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拾了繪畫的樂趣,主要是因為有了好的繪圖工具,隨便畫好像都還蠻好看的,
並不是我功力變好了,而是工具變好用了,當然或許是原先的手繪基礎也還可以,加上
 程式有
計算繪圖軌跡與轉折處加重描圖的功能,看起來就蠻專業的。

現在的科技很可怕,而且非常有可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讓我們見証「真正虛擬實境」
的產生。

以我們的感官來說,我們有五官六感--即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界則是所謂的色聲香味觸
法,但我們是真正接觸外界嗎? 其實也不完全是,應該說是我們有可以和外界「溝通」的
感受神經元,才間接藉由這些神經元得到我們所謂的「感受」。

簡單來說,我們所感受到的事物,完全都是本來就在我們身體裡面的東西。

科學家知道這個道理,於是開始發展許多幫助我們自行刺激神經元的技術,這跟我一直在
的孵夢技術很像,都是一種將神經元做複合疊加變化的一種應用。

我們來看看現在科學家已經發展出來的感官模擬技術

眼---三D立體視覺、雷射全像技術、裸視三D螢幕(最新的技術是直接刺激大腦,使腦袋
      產生畫面。)

耳---合成音、低頻宇宙音、音樂毒藥、腦波共振音

鼻----化學合成香水、個人電腦下載味道技術

舌---植物仿生肉、化學合成水果香料、嚼勁合成技術

身---微電流觸覺模擬系統、觸覺刺激技術(利用不同的電流去刺激身體上的神經元,目前可
      以做到手指觸摸感應板出現滑溜、摩擦、厚重等感受。

意---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催眠了。

從這些感官模擬技術來看,我們人類可以感受到的感官刺激其實很有限,或許應該這麼說
,神經元的刺激是有限的,但是神經元的組合刺激卻是無窮的。

自古以來有一句話說的是沒錯的「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另外一句話也很對
,「萬變不離其宗,愈變愈相同」。

以上這些道理我好像在以前的文章都有提過,現在我們可以做進一步的探索,那就是我們
如何有效的應用自己身上的神經元,透過靈活的調變來讓自己有更進一步的體驗。

在佛經中有提到人有所謂的「阿賴耶識」,意即我們每個人有自己的一個小宇宙,這個小
宇宙又稱之為藏識,有我們累世以來的記憶與種子。

「你笑了全世界跟你一起笑,你哭了只有你一個人在哭」

我們表面上是活在與其他人共存的世界,實際上還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也就是一切都
是相對於自己的心情與感受,而這些感受卻又是自已「內建」的「機能」。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一直透過「外在」來玩自己的「內在」。

然後我們透過很多活動或行為來刺激自已身上的激素---腦內啡、多巴胺、催產素、乙稀膽鹼
,有時候我都會想,人做很多事好像都很事倍功半,如果能加速感受豊富的進程人應該會更
 早進
化成更文明的世界。

(所以有人把迷幻藥LSD當作開悟的工具也是有它的道理)

而內在神經元的疊加之所以產生不同的感受,跟色彩的組合使人有繽紛感一樣,都需要藝術
家般的技術與素養,方能調配出最棒的生命。

於是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色彩我們都有了,但我們卻不懂得如何調色,我們到底有沒有勇氣去
相信並實踐,我們內在本自俱足的莊嚴華美?

 夢境的練習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進路,因為作夢正是一個人調節神經元最好的時刻哩。

而每個人的條件都很不相同,如何針對自已的特性,訂做屬於自已的神經元操作模型,也是
一個需要好好思量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