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誕節晚上去看了「阿凡達Avatar」這部眾所矚目的大片
不愧是「鐵達尼」號導演十年磨一劍的作品
影片背後所給予我們的隱喻與暗示非常的多
這部影片同時探討了很多重要議題,而且還以完整的故事加絕美的奇景貫串
起來,才會上映短短幾天,引起相當的轟動與討論。
不同的人看這部影片,應該會得到不一樣的感想(這句話好像
是癈話)
所謂「詩無達詁」,一部好的作品,確實就是要能允許讀者有
廣大詮釋而又言之成理的詮釋性,通常也會有正反兩極的評價
,而也因為可以如此正反兩極,才又彰顯出作品本身的包容性。
這部影片探討到的議題就有
■人與自然
■大地之母
■世界未日
■戰爭與和平
■未來的腦科學
■基因改造技術
■能量傳遞的法則
■似假還真的如夢觀
■返樸歸真的本質
■變與不變
我建議看3D版的,因為場景設計的確實很夢幻,能看到如此瑰麗
的景像被數位擬真立體技術所實現,其實會蠻震憾而感動的。
「阿梵達」這個名字,本身就隱含了如同赫曼赫塞[ 流浪者之歌] 般
,一個從迷濛中找尋真理之求道者的意像。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主角透過夢來控制「基因替身」這個概念
,因為這個我超有經驗的,感覺根本是在說自己啊~
科學家將作夢時知道自已在作夢,而且還能自由控制夢中自己
的這種夢,稱之為清明夢,藏傳佛法也很重視一個人在夢裡的
覺察,哲學界的懷疑論中也有所謂的夢論與桶中腦論,因為人
們其實很難去否証,到底自己現在是不是還在作夢這個事實。
畢竟有人夢醒了,會從另一個夢醒來,而這個剛醒來的人,也
確實會有一種自己因為剛作夢起來,所以現在很清醒的感覺,
但直到這傢伙再從當下的現像場又醒來一次時,才會發現,原
來自己其實很難去確定,到底自己是不是在清醒的「作夢」,
畢竟當初自己認真作夢的時候,也一樣察覺不出自己的現狀與
作夢有何差異。
桶中腦理論則是說,有一顆腦袋被放在桶子裡面,而科學家不
斷餵這顆腦各種眼耳鼻舌身意的資訊,我們感覺器官的總源頭
其實都在腦部,因此這顆在桶子中的腦,在被不斷有訊號傳送
進來的過程中,是不可能發現原來自己並沒有身體的。
另一種理論則是遙控論,也就是我們會思考的本體其實不在自
已身上,而是透過「身體」這個訊號接收器,不斷傳送六感資
訊流給我們遠在天邊的思想本體。而我們會直覺的認為是此時此
刻此地的我在想這件事,於是便有了自已孑然一身,死後就魂
飛魄散的錯誤偏見。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其實並無法確定「我在」這件事,而
只能確定我知道我現在是在「想」的,這樣而己。
其實以上三種論調都很難被証偽與否定,也就留給人們很多對靈
魂想像與思考的空間。
透過邏輯來思考的大腦某方面來說是一個很難用的東西,如何繞過自
己這台一出生後就沒在關機,且記憶還會隨時糾纏我們的這台生物
電腦,找出生命的起源與終極幸福的蛛絲馬跡,就看自己怎麼騙它
來使自己不再受它所騙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