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選舉,兩邊的撕殺相當慘烈,臉書上有一些朋友頻頻表態,
發言還相當偏激。
不知道為什麼,人在政治上的選擇與判斷會是如此的主觀,一旦支持
了某一方,就完全看不到另一方的優點。
觀察就連平日都很平和理性也深具統計與心理評估素養的朋友,
一旦陷入「政治」的陰陽魔界後,也明顯可以看出有了結論再找証據
的偏執。
可能是政論節目與媒體不斷添油加醋的偏頗報導,導致了兩邊的死忠信
徒都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的世界。
老實說政治上很多事情我們都不曉得,得到的消息也是經由媒體間接
傳播的二手資訊,當媒體己經有了立場與顏色,我們還能相信這些管
道所傳來的訊息嗎?
而且政治魔人很奇怪,那就是只要對方的政治理念與自己不同,就會
認為對方不關心政治、不關心國家、認為對方太善良天真,怎麼輕易
就被對方政黨洗腦了。
政治魔人真的很可怕,因為他們居然會相信,政治是有「答案」的,
是有「公式」的,是有某種一定可行的「策略」的。
所以有時候跟人談論政治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像,那就是這些魔人
支持某政黨的理由,也會剛好是其對立支持者支持敵對政黨的理由。
理論上有著相同理念的人應該會支持同一政黨啊,但實際去作細部
的分析,答案會相當令人意外,敵人可能比我們還支持我們自己所
宣稱,自己相信的那種理念。
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政治既然是一種「共變數」,每一個變數
都可能與另一個變數「共變」,我們怎麼能夠天真的認為,一定是什
麼策略才是對國家最好的呢?
共產主義現在被証明不可行,但仍然有許多政治學者研究認為,其實
共產思想的理念很不錯,只是人類還沒有進化到可以接受共產主義的
素養。
無為而治與群龍無首,在某種「狀況」是最棒的領導
但在另一種情況下可能是最糟的領導。
康熙、雍正與乾隆的個性與治理方式都不太一樣,但剛好配合了清朝
人民心理變化的節奏,也就不妨其獨特的領導風格。
全心發展經濟的國家可能最後被「以商圍政」,但也可能因為經濟實
力強大而在國際有重大影響力,日本在二戰後全力發展經濟並與美國
簽訂安保條約,儘管如此,現在日本的自衛隊一樣有著全世界首屈一
指的金剛級「八八艦隊」,表面上看來日本好像不是政治大國,但實
際上他們算盤可是打的很精。
經濟上該賺的錢從來沒有少賺
而在政治上雖然不動聲色,但也從不吃虧(釣魚台還是牢牢的抓在手上)
有的學者評論說日本只是經濟大國不是政治大國,在國際上沒有什麼影響力
但這畢竟都是片面的說法,我們看政治評論很容易就被所謂的「專家」給唬
弄了,如果我們自己親身去感受,其實會發現日本的政治影響力並不是以一
般政治家認定的方式去展現的,要不要相信政治評論,老實說,也還真是見仁
見智呢!。
有一個記者曾經去訪問一個家庭婦女,記者發現婦女一邊帶小孩還要
一邊做家事看起來很忙,便問道
「哇,感覺妳好辛苦啊,你老公應該在外面工作也很忙碌吧?」
結果婦女一臉不高興的說
「對呀,他們太忙了,都忙著在樹下聊天訐譙政府」
有人說,就是要這樣訐譙政府監督政府,政府才會進步
有人說,人如果不關心政治,將來被政府欺侮就沒人關心你
有人則認為,這些很關心政治的人常常把事情搞得更複雜更糟糕,幹嘛去
淌這個渾水
有人認為,生活才是硬道理,所謂政治理想都是在生活條件滿足後才去做的事
有人說,主權與尊嚴是必須爭取來才有的,怎麼可以當一隻鴕鳥
有人則認為,有些東西你愈爭愈是得不到,不太刻意爭反而就到手了
有人研究發現,革命者都是很有理念與理想的,但害死最多人的,也是這些革命者
有人認為,既然是民主,有人要支持獨裁威權,也要尊重對方的想法
有人認為,大位不以智取,這個世界的政治變數太多,明年是不是「是芥茉日」
都不一定了,爭一個虛名到底有什麼意義?
民主的核心就是尊重別人的看法與意見,但在台灣卻變成民主就只是「少數服從
多數」
說別人不懂政治的人,自己真的就懂嗎?
我不知道
但我比較可以確定的是。隨便就說別人不懂政治的人,連身邊的人都無法影響,
這樣的人想必並不更懂政治。
說起來會關心政治的人其實也是出自於一種對國家社會的愛,應該是要給予
隨喜讚嘆的,只是每個人愛的方式不同,只因為愛國的方式不同而自相殘殺
,實在是很諷刺呢。
要影響別人前,要讓自己先活出別人也想效仿的樣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