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剛去剃頭,因為沒什麼錢,所以去理一顆二百多塊的頭,為了省錢,便去家裡附近的
一間家庭理髮部,一般家庭理髮的理髮師都是歐巴桑,沒想到這次去的這家很特別,
清一色都是年輕美眉,而且價格還很便宜,讓我感到有些驚訝,我當下的反應就是--該不
會這理髮部是這些美眉拿來練刀用的吧?,這樣的話,我這鳥頭可會進化成鴉頭耶…

後來發現,她們的技術還不錯,不只價格公道,剃出來的造型也不會太保守古板,頗有
物超所值的感覺,我就覺得奇怪…

「妳們還這麼年輕,幹嘛不去一些裝潢比較好的理髮院或沙龍,這樣賺的比較多啊」
「這你有所不知,現在外面許多表面看起來很豪華的理髮沙龍,其實沒什麼客人」

「聽妳這麼一說,好像也是,景氣不好,太貴的理容院都沒人要去」
「所以我們才採取這種市場區隔,主打中低價位的客人」

「那妳們的小姐能接受這樣的待遇嗎?」
「其實客人還不少,只是以量制價的結果,會比較累就是了,但錢肯定是有做就有囉」

想一想,理髮界的生態是如此,每一個行業似乎也都差不多,隨著M型化社會的來臨
消費者愈來愈少,賣東西的人還是很多,賣不完的東西也一直堆著,其實我很懷疑
人類的市場經濟還可以撐多久。

當然人絕對是不會停止消費的,只是我覺得日後人們的消費習慣一定有所偏癈,而且
特別集中在某些產業的趨向,久而久之,就業市場勢必一定是僧多粥少。

於是換我說了
「其實我們研究所畢業的,也沒好到哪裡去」
「怎麼說」

「錢太少的不想做,因為覺得好不容易唸個研究所出來了,還做沒什麼錢的工作,太不值得了」
「不過好的工作找得到嗎?」

「想要找也是有,但是很辛苦、壓力很大,賺的錢要拿去繳醫藥費,沒什麼生活品質」
「那以你們的學經歷,做一般的工作,應該能駕輕就熟吧?」

「對呀,找一個簡單的工作,不用花什麼大腦,然後在家裡當宅男,倒是蠻快意的」
「那娶老婆之後怎麼辨?」

「啊…不要問我這個問題…」

我當場發瘋,從理髮院奪門而出…

其實我在觀察過不同的同學後發現,每個人評量自己未來工作的標準還真的不同

有那種修行人的同學
「我畢業後要去修行,當義工,過不一樣的生活」
「那你讀研究所幹嘛?」我好奇的問
「只是隨緣」他雲淡風清的回答
難怪這傢伙口試的時候,還有心情跟教授開玩笑,完全不緊張,果然是成敗己無動於衷

還有那種還是不知自己要幹嘛的同學
「我畢業後決定留下來當助教」
「那你讀這研究所要幹嘛?」
「誰說讀了某個研究所就一定要作相關的工作呢?」
我想想也對,如果一個產業己經成死體化,一直執著於此,也不是辨法

還有那種一畢業就決定當業務員的同學
「我要去賣汽車了」
「那你讀研究所幹嘛?」
「來訓練我的口才」
輸了,難怪這傢伙一直每天能跟教授哈啦,論文根本是用嘴巴做出來的

當然也有那種以學術為志向的同學哦
「我要繼續我的研究」
「那你對這領域的前景看好嗎?,對自己有信心嗎?」
「這個問題,你如果不要問,我好像還蠻有信心的」
其實做什麼事最好都不要問理由,不然還真的會開始懷疑自己所為何來?


大部份的人好像都是到了生涯的轉捩點後,就輕易的捨棄了以往發展的基礎
當然這應該是世局的變數使然,也可能是普遍船到橋頭自然直的習慣使然。

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這現像,似乎能看出一些端倪

生理需求型-這些人窮怕了,因此有錢賺的事,拼命也要去幹,最積極的就是這種
自尊心-也不知為何要讀那麼高,但為了自尊心有面子一點,才去混個學歷
愛與隸屬- 有錢也有自尊,開始追求生命品質與生活享受,或追求心靈世界
自我實現-什麼都有了,錢也賺夠了,開始做一些公益的活動


其實這些型式在同一個人身上就常常發生,只是會隨著時機而發作

一、剛開始工作,超級積極,發誓一定一年一定要賺個一百萬,生活才夠用
錢有在賺,但覺得賺的很累。

做到第二階段,錢好像存了一點,但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這麼累要幹嘛?
開始懷疑別人賺的錢是不是比較多?。

第三階段,也找了一個不錯的工作,開始想投資股票,讓錢滾錢,生活
好像比較好了一點,但總覺得其他人的工作好像比較好。

第四階段,錢賺了不少,但時間都花在工作上,開始懷疑自己生命的意義?

第五階段,將工作丟開,開始投入自已覺得有意義的生活。
但又會覺得之前人生的苦苦追求,好像很白痴。早知道可以重來的話,就不要這麼過。
但不這麼過的話,又變成停留在前四階段。

其實每個階段都不會滿足的啦…

話說回來,追女朋友時好像也是一樣,
追不到,很痛苦
追到了,覺得好像沒想像中那麼好。

欲望不能滿足,好遺憾
欲望滿足了,好空虛…
下一次只好找一個沒那麼容易滿足的欲望,這樣或許
會衝比較久。

知道煩惱是常數以後,心情不知會不會稍微踏實一點…

因為有的煩惱,還是在某種條件下才有資格有的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