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1906年12月30日-1995年12月25日) 

我突然發現我很佩服這個人,因為他提出了非常有意思的觀點。

Levinas 師事現像學大師胡賽爾多年,對於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知之甚詳
 

列維納斯認為,胡塞爾的現象學以及海德格的存在哲學的盲點在於其整體的思想
 結構都關注在「存在者」(existent)通往「存在」(existence)的存有論途徑
 上,他則是逆向思考,思索「存在」如何到「存在者」,並且將優先性讓給了
 「他者」。 


引自【他者哲學】  :回歸列維納斯  書摘: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50603 

 

他採取了與師父、師兄相反的研究進路,那就是不將重點放在「存在的有」,
而是將重點放在「存在者不曉得的「無」」。

一個人要先存在,才能知道自己存在,而就算知道自己存在也還是不知道的事物
,就是「它者」---「Other」。


前幾天與一位哲學系的學弟聊天,我們突然發現這個我們所「不知道」的「它者」
 居然可以拿來「解決」「知道」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也就是說

有些困擾,「不知道」就不會有,「知道」了,反而就被困住了。

因此如何讓自己維持在最好狀況的「不知道」,將成為一種知性人生的最高藝術。

這聽起來很玄,我們兩個哲學心靈一邊研究也覺得很玄,怎麼「不知道」可以
達到的效果比「知道」還大呢? 

這真的是很耐人尋味的一件事。


其實我們這種哲學家個性的人,很容易陷入一種理論的自high,不過,哲學家
的腦袋因為知曉太多有影與無影、合理與不合理的理論,我們基本上都還能
準確標定各種理論的定位與價值。

如同實用哲學所說:理論不需要是「真的」,只要「有用」就可以,而且「真
的」理論不見得比「假的」理論高明。

例如大部份的現代人基本上都認同「科學主義」是「求真」的思考模式與理論
 架構。


但因為科學目前所知的還是太有限,人們沒辦法把所有的煩惱與憂愁都交到科
學的手上,人們還是會將自己身上所謂「押注未來的籌碼」適當的放在「玄學」
 、「哲學」、「
靈學」、「宗教」上面。

所有的事物,似乎只要「己知」之後,就立即變得扁平,沒有神聖感、沒有神
秘感,而這樣為自己「所明確了解」的事物,沒辦法讓心靈獲得救贖。

人基本上是一種傾向設想自己的靈魂可以投射到無限未來的存在,怎麼可能輕
易接受「知道」對自己所設的當下定義與限制。

科學家有科學家的道德與虛偽
宗教家有宗教家的道德與虛偽

只是前者不去自知,後者不去承認

其實寫到這裡我就發現我的人格非常矛盾了。各位有在follow我文章的網友應該
會發現,我的矛盾人格已經存在且扭曲己久,矛盾到我每次重頭省思自己一次,
就覺得自己的立場又變動了,不,或許可以說是二極化的劇烈擺盪。

不過在這種立場極度擺盪的情況下,我才得以完全相反的思考模式來看待同一件
事,我相信或許藉由這種內在人格的交叉詰問,可以幫助我更了解「真理」。


●首先我自認是一個很有宗教情操的人,從小就自覺將來必定誠心皈依某個宗教並有
  所成(萬一沒有中意的宗教可能就自己創造一個了)
 
●從15歲到22歲的黃金歲月,非常深入的在宗教現場中觀摩學習,同時感到有所不足。
 
●尤其在接觸民主自由思想與科普知識後,科學實用人格開始成長茁壯,更開始質疑
 「宗教組織」的「正當性」與「愚民思想」

 
●接著進入科學人格與宗教人格大亂鬥時期,有時科學獲勝,有時宗教奪標。
 
●再深入研究又發現其實科學的基礎很「宗教」,而宗教的極致很「科學」,於是
   對於「名相」與「概念」還有「分類」這些「定義」本身,覺得其中有鬼,原
   來,所謂的「科學」、「宗教」、「玄學」、「宗教」、「歷史」等等觀念都受
  自己讀過的書、看過的事、見過的人、社會文明的暗示、自己的認知歷史所「染
  污」,也就是說,我根本是透過某種非常「片面」且「被自動制約」的方式被植
  入想法,儘管這些想法是我自己植入到自己腦袋的。

