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位網友問了一個問題,就是團長常說作好人比較划得來,請問原因為何?

這題目是個大哉問,而且茲事體大,說不定還會讓很多精於算計的人改邪歸正,
因此我還是將相關考量因素好好整理出來,讓大家好好思考一下。

如果從最嚴謹的角度來分析,其實就連「好人」的定義是什麼,也很難有一致
的認定。

心理學家發現,光是一般人認知的道德,就有六種不同的典範

■避免懲罰原則--「上帝說如果我們作壞事,就會懲罰我們,因此我們只要不做
 上帝所說的壞事,我們就是好人。」

■相對功利原則--「我如果作好事,心裡就會開心,因此做好事是合乎人性的」

■尋求認可原則--「我乖乖聽媽媽說的話,媽媽就會買玩具給我,因此聽話的才
 是好小孩

■遵從權威原則--「社會上的專家與大師說的就對了,他們會成為權威一定有其
 合理之處,因此照著作就是好人。」

■社會契約原則----「也即約定俗成的法律,此乃經由大家長久公認的協議慢慢形成的規範。」

■普遍倫理原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道德金律,放諸四準而皆準,除
了這條以外,其他的原則不是各地不同,就是有邏輯上的謬誤。

很多人對事情的認知不同,正是起源於大家對所謂「對的事情」其實偏重方向也不
同的原因,而這也是我覺得「雙向証成」是很重要觀念之故,何以故呢?因為如果
我們能理解不同的理論在不同人的立場,都有其不得不然的「必要性」或「不可
避免性」,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對方到底在想什麼,才有真正的溝通。

而且這六個原則其實也告訴了我們人性由底層到高層的結構與發展

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六種立場正是在不同處境上的不同認知,沒有對與錯,只有
當下的適應。

很多人在年輕時宣稱自己並不怕死,但到老了的時候卻怕的要命,其實這是正常的
,因為人連下一刻的心情都無法控制,怎麼可能一直維持同樣的心智模式。

假設沒有死後的樂園與懲罰

□反正死了就沒了,壞人在生前享受的最多,所以算賺到
□好人為了一些原則過的苦哈哈
□好人有信仰的好處在於,至少生前是抱著無愧的心情死去,而且既然死掉了就沒有
 了,他也無法証實自己的信仰不正確。
□壞人死的時候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思考,就會落入兩種恐怖之中,一種是虛無的恐
 怖,一種是死後會受懲罰的恐佈。

加總分析來看,好人與壞人在這種情況下平分秋色。


而假設死後有天堂與地獄

□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
□好人相信有,所以得分
□壞人相信沒有,所以這時候就慘了

如此算來,當好人當然比較合算
----------------------------
不過有一種情況是這樣的

□有人明明是好人,但對自已要求太高,因此認定自己是壞人
□有人明明是壞人,但卻一直以為自己是好人

如此一來,前面的說法就會形成諷刺的逆轉

我認為人們的內在潛意識中,會有一個自己判定是否偏差的絕對指標
,因此就算一時可以自欺欺人,心中真正的聲音仍然是無法迴避的。
--------------------------
其實,我們現在以理性的角度來談死亡都可以很平和冷靜,但一旦事到
臨頭,我們的心智狀態很可能會退化成孩子那種害怕懲罰、趨向獎賞的
幼稚心靈,畢竟這是人性的核心,而六種道德層次正是因為如此而各有
正確之處。

依正不二,理論是否適用,都要從當下的立場來說

五福臨門的定義為--福、壽、康寧、悠好德、考終命

前三個大家一目了然,第四個是指樂善好施,第五個則是無疾而終、在睡
夢中含笑而逝。

要先當好人,含笑而逝的機率比較大,古人對這方面的觀察,是很精準的

(而且含笑而逝之後,是否有天堂地獄某方面來說也就不重要了,因為,
 能証實的話就有,而無法証實的話,本人也不會曉得。總而言之
 做好人永遠不會失望,畢竟沒有失望可被証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