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很喜歡靜坐
然後靜坐的時候喜歡想一件事情
那就是
到底還有什麼事情是重要的?
這個問題大家可能會覺得莫明其妙
而且看起來也是一個沒什麼意義沒什麼答案的小問題
不過
我發現每個小問題的背後,都有讓人思想更深刻更具行動召喚力的因子
而我們若能夠抓到這種細小但微妙的奇異點,就能為自已的生命點燃亮眼
的火花。
人是一種活在時間與意識流狀態下的存在,人如果要認定自已的價值,一般
而言有兩種進路,一種是由一個人過去的成就來自我肯定,一種則是相信自
已未來的潛能將被發現,於是有自信去實現那還未被開展的現在。
昨天我到一家小吃店與一位在那邊工讀的朋友聊天
我問她說,你做這個工作打算做多久呢??未來還有什麼規畫呢?
她說,她也知道為小吃店工讀這種工作是沒有什麼發展性的,但是她既
沒有學歷,也不愛讀書,然後也不知道自已的天賦在哪裡,因此也就走
一步算一步,看看是否會遇到什麼機緣或機會,她就自然會採取下一步
的行動。
某方面,這也是一種隨遇而安的想法
沒有對與錯,只是去覺察
不過我問她一些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她會認定學歷很重要呢?(否則她的
第一個反應也不會是談到學歷這回事)第二則是,為什麼她要認定自已就是
不愛讀書呢?第三是,不讀書跟她是否成功與完成實現自已的人生願景有什
麼必然的關係嗎?四是她怎麼會不知道自已的天賦在哪裡呢?五是隨遇而安
的想法有什麼好處與壞處呢?
當然,我也問了她一個問題,那就是,既然妳都不知道自已有什麼適合發
展的方向與天賦,妳或許也可以試試業務性質的工作,沒有專長也可以是
一種優勢,好讓自已在沒有預設的條件下學習成長。
不過她說,她跟熟識的人才能無所不談,但跟陌生人就會覺得不好意思,
,而且業務性質的工作常常都要靠話術來騙人,所以她不是很喜歡。
從她的反應,我發現我也看到許多有趣的資訊,而這也是一般人常常直覺
上認知的反應。
如果說就只是兩個生命體的話,我與她在這一個當下,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因為她也是認真的在做她的工作,以她所受到的教育、觀念與原則,在
貫徹著自已的想法,儘管她的想法並沒有長期的方案,但也是一種存在的
方式。
而就我而言,我清楚我的人生方向與願景,我吸收知識,我樂於接近人群
,除了我的腦袋裡的東西與她不同以外,其實我們也根本沒有什麼不同。
當然,我也沒有自覺比她優越的意思,除非有必要的話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最後這句話的重點
那就是-----除非有必要的話
我要說的意思其實是----世間上的道理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而是
看我們怎麼利用這個道理,進而將道理轉化成情緒,來幫我們完成我們
應該做而一直不想去做的事情。
就人的本質而言,我知道我是沒有比較優越的,但在自信的應用上,我要
透過表面的形式,例如學歷、知識與技能,來催眠自已是比較優越的。
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自信製造出主見,而主見可以強化我們的行動力
,行動力的展現就是一種成就,不管成功或不成功,我們都在展現自已
意志的行動中,對自已又更深入的認識了一層。
學歷到底重不重要,其實根本就是一個假議題
當對別人說學歷重要對我們有用時,我會說學歷重要
但當我們向別人說學歷重要時,別人會因此覺得我們沒有實力只會以頭銜唬人而
不實在時,我就會改口說學歷不重要
這不是一種投機,這是一種當下的真實
我們反過來檢視這位朋友的反應,當她認知自已沒有學歷的剎那,她等於是為自
己設定了一個限制性的信念,她讓自已無法邁向下一步規畫的現狀,以不會讀書
沒有學歷作為合理化的說明。
說起來,不知道自已人生方向在哪裡的人,也沒有什麼好與不好,因為這樣的人
通常是單純、可愛、而且不會以自已的主觀意識強加在別人身上。
這個社會通常成功的人都讓人覺得很討厭,好像他們僥倖運氣好獲得成功,就真的
是他們比較明智,想法比別人更高明一樣。
但依我的觀察,很可能只是他們比較敢,比較沒有道德原則,或是比較敢向別人宣
告自已的想法而已。
我講了這麼一圈到底是要說什麼呢?
我要說的是,世界上事理的是非對錯,有效與否,很大程度決定在於別人的反應
並不在於一件事本身到底是什麼本質。
當我做了一件明明就不合理的笨事,結果全世界的人不知哪根筋不對,品味很奇怪,
結果大家都說我幹的好,那麼好像我就真的做了某件偉大的事一樣。
facebook的創辦人佐柏克馬克這個人的人品我不是很欣賞
因為他當初設計facebook就是以一種強迫式的病毒行銷,把別人的e-mail在沒經過
對方同意的情況下,以程式私自傳播出去。
結果這種沒品的行為,讓facebook成為今日的明日之星,很多公司打不過他,只好
加入他,本來不認同他的人說他的這種程式是敗德的,但今日因為這種宣傳的效果
很好,卻反過來變成是一種「主動式行銷」的「絕佳創意」
大家看到這一段可能以為我是在以道德論的角度來否定他
但其實也不是
因為facebook日後非常可能轉型為一種很有效能的公益社群系統,為大家解決溝通
的問題,並能諦造世界和平。
雖然說這種好的結果,是以不好的行為作基礎換來的。
我們活在這個莫明其妙的世界,會慢慢發現好的動機促成壞的結果,而壞的動機常
常又反而促成好的結果。
而你認定別人是壞的動機這件事,其實也大有可懷疑之處,因為這個世界嚴格來說
並沒有所謂「壞」的動機,只有大家選擇「自利」的方式不一樣。
我這樣說並不是在說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所以怎麼樣都可以的意思
我要說的是,一件事的好與壞,有沒有效,根本就沒有定論也不能被定論
有這樣的認知再來處理事情,反而會讓事情變得通暢許多
正如同不相信愛情的人,比較有機會感受到愛情對他的好處。
回過頭來說關於學歷、實力、成功與目標的實現這回事
我其實很鼓勵大家儘快去捨棄不屬於自已真誠相信的見解
我認為對自已誠實同時對別人誠實,是一種最偉大的力量
因此如果我們不能認同教授的研究方法至上論,我們就要誠實
的宣告我們不認同
儘管我們可能當下不認同,但後來又認同了
但我們至少在當下是不認同的,我們不能因為末來有可能認同
我們就跟對方說我們認同
聽得懂我的意思嗎?
關於學歷到底有沒有用這件事也一樣,在她的當下如果不認同學歷對
一個人的實際作用,那她就不要認同,而且也不要讓別人的想法來干擾
自已對自已的誠實。
我要說的是--她其實明明就可以更有自信一點
她不愛讀書就不愛,沒有規畫就沒有規畫,只要她誠實的面對自已,
那她一定能活得自信又快樂,不會因為我的質疑與想法或建議,而
動搖了自已存在的華美。
她只要堅持並一貫的執行自已人生的信念,她就一定會成功。
人生就是不斷的進出邪教
了解偏見,體驗偏見,執行偏見,最後居然也就看出了偏見的問題所在
希望我的妖言惑眾,有助於大家了解自己。
- Aug 23 Mon 2010 17:56
人生就是不斷的進出邪教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