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書籍中有一本書很有名,叫做

「比利的二十四個人格」,這是一個在國外發生的真實案例

當事人在變換人格的時候,不只不同性別人格的肌肉力道不同,居然瞳孔顏色也會跟著改變。

科學家對這件事也一直百感不解

宗教人士通常會把這種現像解釋為「附身」、「卡陰」或「附魔」。

以我個人的觀察,我覺得很可能我們身上每一個細胞,就有屬於自已的「人格」,當然,聰明程
度大概是「阿米巴原蟲」等級。

就跟數位邏輯的電子元件一樣,電腦之所以有如此強的演算能力,也是一堆電子元件整合起來而
促成的。

柏拉圖在千年前就提出「身國一元論」了,那代表其實古人早就發現我們人類的人格恐怕不是那
麼的統一,比較像是所有的細胞經過協調與討論後,整合出唯一的意見,才讓大腦來下決斷說,
---「這就是我的意見。」

古代中國道家也說三魂七魄,這就暗示了人的靈魂恐怕一直都不是只有一個,因此道家儀式常常
要為中邪的人招魂,以免這些人受驚之後失魂落魄。

器官移植之後,器官受贈人會開始出現一些贈與人生前的特殊習慣與脾氣,這現像在國外有大量
的統計數據來佐証,美國人前年之所以翻拍李心潔「見鬼」中情節的電影,也是著眼於確實有
「細胞記憶」的真實現像。

不過,這時候大家就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我們身上的靈魂有好幾個,那死掉之後,到底
這些靈魂會不會分裂呢?

司馬中原研究阿飄很久,我記得他在一本書也提過,他其實蠻相信所謂的「靈魂元素說」。

靈魂元素說大致上的觀念如下:

●一個人的靈魂是部份靈子的整合體,但這些靈子也是可以分割與複製的,因此在道家會
  有分靈的說法,這也可以支持為何蚯蚓被分成兩半後,兩邊都可以存活的現像。(海星更猛
,被切成五塊之後,就變成五隻了)

●人類是一種靈魂細胞的建構體,每個靈魂如果將自身的靈子整合得愈多愈好,能量就會愈
強,靈性也就愈有智慧(因為類神經平行演算了嘛),如果能修成「不斷電」系統,那就可以
脫離輪迴了。

●靈子是會散逸的,因此才會有失魂落魄的情況產生,反過來說,也可以增加靈子,使自已
  更「強壯」,小孩子成長成大人的過程,也就是不斷的吸收靈子並將其內化成自已的一員。
 
●不過很多人身上的分靈來源不同,有的分靈會互相爭執、鬥爭導致這個人精神分裂,有的
  人就是跟某些人不對盤,背後也是因為彼此「分靈」不合的關係。

●一般而言,如果不常做「磁碟重組」的工作,靈子會習慣的朝「無序化」方向發展,因此
靜坐修定的效益某方面就是為了做「靈魂重組」的動作。

●不過基本上每個人還是會有所謂的「元神」,元神是主體,分靈是輔助,因此被附身不見
得會喪失意志或主控權。

●人在生前修持的如何,死掉的時候就會是同樣的完整性,靈界有很多層次,在比較低的層
  次還是需要粗糙的能量來供給靈子的養份,因此一些鬼神才需要與人們合作,求取普渡與
  供養,修持好的可以直接行光合作用,便不需要與人類建立這種恩威疪從關係。

●如果修持、道德或能量不夠,就會魂飛魄散,回復成基本單位的靈魂原子,並迴歸到靈元
  之海,通常我們會說那這個靈魂等於是被打散重煉。因此許多靈性宗派都很重視能量的取
  得與修煉,正是這個原理。

●生物在演化,其實靈魂也在演化,總體大於部份之總合,精神與物質的結合也是同樣的道
  理。在道家經過修行後,可以練成「出陽神」,應該就是一種「體化後的精神體」。

●佛家反對「靈魂說」可能就是因為知道靈魂有這種特性,是一種不斷整合又分散的意識記
  憶流,而且也認為眾生的數目是「不增不減」,從時空連續體的角度來看,以為有被分割
  的東西其實並沒有被分割,只是看的人覺得分割了,就以為有變多或變少的問題。

●從網路伺服器的角度來看,每個靈子只是一個節點,因此不用耽心記憶體不夠的問題,只
  要通訊協定有僑好,變成什麼形狀都還是能系統還原。(怎麼愈講愈像是計算機概論)


一個人如果仔細觀察自己的內心,就會發現自己總是心猿意馬,而且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
話,或許這一開始就不是我們的意志可以控制的,我們內在的多重次人格有自己的意志,如
同種子一般,會有自己成長茁狀的意志,這也是為何說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祂們知道一個
念頭種到腦袋裡面之後,就開始有自已的計算排程了。(等於是電腦中的多重執行緒)

另外,為了讓人可以適應不同環境,身體演化出不同的功能與器官,這些器官也會有自已的
「個性」,反過來說,肝有肝魂,膽有膽魂,一個人被割了膽之後會沒有「膽量」,中醫的
身心一元論在此也可以說得通。


所以有人才說,其實一個人光是普渡自已身上的眾生就普渡不完,誤以為向外才能做功德
其實是一種愚昧。

反過來說,靜坐為何能生智慧,一個人自處為何也可以了解世界奧秘,也是同樣的原因。

看出自己的內在多重人格是怎麼組合起來的,你就開智慧了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