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可以一邊坐船,一邊觀賞美麗的河畔風景,好像在國外才有啊…)
子計劃六:
各國集體潛意識比較研究
精神學家榮格曾經提出所謂「集體潛意識」的理論,也就是說每個人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獨立
而自由的思考者,實際上卻是受團體、組織、文化、歷史、基因的無形制約,而這些歷史與
文化的不同,又常常與所處的地型與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從某個角度來說,也就是「風
水」的關係,華人常常認為東南亞國家的人民落後而懶散,但他們會形成如此自成一局的獨
特風格,其實仍是情有可原。

與我們所處位置的溫帶不同,熱帶國度的農業與畜產、漁業是相當豊盛的,稻米甚至可以
到一年四熟、舉目所及盡是溪流,因此對於當地民族而言,為日常的衣食謀生,一直都不
是需要放在心上的事情,而華人的成語中,例如年年有餘、豊衣足食,背後都隱藏著人丁
眾多、飽暖不易的恐懼,因此隨之形成的文化便是汲汲營營於食衣住行的功利思想、或是
經世濟民,挽狂瀾於既倒的儒家胸懷,從這一點和東南亞民族比較起來,便成了決然不同
的思路,其實東南亞民族的人民並不懶,只是他們在衣食無缺的情況下,自然將重心擺在
平日的休閒與聚會上,從某個角度也可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和東亞中日韓三國比較起
來,可說是別無所求,既不著眼於平日財物的準備,也沒有時時需要防衛異族攻打的心理
,翻開中國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充滿了戰役的戰史,有著棉裡藏針的宮廷鬥爭,也有千
軍萬馬的沙場戰鬥,在這樣歷史形塑之下的人民,自然在心思計謀與未雨酬謬的素養
,自是變態的超乎異國,於是「競爭力」也鶴立雞群,觀乎現今東南亞所有國家的經濟
權,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控制在華人手中,便是為一明証。

而在這樣的集體潛意識的制約下,我們接受了文化約定俗成的催眠,自然會對異國人民的
行為舉止,有時便會感到無法理解了,一般人的想法中,都認為傭人是下人,是一種居於
人下卑賤的職業,但對東南亞國家的人民而言,婦女的地位是崇高的,負責管理家中大大
小小的事務,也理所當然的掌控經濟大權,東南亞的男人在家中必須聽從女人的安排與
建議,因此像菲律賓的婦女,一直認為能夠管理家庭、整理家務是一件崇高的任務,當然
對於到異國來作菲傭,是自然而然而無所羞愧了。泰勞也是同樣的情況,來到台灣工作
的這些人,都是很有企圖心的外勞,並非華人一廂情願的認為,對方都是走投無路才會
來異國打工,而也由於如此潛意識對他們的誤解,自然就發生許多華人雇主歧視外勞,或
是苛剋工資的無理情事,許多台灣人還真的以為自己比別人先進,卻沒發現,那是人
家根本不想和我們計較的關係。

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日本人的歧視傾向更是較諸華人過之而無不及,他們對自已民族的自
信心,已經到了歧視白種人的程度,這是由一位在日本工作十數年的法國作家觀察出來的
結論,但日本人真的是天生如此優異,一斯不苟、認真而執著的嗎?
從韓國人的角度來看,就非常的不服氣,韓國人認為,日本人的運氣,簡直是好狗運,一
個掀起二次大戰腥風血雨的戰敗國,居然能在短短的五十幾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
背後運氣的成份,其實不可謂不大,例如韓戰的爆發使得豊田、本田等汽車工業,因為美
國軍需之緣故,而得以突飛猛進,又由於共產主義的擴張,使得日本在折衝的過程中,避
免了當時戰勝國的索賠(在台灣的角度,是以德報怨),但在日本人的外交思考中,卻是
以不用索賠換取外交承認,而日美安保條約的制訂,又使得日本不需將大部份的資金
投注在國防需求上、而得以全力發展經濟,另配合美國戴明博士的品質管理觀念,與本身明
治維新以來的工業基礎,終於成就了現在於世界經濟不可一世的地位。

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人真的天生有那麼優越嗎?

在研究所的環境中,常常看到有些人,不經意的表現出自已的優越感,他們卻可能不曉得
那是因為別人根本不將心思放在此人所關心的事務上,也有許多不同的因素,影響著一個人
在不同層面上的表現,更有的人是習慣藏拙而不易示人,這世上的價值觀太多,也各有
其理路,輕易就認為對方不如已、對方不努力所以落後、對方不長進所以失敗
,恐怕都是無知於這世上有著不同價值觀,每人追求的東西也都不同的真相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