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有機會上台演講

有時候不緊張,有時候還是很緊張

為什麼會這樣,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有經驗的講師前輩曾對我說:「緊張是好的,代表你很重視這場演講,而事前你愈緊張
代表你會準備的愈充份」。

也有人說,同樣的講題最好不要講超過三次,因為講了太多次重覆的東西,連講師自已
都會感到沒有新鮮感,也就自HIGH不起來,而講師自己HIGH不起來,就很難帶動學員
一起HIGH。

這就跟笑話講太多次之後,會忘記笑點在哪裡一樣。

我覺得在大庭廣眾之下演講,確實是一種考驗自我意志的指標

演講會緊張代表的意義很多元

●害怕自已的表現不被肯定,被台下的觀眾取笑
●對自己不夠信任,總覺得台下的觀眾可能比自已還懂
●對自信的專業是信任,但害怕對方接收不到我們的專業
●天生對於拋頭露面就感到恐懼,害怕成為眾人的目光焦點
●準備不夠,怕被聽眾發現
●潛在意識的自卑,總覺得自已不夠好
●沒辦法一視同仁的看待自已與別人,把自已對自已的形象投射到觀眾身上
●演講好壞的結果太重要,以致自已患得患失,例如讀了八年的博士口試

平常的演講還好,大不了一場講不好,聽眾過不久也就忘了
但如果是決定生死的演講,好像要刻意想講好反而就愈講不好

某方面我覺得,演講是一種很好的修行

他可以讓我們看到自已對自身形象的執著
看到自已自卑的程度
看到自已想像別人怎麼想我們的自我投射
看到自已在演講的當下,是如何進入了「存在」的境界

也因為我想的這麼多

導致我演講的時候常常放空…

而人一旦徹底放空,也就沒辦法一直講話了

這個時候應該要講些什麼,但恰恰此時反而不想講話的微妙瞬間

在害怕不說什麼會引起側目,但又覺得被引起側目在本質來說也無關宏旨的這一剎那

人就進入了「存在」的「狹縫」

某方面而言,也就更進一步逼迫自已面對自我的極限門檻。


正如同阿飄跑到你的眼前跟你對視,而你敢盯著看祂多久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