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看了「聖嚴法師」的自傳「雪中足跡」,其中聖嚴法師提到他有一次打坐,居然坐到全身浮
了起來,他並不著重神通,因此只是輕描淡寫,以聖嚴法師的行事風格來看,他太不可能在這件
事情上說謊,而且他這件事還是在圓寂前幾年才提到,沒有太大利已的動機。

從這點來看,人的潛力實在是很可觀,端賴我們是否真的相信,而相信了,會激發出相對的力量
出來。


最近看了一篇關於超心理學研究的講稿,很有意思,分享給大家

資料來源:http://0123.net/blog/10349

超心理學研究的最近趨勢 (石朝霖 演講文)



各位會員先生各位來賓,兄弟石朝霖向大家問好。剛才承大會主席趙常務理事這樣稱讚,愧不敢當,因
本人的能力尚未達到此種程度。今天願以開發超感應世界爲題,做一些小小的心得報告。

我們人類天生具有五種超能力,第一爲透視力,第二爲傳心術(又稱他心通),第三爲預知力,第四爲
千里眼,第五爲念力。西方世界將前面四種超能力合起來,以英文簡稱之爲 ESP。

當前世界上已開發國家對於 ESP 問題,鮮有不進行研究者。美國有四所大學已開設超心埋學研究所。其
中已故的雷伊博士曾利用扔骰子來進行超心理的研究,譬如扔一次骰子要使之出現一點,有六 分之一的
機會,扔六百次就有出現一百次的機會。但只要運用意志的力量,扔時希望它出現“一”,心念“出現一吧”
,統計結果出現“一”的機會必定超過六分之 一。雷伊博士教導他的學生把骰子放在鐵絲籠內扔,結果照
人的意志出現的比率,比用手扔的更高。足以證明念力的作用是確實存在的。

念力在超心埋學研究中已成爲最基本的能力,其他超感應的能力也須靠念力來配合。記得四、五年前本會
曾借中國佛教會的禮堂,由我演講《念力的世界》,我就說 明我們都活在念力的世界中,每天過著你反應
我,我反應你的生活。譬如家裏的小孩做錯事,他就曉得爸爸今天可能不放過我、會罵我,心裏期盼罵輕
一點。做爸爸 的也會得到感應。可見大家每天過的家庭生活其實也就是超感應的生活。

日本人已建立一種概念,起源於 1983 年以色列人尤利凱勒訪日,在東京電視臺表演靠念力彎曲金屬湯匙,
千千萬萬個觀衆,帶著湯匙半信半疑地觀賞電視上尤利凱勒施術,結果家家戶戶的金屬湯匙真的 都跟著彎
了。經此一事件後,日人湧起研究念力的狂熱,整個超能力的研究就跟著白熱化起來。

依照日本的資料顯示,世界上設置超心理學研究機構最領先的是蘇聯,他們在境內設置了三十幾個研究所
,使從事超心理學的研究工作,經費編列折合新臺幣約一億 三千多萬元,蘇聯是崇尚唯物論的共産國家,
尚且如此。另據報導,美國雷根總統于就任不久主持國家安全會議時,曾特別關切 PSI(心靈戰爭)的研
究情形,指示CIA應將所進行的研究腦波影響人類思想和行動的資料定期呈報。

兄弟去年二月間正在美國訪問,八月到達東京,受到日本超心理學會會長橋本健先生的接待。他送給我錄
影帶說明他們已能做到靠念力把高爾夫球杆彎到折斷爲止,還能把電腦的磁性記錄用念力加以洗掉。尤其
是好多日本小孩,五歲六歲就受訓練培養這種能力,更加厲害。

這種能力應如何加以解釋呢?我想可用物埋學上的“觸媒”來試圖解釋。觸媒的存在是瑞典化學家費耳所發
現的。觸媒本身不發生化學反應,但它旁邊的物質卻受其 影響而引起化學反應。無生命的物質尚且如此
,其原理究竟何在?已成爲科學研究的一項大目標。我們本身如果充當觸媒,由於每一種東西都有其意識
作用,靠著觸 媒的念力要使旁人受到影響、發生反應也是可能的。

現代科學有兩大理論,一個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個是牛頓的力學。愛氏剛發表其理論時,全世界只有
七個人相信,其他的科學家都反對,如今卻舉世都表示敬 佩。不過這兩位科學偉人對於觸媒的理論都未有
明確的交代。由於意識念力的作用,藉觸媒爲基礎産生的力量,確可改變無形的時空或能量,甚至可把時
間拖長或縮 短,我們要抱著科學的態度去加以研究,應可稱之爲意識工學。

事實上超心理學的感應能力,或多或少人皆有之。就像我現在演講時,在座的朋友有幾位血液的迴圈就在
加速急促起來。有的在想我是否能當場做點示範,這也是感 應。一般人常懷疑自己有這種能力,但說起曹
操、曹操就出現的例子太多了,絕不可妄自菲薄。我們從事超心理學的研究,目的就在闡明發生心靈感應
以及超能力的 過程,並把研究所獲能力應用于事業或學業的發展,使整個研究工作變成對社會有益的服務
,才是有意義的。事實上已開發國家多將這種力量用於國防、教育和治 安,並已收到宏效。

至於個人應如何努力開發超能力,限於時間無法多談。但最基本的是要時時構成“心畫”,不斷想念描繪你成
功時的情景,祈念久了能力就會産生。無可否認有許多超能力是天生的,但後天開發一樣可以成功,差異
不大,在日常生活中就可隨時應用。

開發超能力可分成文武兩種途徑:一種是練功的方式,一種是靜坐冥想的方式,但不一定要用上述兩種方
式。最淺近的例子,假如家庭主婦每次洗碗時不斷默念爸爸快一點回來,經常去默念,一定會發生感應。

今天我們研究超心理學遭遇不少阻礙,與使用“靈”字引起反感有關。可謂人們活在文明國家物質時代,因過
分重視物質以致忽略心靈。其實國父都強調“心物合一”,兩者應合起來講才對,不應唯物或唯心。但我國這
方面的研究要獲得社會和政府的認同和支援,不知還要經過多少年月?

據我所知,英國康橋大學與美國史丹福大學都在實驗用紅外線照相機攝取人死亡的一刹那。據報人遇車禍等
猝死的一刻,有一種影子出來並有很多粒子跳開,經送到 他們的國科會等機構分析,都判別不出究竟是質子
呢,還是電子?而且這些粒子是負性的,始終跟在正性的人體跑。有人想定名爲“次電子”或“遊子”,但後者立
 刻受到很多人反對,認爲會連想到“遊靈”,語涉玄想不科學,科學界因此正在找尋一更突破性的適當名詞。

以上簡報的是當今世上各文明國家研究超心理學發展的趨向,謝謝各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