●最後我發現其實我什麼都不知道,每一門「專業」只要問的夠深,它的尾端
  都是一個無盡的「它者」,無盡的「不知道黑洞」。

● 科學家很喜歡的奧坎剃刀理論乍聽之下很有道理,但是那是在「應用」的角度上
   上「好用」,但在終極真理的追求上,它其實是很愚蠢的觀念,因為我們其實也
   很清楚,「簡單」比「複雜」可能還要更「複雜」,不,應該說,世上哪有什麼
   「簡單」的事物,任何事物只要想看得更清楚,永遠都可以更複雜,而且,世上
    的事物永遠與他者有無盡的指涉,「簡單」與其說是實相,還不如說是一種人類
    偷懶不想作深入了解的一種「觀點」。

● 我所認識、耳聞或不認識的頂尖科學家,信仰宗教或某種特定玄學觀點的人跟一般
   人一樣,都呈現常態分配,我想其實大家也都很心知肚明,大部份的人都在兩邊押
   寶,一邊押在自已「知道」的這邊,另一邊當然是押在「未知」這一邊,因為我們
   非常清楚,自己終究是人,不是神。

●不需要科學的証明我就可以在這裡告訴大家,人類永遠不可能「証明」自己知
曉所有事(尤其在「測不準定律」証實了當前科學觀察的侷限性之後),人們某種
程度上也就註定要與這個未知的「它者」共存亡。



「為學日增、為道日亡」
「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始動被雲遮」

  儒家教我們要吸收學習,努力去知道
  釋家或道家卻教我們要去除執著,努力達成「不知道」

從nlp的研究看來,其實煩惱憂愁與心理疾病,是病人因為「知道」才「學到的」
,某種程度上可以這麼說,心理疾病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患者不小心學會的
 「心理模式」。


這也是為何神經語言程式在激勵人心上的效果一直為人所稱道,他一開始就不把
心理病當成病,而是讓「病人」學會更多的「思考模式」,提供更多其他的「快樂」
與「選擇」。


因此我後來也想通了,邏輯與非邏輯這兩條進路應該可以同時進行,我們一樣可以建構我
 「知道」與「知道」之間的「互相指涉」,但我們也應該容許「不知道」的「它者」,在
 我身上執行它不合邏輯的「作工」。

我再也不把「本體界」與「現像界」攪在一起,互相辦証,因為這兩者可能一開始就
是二條平行線,一條在時間的範疇內,而另一條卻不在時間線上。

將「存在」與「它者」拿來作比較討論,或許就是錯誤的開始。我們最多只是「猜想」

而哲學家就是喜歡滿足這種「猜想」,也透過「猜想」建構理論、建構觀點,建構這個
人類「似有似無」「似安全又危險」「似偉大又愚蠢」「似珍貴又不值」的文明。


最後我們來列出「不知道」的所有好處,讓大家想一想,我們的一生是追求「知道」好呢?
還是追求精明的「選擇不知道」比較好呢?也或許如同我現在的狀態,一邊認同「知道」
,一邊認同「不知道」的兩者都一起來好。


● 有些事你不能事先知道,你也不能事先問意義是什麼,因為一路問下去,你會發現似乎
    沒什麼意義,倒是你誤以為有意義而努力去做時,反而有機會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意義
    這告訴我們有些事先「不要知道」比較好。(不要跟哲學家合作作生意,因為還沒開始賺
    錢,哲學家就會問,我們賺這麼多錢做什麼?)

