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一個慣於使用文字的作者而言,必需透過不同的題材,不同的媒介,不斷磨煉自己掌握文字的能力
,當然,一個人是在話說完之後,才知道自己心裡面想的是什麼,於是,我們可以透過說故事,聽到自
己內心真正的聲音。
其實這部小說的草稿己經寫就己久,不過一直未曾公諸於世,一方面當然是懷疑這樣的作品會不會過於
另類,一方面要駕禦這樣龐大的架構,也非常力所能及,寫小說其實是很不容易的,首先當然是要有一
定的語文程度,接下來就是敏銳的人性觀察力,在切換不同角色的立場時,還能夠賦與每個角色自己的靈
魂,而不是透過不同的嘴巴,說出同樣的思考模式,「眾人一口」是寫作小說的一大忌,另外,如何吸
引讀者興味重重的閱讀下去,又更是一大挑戰,整體的佈局如何讓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更在閱覽過
後,餘味不絕、引人不斷懷想,方是小說文學之最高境界。
讀者可不是笨蛋,尤其是現今各類網路文學充斥的時代,沒有自己的特色與符合讀者的某些調性,可以清楚的預告,
將是無疾而終收場。從漫畫跨足到小說,其實是一道非常大的鴻溝,漫畫家使用的比較是屬於右腦的空間智慧,而
小說家則比較屬於左腦的思考邏輯,不過,若能悠遊於二者之間,同時感受兩者創作的旨趣,倒也是別有情趣。
不過為什麼會創作這樣的作品,仍是事出有因,從學習英語的角度來說,從國中開始,我們就被強
制灌輸文法,例如字母的第一個字要大寫,第三人稱要加s,種種莫明其妙的規定,記住後面就忘了前面
,每每在英文寫作時,便掛一漏萬、丟三落四,於是用進癈退,便在大學後,把悲情還諸天地,然後把英
文還給老師,直到快要就業時才發現,好像英文還是有那麼一點重要,於是乎,只好把準備放棄的英文再
拿回來重讀,繼續過者與英文奮鬥的日子,如果我們可以透過某種設定好的劇情故事架構,幫我們將這
些莫明其妙的文法以可以理解的邏輯貫穿起來,並能欣賞不同語言所架構的想像世界,那不是一件很美
妙的事情嗎?。
日本的小說與漫畫近年來慢慢出現一種現像,也就是所謂的情報系漫畫與情報系小說,這種類型的作品有一
個特色,就是讀者不只可以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感受作者劇情架構巧妙的安排,也能透過小說進行中,與
主角一起明察暗訪中然後學到實用的專業知識,例如日本推理界的天王-東野圭吾,便將其理工的背景完全
展現於作品當中,讀者在看小說時,也不再被說是讀了沒有用的垃圾, 利用有興趣的事物來帶動無聊事物
的學習,便是稱之為「任天堂」原則的學習智慧。
於是乎,這個融合奇幻文學、角色扮演、語言學習、語言哲學、動人插畫、渾沌年代、心智圖法、記憶術的
實驗性複合功能情報系小說便在此橫空出世,當然,所謂的網路文學是作者與讀者所共同型塑出來的,這是一
個維基百科的時代,而這樣的作品,也需要讀者的不斷斧正,方能可長可久的延續為之。
由於此長篇架構極為龐大,因此另設一部落格作為平台,靜待方家之指正為幸
網址如下:
target="_blank">http://www.wretch.cc/blog/mybeauty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