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戰勝千軍萬馬,不如戰勝自己」   -----------佛陀  法句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自己的身體就是一個國家,要統一自己的意志,做有效的統治」----柏拉圖


研究了心理學多年,目前覺得「微人格」的理論非常有說服力,因為如果我們只有單一人格
,實在不太可能這麼常常出爾反爾、並在生活中不斷由自己抵銷自己的意志。造成努力之餘
仍是常在原地打轉的無奈境地。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人類為什麼會變成一個由眾多微人格所統籌而成的精神體,也是有其存
在原因之必然。

例如,人如果遇到問題需要去解決,苦思不己,這個時候不同的微人格就有不同的傾向與意
見,也因為不同微型人格自身的特性與性格特質,便能衍生出非常豊富而多樣化的創意,
供我們去選擇、去判斷,最後方能得到一個當下自認最好的應變方案。

而這種內在腦力激盪的優勢,正是我們得以君臨世界的關鍵,換個角度來看,也是讓我們
的意志不統一,無法快速達成目標的限制。

我們最大的優點,總是我們最大的缺點,知道了這種一體兩面,我們才不會就這麼陷溺陶醉
在自已所取得的成就當中。


靜坐與禪定的目的在於讓我們粗糙的意識得以沈澱下來,使我們更看清楚我們意識組成的基
礎是什麼?而愈能清楚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在做什麼?要達成什麼目標的人,就愈能愈快達成
自己所要的目標。

「如果你不是很想要,就代表你不想要」當我們當初所立定的志向,如果總是因為一些新奇
有趣的事物而因此動搖,這也就代表,當初的企圖心並不強烈。


而為什麼不強烈呢?這也暗示了我們不是很認真在過我們的生命。

人的生活中會有悲歡離合,人的情緒自然也有喜怒哀樂、高低起伏。

既然如此,在變動不居的心理狀態當中,怎能繼續維持那不變的企圖心與意志呢?


曾經有一位老師問學生這樣的問題

「多少比例的企圖心加多少比例的行動,會得到100%的成果呢?」

「我認為1%的企圖心加99%的行動,會得到100%的成果」一位學生答道

「為什麼呢?」老師問了

「因為只有企圖心而沒有行動,成果是不會達成的」

「你這樣說是蠻好的,但不是最正確的答案」

「老師,我覺得是50%的企圖心加50%的行動,才會有100%的成果」另一位同學答道

「那又是為什麼?」

「如同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意志與行動要平衡,知行合一,才會有成果」

「在一般的說法裡,你這答案不會有人說你錯,不過,這也不是最正確的答案」


「老師,那最正確的答案是什麼呢?」學生異口同聲的問

「是100%的企圖心加0%的行動,才能造就100%的成果」

「我不相信,沒有行動怎麼可能會有成果」

「這就是迷思所在,要知道,一個有100%的企圖心的人,根本不需要「行動」,因為對這個人而
 言,他的百分百企圖心會讓他覺得,這就是他該得的,是很自然就該「做」的,於是完全不勉強
   以致連「行動」這個概念都不會有,而也因此,他因為沒有「行動」,自然也不會感受到「阻礙」
,而他的企圖心使他的心態與別人不同,別人會覺得得到很好,得不到也沒關係,但他卻因此擁有
「得到」是應該,得不到不可原諒的心態,而就在這一刻,高下立判,形勢也就分明了」。




而這就是「意志集中」、「立志」、「企圖心」、「願景」的力量,且讓我等信受奉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