● 喜歡的對像跟別人去約會,這種事當然是不知道比知道好,因為知道了卻不能做什麼
    ,只是煩惱與不安而己。

● 我們很多事都「不知道」,但其實別人也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聰
    明」人,他們其實所知極少,但只因為他們更相信別人「更不知道」,所以靠「行銷虛構
    產業」賺了很多錢,而別人也樂於被他們「行銷」,他們真的是非常善用「不知道」的人。
    (在這裡,虛構產業的定義很廣,包括各種看得到但摸不到的「名牌、學歷、金融商品、代
      幣、身份)

    就我的觀察,這個社會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有學歷的笨蛋,一種是沒有學歷的笨蛋,有
    學歷的笨蛋因為自己有學歷誤以為自己聰明,而沒學歷的笨蛋因為自己沒學歷而誤以為
    別人更聰明,於是間接顯示出了「知識」的價值,也讓「教育體系」、「校園經濟」、
   「留學經濟」得以成長壯大,有趣的是,我們千萬不可以一起搓破這個幻象,要知道,有
    些「實話」,只能留給「看起來是大師的人」來說,對社會比較有「貢獻」。
    (話說團長我也好希望大家也誤以為我是大師啊,但因為我實在太忍不住說實話,造成演
      的不像,這種實不符名、質勝於文的滋味真不好受)

● 知道很多的人與不知道很多的人其實都不知道,但知道自己是怎麼不知道,或是知道自
    已所知道的知道彼此之相關的人,就會讓人感覺比較知道,而且知道這件事有時不是當
    事人定義的,是由「他者」定義的,如果說我今天寫的這篇文章,明天世界上所有的網
    友都給我按讚,說我是真知道而故意假裝不知道,我也會勉為其難的接受,而我的這種
    「不知道」,只要有人喜歡,願意買我的「不知道」,我就有「所謂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的價值」。不然大家以為那些小說家到底都知道些什麼?


●其實我們每個人也在玩自己的「不知道」,賭博為什麼讓人興奮,因為我們現在「不知道」
   明天與未來為什麼有夢想,因為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人們寧願活著也不要跟拿一億美
    金跟賈伯斯交換只有三天的壽命,因為我們「不知道」。

●選擇了立場就等於選擇了「知道」的進路。反過來就是選擇了不同方式的「不知道」,沒有
   人的「不知道」比別人的「不知道」還要高明,當然,前提是要自己這樣確認。

●寫書的人其實也「不知道」,但是看書的人卻看到「誤以為知道」,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運作
 「不
知道」的

●理論是我們知道但做不出來,實務就是我們不知道但卻做出來了,這兩者的交叉重疊讓我們
  誤以為有理論也有實務,讓我們誤以為「知道」了。

●原子的內部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都是「中空」,不知道的「它者」與「知道的存在」比
   例也是一樣。

● 再說的更徹底一點,有時候我們看一場電影被感動,跟某個人在一起很開心,面對未知的未
   來很雀躍,與其說是因為我們知道而感動,還不如說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而感動,我們比較是以
  「知道」的外衣來作為安全感的基礎,然後去「盡情體驗」我們即將面對的「不知道」

●所謂的「學習」,不就是由「知道」往「不知道」努力邁進嗎?當然同時也是知道更多「不知道」
   的開始


●建築之所以美,不在於「實體建材」的堆疊,而在於「空間」的營造,那美麗的畫筆,是在
   突顯奧妙的「留白」,我們這個世界,其實是努力的以眾多的「知道」來經營包裝「不知道」的。


從美學、生命、信仰、求知的角度來看,其實我們都很努力讓自己,微妙的「不知道」。


沒有人想看早就知道劇情的電影。


接納並享受「不知道」的生命態度,儘早與「它者」和平共處的生命態度。我想,就是所謂智
 者的生命態度吧。



因此我想我在某種程度上,應該要收回「教主需要把一切說清楚講明白」這句話,哈哈


我相信理性的價值,但我更敬畏「不知道」,因此偉大的神啊,祢可以因為我作了這樣的表態
 ,能夠將來在我死的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在天堂開
一扇小門讓我偷偷的進去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