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千里馬易得,伯樂難尋」,這個世界有價值的東西很多,不過有眼光可以看的出來的
人卻很少,有時候或許可以這麼說,收費昂貴的教育系統,大部份的功能是花在讓你覺
得學這個東西很值得的激勵上,而不是真的給了比別人更豊富的內容,一百塊一本的秘
笈與五千萬一本的秘笈,內容可能都一樣,但是後者學習的效果一定比前者好,只因為
代價比較高昂的關係(有時候我們也不免懷疑學歷制度也是同樣的情況,能夠取得學歷的
可能不代表實力高,而是花的代價比別人貴,而社會評鑑一個人的標準是從他所付出的
代價,而不是他所能給予的實力與貢獻來評斷,實在是很奇怪…(我好像洩露了學術界最
大的秘密…))
就連看連續劇也是一樣,當一個明星大家都說他好看的時候,好像真的就變的比較好看
了,很多東西都是紅的莫明其妙與不明不白,有可能剛好是新鮮的話題,有可能剛好與
時代潮流吻合,或剛好是市場區隔下的唯一產品,價值的定義隨眾人難以預期的注目而
浮動,簡單的說,東西的價值建立在大家的眼光下,因此重點變成不在如何使東西更有
其實用的價值,而在於使大家的眼光可以更欣賞這本來沒什麼價值的價值…(我又在說繞
口令了)。
珠寶真的那麼有價值嗎?既不能吃也不能用,戴在手上也沒有人敢來檢測,隨便買顆一百
元的塑膠珠寶,乍看之下好像也差不多,那為什麼還是有許多人願意花這麼多錢,買這
些這麼沒有用的東西呢?單純物以稀為貴就能解釋嗎?如果物以稀就為貴的話,貓熊的大
便為什麼還是不值錢呢?(話說回來,現在己經有骨灰鑽石了,可以把心愛的寵物骨灰燒
成人工鑽石--獨一無二,這才是物以稀為貴啊…)
商業體系就是由一系列的市場操作建立起來的,一方面要有紳士名媛在雜誌上拍跨頁海報
然後寫著「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一方面要有行銷體系在期刊上發佈鑽石產量不多
的研究報告,接下來就是請某某大學的某某博士,發表鑽石最新的某某研究,分析其硬度
為何是世界最堅固的物質,緊接著連續劇、電視廣告、愛情片作置入性行銷,連鎖店高級
名貴的尊榮待遇與氣氛,經過多重認証的品質保証書,典雅而美麗的包裝、報紙上一而再
再而三某某某明星與名媛戴了這樣一個飾品參加時尚派對,經過這麼一層又一層的行銷、
有形與無形的宣傳,我們就這樣給了這顆世上最硬的石頭,如此高不可攀的價值。
市場操作還讓鑽石有行情,可以成為有價通貨,從這一點來看,就連整個金融體系也加入
了這個「價值包裝」的系統,體系因為大家覺得這東西好像有價值而給了它一個行情,而
大家又因為金融體系給了它一個行情而又覺得有價值,形成了一種「以空易空,似實還空」
的壯大虛榮價值之交叉持股虛擬買賣遊戲系統(好長的名詞啊…)。
版主摸了一摸膀胱,發現有一顆獨一無二的結石,如果我能發動整個系統來包裝我這顆結
石的話,那我應該也是世界級富翁了…(由此可知,會玩這種買空賣空之包裝行銷遊戲的人
,才是真正的玩家)
這世上許多有「價值」的東西,說起來大部份還真的是靠包裝,以及「大家都以為別人好
像認為它有價值」的基礎上得來的,反而實際上真的非常實用而邊際效用極大的東西,因
沒有包裝而乏人問津,真是奇哉怪哉。
簡單的說,形式本來是為了表現本質,結果到了後來,我們追求形式卻超過追求本質,例
如買豪宅本來是為了讓家人更幸福,最後卻變成為了買豪宅沒時間陪家人,本來買車子是
為了代步,使自己更方便,最後卻為了保養、繳一堆有的沒的稅單與罰款疲於奔命,追求
到了形式卻喪失了本質,是我們最大的悲哀。
大部份勵志的書籍都是這樣告訴我們,要真正的確定自己要追求的是什麼?我們真正要追求
的是愛與隸屬、是尊嚴、是友誼、是至愛、是可長可久永續經營的關係,最後不知怎麼的
都變成了追求它的形式--金子、房子、車子、妻子/外子、孩子,五子就算真的登了科,你
卻不曉得如何經營有什麼用?
理論上應該是先想好要怎麼經營再來想如何得到這些東西才對,不知道怎麼的,大家都是
先想得到這些東西再來想怎麼經營,就以學歷來說,一個企業家先工作後再來拿學歷,可
能就是因為知道學歷可以怎麼用,怎麼製造頭銜、光環效應,或是補充實務工作上的不足
知識,但一個只想先拿到學歷的人,恐怕真正拿到之後,也不知怎麼用,成為癈紙一張,
這樣真的算拿到嗎?
所以版主又要再度強調心念的重要了,如果大家細心觀察,其實這一系列的文章,都是
環環相扣,互相呼應的,都強調了我們心念無中生有、有中生新的強大力量。
腦神經研究指出--「細膩的想像與實際的體驗,我們大腦其實分不出差別」。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快樂與痛苦反應的直接來源,其實都不是有人真的對我們
作了什麼,而是我們對別人或環境給我們的刺激作了什麼想像與詮釋,知道了這個微妙
的差別,我們從此就知道自己可以不再是一個被動的人。
有作夢的經驗應該都知道,作夢的體驗與實際生活的體驗根本沒有差別,它是一種想像
力的極大化,既然如此,為何我們不自己製造好的、正向的、積極的體驗呢?
在多重人格的研究中,不同人格變換的時候,連瞳孔的顏色都會跟著變換,針炙中有所謂
的意針,就是利用意念在想要病痛之處虛擬一根針,久而久之,就會真的有針灸之效。
價值感本來是別人給我們才有,我們才有動機努力去追求,去實踐,而今天我們自己有機
會製造這種價值感了,不就能一直源源不絕的過著能自我激勵、積極而充實的自強生活了
嗎?
「為何總是存在,而不更是虛無」
存在主義大師海德格給我們的這句話,或許能讓我們看到,心海中有著生生不息的創造力
還有那可以自我製造價值感的神秘發動機。
這種可以自己來的好康,就不用麻煩別人了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