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要成為一個徹底的研究生,並不是只在課堂上、論文上或專業上保持研究的熱誠,其實
在生活中也應該同樣有著不死的研究精神,才算是真正貫徹了研究生的意志,因為研究
生就是研究「生」,才能修煉成不死的研究魂。

如果說理性的極致是哲學的話,那麼感性的極致就是愛情了,身為研究生,當然都有必
要作一番研究,才算有意識到人生重要的課題,愛情這種東西,宗教與道德常會避而不
談或是默默無言,但裝作沒看見它的情況下,事情並不會自動解決,要成為一個全人格
者,所有的問題都有必要作深入的思考與研究。

世界上沒有完全理性的人,如果有,那個東西就叫做機器人,人之所以為人,便是融合
了感性與理性為一體,所以自稱理性的人,都是建立在自己是感性之人的基礎上,才有
所謂「理性」這回事,就如沒有所謂的完全客觀,一切其實都是「相對客觀」的「主觀」
有意見、有判斷即代表背後有觀點,而有觀點的思考進路,怎麼可能是「客觀」的呢?。

一位哲學家說的好,「所有的科學都是假設在有一個虛擬的觀察點上面」,人在思考任
何事時,都會先在某個地方設好攝影角度,然後以這個角度來觀想事情,幾乎所有實驗
的背後思路皆是如此,就如我們如果想像自己死亡,如果我們不先設一個角度看自己的
姿勢,我們好像不太可能想像的出到底自己死亡是怎麼樣一回事…

由於莫明其妙的好奇心,有時候會做一些質性研究,問問一些朋友對愛情的態度,得到
的一些答案與坊間愛情書籍常有所差異,但頗有意思,或許所謂的「愛情」這種東西,
是一群人看了一些知名作家寫的書後、或是接受了電視等媒體的傳播後,所形成的一種
集體潛意識,大家都覺得好像是這樣,但實際遇上了又覺得不太像是這樣,從這一點來看
我們的歷史觀也是如此,會寫書的人大部份都是多愁善感或感情豊富的人,像劉邦或是
項羽這種大老粗怎麼可能寫書呢?如果他們這些真正的主角寫史書的話,應該會出現「今
天幹掉項羽三十萬人,只有一個字,爽!,阿邦 留筆」這種東西。史書都是事不關己的
旁觀者與配角寫的,有時候不禁懷疑,他們真的有那麼了解主角嗎?(大部份的人連自己
的老爸在想什麼都還不知道)。

說到這裡版主就想到版主的老哥十二年前的成功嶺日記,版主的日記都是今天學了什麼
啦,長官都很愛護我們啦,過得很充實,來到這裡成長良多,成為一個保家衛國頂天立
地的男子漢啦等狗腿文,而我老哥的日記上面寫的卻是這樣:

「今天指揮官來看我們訓練,結果一上台就講了好久,害我們在集合場晒了一個上午的
太陽,我的心裡只有一個字------幹!!」。我記得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日記時差點從床上
摔下來,實在是太勁爆了,重點是那個「幹」還是word200號的大字,我很好奇第二篇
寫什麼,又再翻了第二篇…

「今天早上一起床,班長就在那邊嘰嘰歪歪,明明沒什麼事也要找我們這些新兵麻煩,
我的感想跟昨天一樣----幹!!」這次的幹字有一張B5的紙這麼大,我心裡想,我老哥
的膽量跟這個字恐怕已經是一樣大了吧…

第三天的內容是「今天早上去集合場踢正步,踢完回來就擦槍,我的同袍擦槍擦到我
的褲檔上去了,害我看起來像是尿床,心裡實在很不爽,還是只有一個字---「幹」。
我看到這裡快沒笑翻過去,結果後面一整本書有半本的感想都是幹,我心想,這種東
西傳到班長那邊批改,怎麼會沒出事呢?

結果班長的批示也很勁爆,「其實班長的心也很「」,不過這個字大家知道就好了,
不用寫出來,要寫也不用天天寫,還放大,萬一連上長官因為這件事被「」,我看
你也只能天天「」「」叫了…」看到這種日記與批示,我記得我當時的嘴巴有很久
都合不起來…

奇怪,為什麼會寫到這個,哦,想起來了,這裡的意思是說,我們的想法會被文字的
創作者所制約,我們透過他們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就以為世界是這個樣子,於是這
些觀念就直接替我們思考,我們也就慢慢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寫書的人通常
又與真正的當事者思考模式不太一樣,透過第二手資訊的眼睛來看世界,真的可以看到
真相嗎?

所以說,所有的知識都值得我們再度懷疑、需要我們再度研究,而從自己的身邊開始
研究,才是一個心口如一,以研究為職志的研究「生」啊!!

本來好像主題是對愛情的質性研究,寫到後來怎麼變成這樣?,果然還是只有一個字,

「」!!---(請自行填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