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處: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5/7/9/5/101579512.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1579
512&mdate=0124180225


中評社香港1月24日電/“什麼對孩子才是最好的”是為人父母后的永恒話題。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以《為什
麼中國媽媽更棒》為題,刊登了耶魯大學法學華裔教授蔡美兒新書《虎媽戰歌》的節選,一時間在北美地區引
發對東西方育兒方式的熱烈討論。

  新華社報道,書摘一開始就列出了蔡美兒對女兒的十項要求,如不準在同學家留宿,不準留在學校玩,不
準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每門功課至少得到 A,必須學習鋼琴或小提琴等,還講述了她不準女兒在練琴時喝水
上廁所以求得突破等經歷。作者用“中國媽媽”指代不同於西方觀念的育兒方式,認為西方人對孩 子的寬容超過
了對孩子的教育,恰當執行東方的嚴格家教方式更有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

  書摘很快就引來了4000多條讀者評論,並且在網絡上被廣泛轉載,引發了關於東西方育兒方式的大討論。
有美國讀者評論說,蔡美兒的做法是虐待 兒童,進而延伸到亞洲人沒有創造力就是這種育兒方式的後果。但
也有不少美國家長表示,西方人應當借鑒這種嚴格的管教方式,並坦承自己也是“虎爸虎媽”。同 時還有很多亞
裔父母表示,這篇書摘讓西方社會對亞裔學生和家庭的誤解更加嚴重。

  很多已讀過《虎媽戰歌》的讀者表示,《華爾街日報》的書摘有斷章取義之嫌,雖然蔡美兒的很多做法值
得商榷,但書中的很多觀點都有很強的借鑒意 義。蔡美兒在接受《舊金山紀事報》採訪時也表示,《華爾街
日報》的書摘將她著作中最具爭議的章節集中到了一起,書摘的題目也不是出自她的筆下,讓人感到無 可奈
何。

  蔡美兒及很多讀者都表示,書摘讓人感覺《虎媽戰歌》是一本“育兒手冊”,這本書其實是一位母親的心路
歷程,一部回憶錄,一種帶自嘲的反思。書 中的高潮部分並不是母親看到女兒鋼琴技巧進步的成就感,而是
一次和小女兒的激烈爭吵讓她認識到自己的管教過於嚴厲,轉而讓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

  蔡美兒在接受《舊金山紀事報》採訪時說,東方式家教方式的局限在於容易限制孩子的選擇,不適應孩子
的個性化發展,她後悔沒有重視女兒的個性需 求,也後悔自己有時過於嚴厲。但她同時也表示,不認同西方
理想化的選擇和自由,她始終堅信家長才更了解什麼對孩子才是好的,“如果讓10歲的孩子去選擇, 他/她會
永遠選電腦遊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