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去研究所謂的九型人格學、數字人格學還有行星人格學(可能很多人沒聽過)
當然啦,還有什麼動物人格學、海底生物性格學等等各種奇怪人格學也都多少去
作了研究。
但後來我發現都不是那麼實用,為什麼呢?
一是有些人你知道他是什麼個性也沒用,因為你還是不能改變他。
正如同你早就知道你的老闆很機車,但你還是沒辦法讓他變成腳踏車。
二是每個人在不同的場合與對像面前,常常呈現不同的面貌。
不然大家以為見色忘友、見利忘義這兩個成語是怎麼來的?
三則是每個人的內在思考,不一定會從外在表現出來。
市場上很多FBI教你讀心術啦,如何從表情知道你內心啦的書,老實說我
都看過,提姆羅斯主演的lie to me 也看了一整個系列。
我發現這些書還是廣告的成份居多(不過如果對方犯罪或是說謊,其中一些技巧
倒是很好用,例如叫對方倒著順序說出事發經過,一開始就亂編的人一定沒
辦法好好的把順序弄清楚。)
不過有的人記憶真的很差,你也很難因為對方腦袋不好就把對方抓去關。
不過宣稱自己可以讀心的人倒是開課比較容易招生,我覺得想要學讀心術還不
如來跟我學魔術,我們魔術師要讓一般人誤以為我們真的可以猜心,其實是很容
易的。
「當一個人認為你真的可以猜心,從此你就可以一直猜出對方的心」
其實,以我這種等級的命理師,只是很會當一面鏡子而己。(哈哈超不謙虛)
就以台灣的藍綠惡鬥來看,我以前一直覺得通常某種個性的人應該會偏藍,某種
個性的人應該會偏綠,理論上有跡可尋,但我發現實際上卻總是猜錯,我們通常
會覺得一個人如果平時的意識型態如果是保守,就會選擇支持右派的政黨,但你
實際上會發現,通常這個人投票時也不會那麼照平常的意識型態,總而言之就是
有上百個理由會影響他最後的投票決定。
很多政治狂人看到自己沒什麼政治定見的朋友去支持敵對政黨就會抓狂,說為什
麼彼此是這麼好的朋友,你去跑去支持敵方陣營呢,這個時候,我們通常就會發現。
我們實在沒有那麼了解我們的朋友。
所以現在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所謂的人格,大部份其實是被暗示出來的,人的本質應該是無人格才對。
我自已研究算命多年,我發現很多人算完命後才開始察覺自己是什麼人格
但其實這是這個人誤會了,他其實是被算命師「指定」人格了,他的人格是
在算完之後才產生的,而不是算之前就有的。
但一般人還是會覺得,哪有,我明明就有非常鮮明的個性。而算命說的也沒錯
這我要分成兩個部份來解釋
一、語言本身的詮釋可能性太強,因此就算你因為被說的很準,也跟你實際
的人格沒什麼相關,很準有三種可能,一種明明不準但你自已卻覺得很準,
第二種是只要對方說好話,我們都會覺得很準。第三種則是也沒有什麼準不
準,故作深沉的說一些一定會發生的癈話,很多人也覺得很準。
二、就以男女性格一般被認為差別如此明顯的性格指標,社會學家研究發現
其實大部份還是後天養成的,例如女孩很小的時候就被認定該玩扮家家酒,
男生該打打殺殺,但實際上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小男生與小女生,心理
學家榮格稱之為阿尼瑪與阿尼瑪斯,我們跟蚯蚓一樣,其實也都有雌雄同體
的特性,只是生命的發展會讓我們壓抑隱性,增強顯性,但一旦環境有所異
變,我們隱性的性格就會重新產生作用。
因此同性戀、肉食女與草食男等現像,都沒有什麼好意外的,我們本來就是
多重矛盾性格的組成。
而我們自覺的個性,大體也都是受家庭、朋友所暗示得來
我自己就曾經被認定了好多事後看來互相矛盾的「個性」,例如有人說我
粗心也有人說我細心,有人說我醜也有人說我帥,有人說我搞笑也有人說
我嚴肅。
我都快搞不清楚自己是誰了。
後來我發現,很多話要看誰來說,遇到強勢的人,他就會說你個性軟弱,
遇到弱勢的人,他會說你咄咄逼人。
就連審美觀其實也是差異很大哦,不然為什麼每次選美比賽結束或是金
鐘金馬獎頒獎,眾人的評論都跟當事人的自我感覺差得比太平洋還遠。
我認識一個女孩,長得很漂亮,她說她看上了一個她覺得很帥的人,可
是我仔細端詳對方的尊容,明明就很普通啊。
(明明我比較帥,怎麼就沒看上我呢?)此時不禁心中徒呼負負。
我那時便開始懷疑,或許世上真的有鬼遮眼這回事。否則審美觀怎麼有辦
法差的這麼遠。(不然八成就是前世的相欠債了…據說彼此有前世因緣的人
,這一輩子的長相會是剛好對方中意的。 )
「地藏經」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其實這已經暗喻的很明顯了,會在這個世界投胎的人,一定都有哪裡不正常。
一般人喜歡自我感覺個性良好,自我標榜,覺得自己就是這樣,才有活在這個
世界上的昂然獨立。
不給一個人格去用用看,一般人會覺得不習慣、會覺得沒有工作效能,或者
是會讓別人覺得怎麼我們好像前後不一貫。
我承認這種感覺很好,但利之則以害之,想要享受固著人格的好處,是要付出代價的。
因此,不要相信自已一定是什麼人格比較好,因為人常常會自以為是什麼人
格之後,就開始限制自己的可能性,而這種自我限制的觀點都是沒有必要的。
我說這其實也沒辦法,人終究是要成長的,我們沒辦法一直符合別人的期望啊。
我自己的目標是先訓練自己在多重人格下都能莊嚴華美,最後再作人格陣列的整合
,也就是從多重人格進化到無人格,其實也就是「攝用歸體」。
(「攝用歸體」這句話是關鍵字,寫給程度夠高的人看)
不過大家可能會想說,既然本質是無人格,那研瑞團長你寫這麼多人格
圖說是要幹嘛?那不是說癈話嗎?
這也是沒辦法的,不正常的思考還是必需要以不正常的解釋來解銷…我
實在也是用心良苦啊…
李小龍的截拳道哲學說的好:「以無限為有限,以無法為有法」
無人格即是全人格,到了那一刻,
才是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