痛不欲生,其實現在就可以先練習死亡,先想像到時候影片
會怎麼播,你會發現同樣的片子多看幾次,就覺得沒有第一次看那麼有感覺。(此時你會發現,原
來讓自己無聊無感也有益處)


人害怕失敗,害怕嘗試,害怕失去,害怕痛苦的背後,其實都是害怕死亡的一種映射,當我們發
現了面對死亡的最好態度與進路,你會開始發現你的熱情與活力會源源不絕,也即是「樂向死中求」。

或許賈伯斯說的沒錯,死亡其實是生命至高無上的聖杯,是最好的酵素,因為它,生命才會如此
多采多姿,光輝奪目。

最近我一直在「感覺」與天地合一這件事,也就是去默會「存在」的「極致」是什麼?

一個人的自信一定要建立在什麼優點與功能上嗎?
 
一個人的快樂真的是要對應在從事什麼行為後的心理回饋嗎?
 
一個人的存在本身不就是最不可思議的奇蹟嗎?

(要知道無中生有比有中生新難多了,無中生有可以說是一種發明,而有中生新只能算是一種
 新式樣)

明明「存在」比「變化」更重要,但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變化」上,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我一直在死,只是我沒有發現,昨天的我與剛剛的我,其實已經都不是我了。

我的意識流是我無法控制的,而我其實就是我的意識流,我已經流過的意識流已消逝,
那麼我確實沒辦法証明我沒死。

有人說記憶還存在所以不算死,但記憶不是純樂無苦,記憶還總是被扭曲,還常常被事後
解釋成不一樣的樣子,記憶是隨著認知一直在變動的,別太相信記憶這回事,另外,其實
我們也知道,有些記憶,沒有比較好。

我不是我可以控制的,而我又是常讓自己受苦的,我為什麼還要受我愚弄呢?我為什麼不讓
我死了呢?我為什麼一定要覺得死對我不好呢?

其實我也知道,我之所以快樂或悲傷或者感受這個世界,都是因為我的意識流不斷的變化,
不斷的生與死,正因為意識流的變化與死亡才讓人們得以感受到快樂,人們為何還要為死亡
 貼上負面的標籤呢?



想清楚的有福了。 

你是不死之身

而在完全確信的情況下

你的人格本質將開始出現

「不可摧毀的純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