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覺得自己長期熱愛電影、關注電影劇情模式的人,都有必要好好認識這個集導演
、劇本/小說作家於一身的奇人。

也就是大名頂頂的希區考克。

曾經為了寫劇本去圖書館借了一大堆如何拍攝電影的書,結果幾乎每一本都會提
到希區考克這傢伙。

有的作家書賣的很好,但其實只是因為出版社很會行銷,根本未曾寫出一篇動人的
故事。

也有很多作家一生中只寫出一篇動人的故事,從此沒沒無聞,或許這個人未曾成
功過對他還比較好,至少他可以看出自己的江郎才盡而儘早作轉行的覺悟。

也有的作家其實一開始是沒什麼才華的,但因為出的書莫明其妙紅了讓自已誤以為
有才能,於是才認真努力創作,反倒証實了自已一開始的誤會。

而希區考克厲害的地方在於,他一個人就可以寫出數百篇劇情截然不同但又稱「情理
之中、意料之外」的動人故事。

我們聽歌時常常會發現一種現像,怎麼這個歌手每次出專輯曲風都沒什麼改變啊?
是不是才華已經被榨乾了?

還有所謂的一片歌手,只出了一張專輯便銷聲匿跡,連維持曲風有同樣水準的能力
都沒有。

有的歌手則是能不斷創作出引人入勝,愈見成熟圓融的作品,這時候我們就不免
猜想,或許有些人真是音樂之神眷顧的天之驕子,給了他們這麼多的才華。

也或許,這些都是我們這些聽眾表面上的觀察,實際上能夠不斷推出新鮮且優質作品
的人,下的苦功真的比別人多,他們可能確實有其吸引「幸運來敲門」的基礎。

帶有強烈希區考克色彩的這一部「變身殺人事件」有著非常濃烈的悲情氛圍,看這部影
片的試映時,我耳朵旁自然而然出現一首歌的旋律,也就是「鄭智化」的「單身逃亡」。
(經網友提醒,原來原著小說是道格拉斯。甘迺迪寫的,只是風格酷似希區考克,寫到
這裡,發現我前面的癈話好像很多…哈哈)

悲情的原因在於,主角實在是很無辜,為了讓家人小孩有更好的生活,每天辛苦的工作
,最後居然被妻子背叛,卻在前往妻子情夫家中理論時,在激烈的爭執下,出於自衛而
不小心致情夫於死,在這樣被命運圍剿的情況下,他要如何變身自保,便是這部片耐人
尋味的地方。

這個人實在很可憐,我們會關心他究竟要怎麼處理這個說不清楚也難以辯解的困境。

如果設身處地,我們可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

「因為與妻子的情夫爭執,在自衛的情況下殺死對方,到底自己該不該去自首?尤其
是當法律很可能判定自己是蓄意殺人的情況下?」

被背叛被攻擊還要因此去蹲苦牢,卻讓背叛的妻子在牢外支配自己的財產,這說得過去嗎?
這對得起自己嗎?

因此主角的反應或許就可以被理解了,那就是他決定在無人知情的情況下,以情夫的名義
發電子郵件,向大家通知他要出國很久一段時間才會回來,製造出這個情夫就算不見,也
沒有人會懷疑跟自己有什麼關係的氛圍。

第二個步驟則是想辦法讓自己出國,畢竟隨著刑事鑑定技術的日新月異,很多事終究掩蓋
不住,釜底抽薪之計還是先出國再說,以自己的律師身份與財產等條件,想辦法在國外成
為另一個人,這樣的想法應該也很合理。

角色的反應都是合理的,只是發生在角色身上的際遇很不合理也很不公平。

由於這樣的劇本太符應人生,映射了人生最深沉的無奈與現實,因此給他五顆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