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中最玄的東西我覺得就是方法論,很多研究生為了它
與指導教授纏鬥多年,它可以一直維持在聽說很重要,但是又幾乎
沒有人能說明清楚,且又幾乎沒有人能理解為何一定要這樣而
不那樣的理由何在的境界。實在是不簡單。

◇別人都說研究生變得很有學問,但研究生自己卻沒有發現

◇大家都說研究生的價值就是學會了某種研究的方法論與解決
問題的能力,前者不知道是在說什麼?而後者則是其實可以不用
說,誰不是在解決問題呢?

◇因此前者的說法比較高明,因為一般人不了解什麼叫方法論
,所以連要怎麼反駁都不知從何著手。
 
◇只要進了研究所,出來之後都可以取得學位,這種事連猴子也
    做得到,但前提是---要使用猴子專用的方法論
 
◇研究就是喜歡把事情搞得很複雜,把原來幾句話可以說清楚的事
    弄的好幾百頁還說不清楚,而說不清楚的好處是別人會因為聽
    不懂而覺得我們超厲害的。
 
◇否証論說穿了就是歸謬法,這在一千年前印度的龍樹就已經發揮
    得淋漓盡致,而可怕的地方也在這裡----經過歸謬法的否証之後
    世上之事物竟都沒有合理存在與發生的理論基礎。
 
◇科學哲學為了限制歸謬法無限上綱的演繹,便將可否「証偽」與
    「邏輯實証」作為驗証方法論的指標
 
 ◇但問題是「邏輯實証」論在哲學家的眼中,也被認為是有問題的
    光是「數學」與「邏輯」本身,就是先驗的,是無法被感官檢証
     的。
 
◇科學哲學家眼看自已本身的方法論出了大漏洞,只好退而求其次
    將驗証的範圍限定在「可証偽」與「形而下」。

◇最後方法論就變成一種不上不下的理論,在理論上漏洞百出,而
    在實務上也趕不上當前解決實際問題的需求。


◇於是方法論本來是一種科學,到了現在漸漸成為了一種語言學… 
     問一百個教授,就會出現一百種方法論,也因此成為了套裝產品。
     學習方法論的最大效果是----教下一個人也使用同樣的方法論,而
     只要使用的人多了,就可以找到一些案例証明這個方法論是正確
     的。
 
◇於是研究生開始懷疑,方法論是一種指導教授們所設下的詭計與
   誤導,目的是透過這種大家都聽不懂的說法讓研究生覺得教授真是
   高深莫測,居然可以說出這麼具體但自己卻聽不懂的話而乖乖聽話
   辦事

◇後來學術界的方法論滲透到了產業界,大家也都開始跟著打高空,
    還因此衍生出不同的典範,知情的人知道方法論與結果其實沒什麼
    關係,而不知情的人則以為自己一直失敗就是因為沒搞懂方法論。

◇可以確認的是,如果大家都使用同一套方法論,在排擠效應的情況
    下,一定只有少數人可以成功,如果不懂方法論的人也成功了,卻
    是因 為其他人都使用某種方法論的關係。

◇不過方法論這東西還是為社會、國家、世界創造了不計其數的財
    富與書藉,還有數不清的暢銷書作者與名人、學者、教授。

◇嗯,照這樣來分析,方法論真是一個好東西。


     原來,有些東西沒有用就是它最大的作用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