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多人認為,自己的人生不是先苦後甘,就是先甘後苦

例如年輕的時候如果不好好自我充實,長大後就只能得到一個較差的工作
,過貧窮的生活

但若是年輕一直在讀書,把黃金的青春歲月都花在考試上面,那麼就算未來
有所成就,年輕的這段時間還是都浪費在不一定有意義的學習中了。

一般人會推崇所謂先苦後甘的模式

不過我覺得這種模式也很冒險

因為也很可能先苦後也苦,而且選擇若比努力更重要的話,有些苦是沒有
吃的必要的

而且先苦後甘的模式,帶來的後效強化副作用,會使得人們的心態可能有
所扭曲。

畢竟吃苦與成功本來就是兩回事,硬要以「聽來似乎言之成理且合乎正義
」的角度來說苦有其必要,其實是一種對事物認知的錯誤引導。

怎麼說呢?

如果要簡單定義人生所求為何的話

人生某方面來說就是一個「主體意識」感受「高低起伏」之情緒波動後,試圖
儘量能讓自己維持在情緒愉悅高檔的一個過程。

一個人假設一出生時心理狀態為零,因為受到父母疼愛與關懷,感受到客體
正面的刺激,此時心理愉悅平衡便常能維持在較高的程度。

而也由於此人感受到宇宙對他的存在是善意的,是祝福的,讓他對自已的存在
有了基本根深蒂固的肯定,因此他成為了一個能自我悅納,有高度自信的人。

長此以往,此人的情緒平衡指數會維持在基本愉悅狀態,因為他覺得,這是
他「本來就是」的狀態,因為一開始就是這樣子,因此也沒有理由認為不是
這樣子。

當我們全然的「活」在當下
完全接納與滿足現在的狀態
就不會期待「還有其他什麼」更好的狀態

於是也就不會患得患失、三心二意、欲求不滿、胡作非為。
我們就會發現
在這個剎那,不管是己實現或未實現,已滿足或未滿足
我們都至少已經盡了該有的情緒責任。

如果要形容的具體一點的話,大概就是這樣:

「就算是要死了;依然要帶著微笑,保持向前奔跑的姿勢」

這樣的態度,會自然得到豊厚的回報

為什麼呢?

因為它本身是未來「更好」的原因同時也是現在「最好」的結果,而這樣的基礎,才會成為
下一個更好的原因與結果的心理動力來源。

這一刻的自己受到鼓勵,會去激發下一刻的自己,形成不間斷的正向廻圈


盈科而後進、水到渠成。


不過也有人可能不以為然,因此,有一種想當然爾的思路也值得我們注意

某個角度來說

人快樂的來源有很大一部份來自於痛苦的反差
人成長的原因很大一部份也代表不滿足於現狀

一個時時活在當下的人,不就因此就滿足於現狀,不思改革
而且沒有這種狂悲而後狂喜、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鬥志與快感了嗎?

便何況滿足現況與不思長進也沒有必然聯結。


若且唯若一個人要將快樂建立在現在的痛苦上
如同周未的狂歡建立於星期一至五工作的壓抑上
那麼長此以往
周六的樂將更突顯一至五的苦
而一至五的苦也更突顯周六的樂

兩者苦樂平衡的總合極可能為零

但若周六的樂非建立於一至五的苦,而是建立在一至五的樂上

那麼

快樂的總合應為正數,只差沒有苦樂相反相生上下沖刷的「快感」

快感也是一種快樂,但長期而言,追求快感的過程,消耗的快樂總
量會較為龐大,且有較大的副作用。

平緩而漸進的模式,才是可以永續持久,並且不侵蝕其他快樂的來源。

但我們或許也可以這樣操作

將一至五的苦以認知原形改變的方式詮釋為樂
作為星期六快樂的來源
也即,工作有工作的快樂,休閒有休閒的快樂
那麼,苦樂平衡的總合便因此為正向了。

依此來推理

寂寞有寂寞的快樂,陪伴有陪伴的快樂
悲傷有悲傷的快樂,快樂有快樂的快樂
倜倀有倜倀的快樂,興奮有興奮的快樂

不必要將情緒作制式化的二元對立聯結

先苦後苦 00得0
先樂後苦為 10得0
先苦後樂為 01得0
唯有先樂後樂為   11得1

為何如此?

因為它自己証明了它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