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過年的期間都在感冒,導致對人生的思考更深刻了


行屍走肉的去玩,行屍走肉的打牌,行屍走肉的吃飯


似乎可以很確定的是,玩樂的基礎一定是建立在心情上,而心
情的基礎則很大一部份建立在健康的身體與人生觀上。


此外,人對於一件事是否產生興趣而引發一連串感受思想與行為
的動機,很大一部份是建立在故事的意義性上。


人一直向外找尋可以展現人生意義的進路,這也是為何,明明很
多我們或許可以証明沒辦法証明有絕對意義的議題,都這麼的受
人觀注與討論著。

如同這次的選舉,一方的任何勝敗對於大多數人民而言,其實都
不會有太過切身的影響,雙方政黨所宣稱的口號與實際作為,也
不一定會一致,畢竟其中為了現實觀感考量而作出的形象營造因
素是不得不然。

每年回家如果遇到親戚也總是會出現地雷問題

加薪了嗎?
升官了沒?
結婚了嗎?
要生小孩嗎?
有男女朋友嗎?
考試有考上嗎?
對未來有什麼規劃嗎?

說來這些問題其實也很普通,但被問到的人心裡多少都有鬼,所
以會感到敏感。

而有趣的是,人似乎只能透過這些問題來比較,或者是定義彼此的關係。


這樣才有故事可以說。


而且當一個故事大家都在說也都很喜歡說的時候,故事就已經與真實密不
可分,已經陷入不能說其是否真假的境界。


說起來,一個人到底是幸不幸福,其實蠻大一部份決定在自己的認定,而
認定參照著比較,例如如果要認定自己幸福,就要去看到人生本來就有不
如意,珍惜目前擁有的並放大感受的敏感度,不要一直去注意自己還沒得
到的東西。

活在當下的一種在己存有

可是人為了要實現心中的那個故事,要成為一種「為己存有」,便開始認
定自己還不夠,需要再去爭取什麼而証明什麼,讓自己因為有著不斷向前
的姿勢而驕傲,使自己更有自強不息的意興風發。


兩種認知都有利有弊,彼此有互相拮抗的用途


於是最後我們就只有問。


故事到底是完結,還是不完結的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